公开课的那些事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公开课既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经验、教学技巧交流的有效方式。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公开课的磨砺。因此,如何上好公开课是每一位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结合十年来的开课教案以及听课记录,尝试着找寻一些共同点,以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公开课;经验总结
反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在教学之路上能走多远,在教研天空上能飞多高。又到一年的论文季,这给了我一个回望自己和解读自己的机会,促使我翻开那堆已经开始泛黄的教案本和笔记本。那发生在课堂中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日,而今天终于又有了重拾它们的缘由和机会。
罗列了十多年来自己开设的各种公开课教案以及听课笔记,发现自己对开设公开课有了一丝的明悟,趁此机会加以整理,希望借此对自己的教学有所帮助,让我们不再迷失于新课标形态各异的课堂,探寻出一个公开课教学发展的方向。
一、缘起:精品课堂,获益良多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合理利用好自己的特长,立足教材取长补短,独特的设计一定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时下,“同课异构”是开设公开课或进行教学研讨、教学能力评比中常见的模式。
我们来看两位教师在某重点高中上《老王》一课时的不同设计:
1.吴老师:有的放矢,重阅读方法、技巧的训练
师:我们这节课干什么呢?散文欣赏课,文学欣赏课,学习方法——话题讨论式。老师把话题给大家,我们先来试做一下,热身活动。话题是自选角度欣赏课文第四段。
生:我认为文章里通过写几个“荒僻的”“破破落落的”“塌败的小屋”来写出老王当时生活十分贫困。
师:很好,抓住关键的词语对它的表达作用进行分析。
生:当作者问起他家,他只说“住在那儿多年了”,也许对老王来说早就没有家的概念,那破落的屋子也只是个落脚点。
师:是啊,老王没有正面回答,是个聪明人。分析得多好啊,看出了关键含义。
生:我觉得第四段由远到近,“住那儿多年了”是暗示作者对老王的愧怍之情。
师:作者是偶然的机会观察到这一幕,是用自己眼睛的观察把经过写出来。
生:上边说是他们夫妇无意中散步的时候发现的,还有后边是“闲聊”的时候,问老王是不是他家,说明老王从不受人关心,无依无靠,十分孤独。
师:“闲聊”这个词找得很好,它在第一段中有照应,说明老王和我一家的关系比较好,这才能闲聊啊!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一个残疾人,一个三轮车夫,作者和他闲聊,分析得非常好。
学生意识到老王的社会地位和现状,学会了从关键词、重点语段、作者情感几方面来赏析散文。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
2.刘老师:全面统筹,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态度
师:在上课之前思考几个问题:第一,老王为什么在临时前抱病送鸡蛋?找出根据。第二,杨绛理解了老王的心事没有?她感到“愧怍”,愧怍什么?第三,看完后,你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两分钟后回答!疑惑?学生来不及思考!此环节让人费解!请继续看:
生:第一点,我觉得是老王在临死前的感谢。感谢他们曾经的帮助。
师:第二点呢?
生:我觉得她应该理解。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见解吗?
生:我觉得没有理解,因为她结尾说到是“愧怍”。
师:惭愧,心里难过,很伤心。那么她不理解什么呢?
生:她没有在精神上理解。
師:请说得具体点,精神方面是什么?
生:没有内心上关心,只是在物质上帮助,比如付的车费。
师:那么他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帮助?
生: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理解。
师:理解他什么?你觉得你看到老王,你会怎么做才算是理解他?
刘老师的目的在于挖掘学生内心的疑问。以争议的方式开场,把自己代入到作者的情感之中。刘老师全面统筹,不强加任何外在的意识,以学生的内在探究去完成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质疑的学习态度。
两位老师成功的原因首先是巧妙地找寻文本的切入点。没有无故的“巧妙”,只有教师的深思熟虑。只有依托教材,经过自己的反复琢磨,结合自己的特点,才能生成一堂闪光的课。
反思听课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课堂定位了合理的教学目标、教者正确处理了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引导之间的关系、课堂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等等。这些因素可能单独出现的时候不是很出彩,但当它们汇总在一起的时候,有时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让我们来反思在课堂出现的种种“怪”现象……
二、不足:教学无序,漏洞百出
公开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公开课是最好形式的课例研究,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载体。上过公开课的教师都能体会到:辛苦但获益良多。可以说,它是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是教学名师成长不可缺少的磨炼。
反思自己及同行的公开课课堂,也曾经出现很多的不足,归纳如下:
1.“常规”课堂,敷衍了事
公开课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展示、汇报,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的。但有些教师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接受开设公开课。因此常常打着“常规课”的名头,“真实”展现了自己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这种公开课常常被同行所诟病。评课老师当面不好意思指出,但内心实际并不赞同。 2.热点断“电”,热情锐减
课堂导入即教师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或创设一定教学情境拉开一堂课的序幕,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则好比一道好吃的“饭前开胃菜”,不但能增加食欲,还有美的感受,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大增。但是很多老师在上公开课时,用了大量时间进行导入,配角当主角,本末倒置。也有调动兴趣后缺少延续性,学生很快“萧条”了。记得自己的一堂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背景音乐的播放、开头导语的引入,学生一下都进入状态了,可是一个大问题抛下去,全耷拉下去了!一种断档的感觉特别明显。
3.模仿度高,缺乏新意
公开课形式或者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雷同,模仿度高,自己创新的地方太少。比如多数教师都会选择上起来容易调动气氛的课型,而阅读课、写作课或复习课,很多新教师就不敢挑战。当然,除了课型这一点之外,教师在上课程序上雷同度也很高。如有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了知识竞赛这个环节,一旦成功,在接下来听课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追随者”,纷纷效仿。实在让听课者觉得有点老套,缺乏新意。
4.过分依赖,“多媒体控”
多媒体如今已经广泛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黑板、粉笔、图片、纸张等传统的教学工具却往往被我们所遗忘。年轻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是一定会使用到多媒体,有些甚至上是百分之百地用,从头到尾地用,也就是说,多媒体唱起了主角,不再是辅助工具了。一旦多媒体在使用过程中出点小差错,不能正常使用了,那么他的课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了!可以想象一旦运气不佳外界来点小“插曲”,会造成多么尴尬的局面。更有甚者,一次高三调研课,一位教师竟使用了42张幻灯片!教师成了播放员。
5.环节过多,目不暇接
在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青年教师往往特别积极地思考,也想出了很多新颖的设计方案和环节,为了能使课上得出彩,往往是所有亮点“蜂拥而上”,导致环节过多,目不暇接,教师难以把握教学重难点知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
6.课堂发挥,偏离目标
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很详细到位,但在实施过程中并不到位,形成了“光喝水,不吹泡”的现象。只有审视自己的设计稿,保持前后一致,切实落实课堂的目标,才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种种现象经常使我们的公开课产生无序的教学实际,在课后我们不禁要反思:是什么让我们精心设计的公开课之路有了如此多岔路!让我们在摸索中继续前行……
三、实践:因材施教,百花齐放
1.展示亮点,但不泛滥
老师在公开课上往往特别注重展示自己的教学亮点。但公开课并不等同于亮点展示课,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有亮点,更是要注重教学重点及内容的完成度。亮点不可或缺,但是也绝对不可以泛滥。如有位名师在执教《项脊轩志》一文时,在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却又无法细致地体会作者感情表达的方式时,设置了这样的思路:
以朗读为主线,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1)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的几个画面,感受课文的构图之美。
(2)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语言运用之美与细节描写之美。
(3)再动情地朗读课文,体验、表达作者对项脊轩及家人的复杂感情。
以反复朗读课文为教学主线,在朗读中变换角度,有步骤有层次地对课文进行评析,这样的设计紧扣文本,既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又注意利用学生自身经验对作者感情的体验。经过交流之后,学生很快就能概括出“优美恬静的月夜桂影图”“颓败凌乱的家道衰败图”“真挚深沉的至亲至爱图”“勤勉发奋的书生苦读图”“一往情深的夫妻相伴图”等几个动人的画面,并体会到在细节描写中流露出的对家境败落的哀伤和时光易逝、有负亲人的感慨,整堂课在朗读和感悟中唤起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这节课既涵盖了教学重点,又体现了教者的“心意”,有内容、有亮点!
2.利用“新”资源,不忘“老”工具
要正視公开课中教学媒体的辅助性。教应有法,但无定法。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正确运用固然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方法和手段总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要正视多媒体的辅助性。不分课程具体内容、性质,学生学情,盲目套用“多媒体”的做法,也是“中”看不中“学”。事实上有时一支粉笔、几张幻灯片、浅显地点拨也能方便解决问题。况且上公开课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平时的每一堂“家常课”,公开课前准备五花八门的教具,请人代制多媒体课件等,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这在平时教学 中根本办不到。这种“多媒体”全部武装式公开课的示范性何在?
自从课堂多媒体诞生以来,许多人有一个误区:凡是一节优秀的课,就一定要有多媒体的使用。许多学校也把是否使用了多媒体作为评定一节优秀课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老师变成了使用多媒体的高手,上课特别是上公开课,电脑、电视、投影仪并用,声、光、电、影齐发,好不热闹,搞得学生是手、脑、耳、鼻并用,最后是晕头转向。
当然,与此同时,也有令人较为欣喜的现象。很多教师在上公开课时会精心准备一两首背景音乐。应该说,语文课堂中适当选择优美的背景音乐会起到相当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开课初期带学生进入某种意境时。这是有效利用多媒体的一个展现。
3.目标明确,实施到位
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系统,从中确定具体、可操作、可衡量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如果教学没有可操作和衡量的目标做依据,就会陷入极大的盲目性和任意性,教学活动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在一节区级公开课上,某高中沈老师在《雨霖铃》上的设计就令人耳目一新:本着体现语文教学的本真去教,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有所得。目标定位上,化繁为简,突出主题。创设特殊情境,引领学生沉浸其中,了解词的基本表现手法,实现从读懂到会读的跨越。提高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提升审美能力。在主旨上,突出“伤离别”,对“身世”“漂泊”点到为止。表现手法上,抓“情境”关系及“虚实相生”,“点染”“铺陈”不刻意展开讨论。结构上,“屯田蹊径”等不再涉及,重要语句通过“意译”训练强化。 有很多教师对公开课有一种潜在的认识,认为公开课一定要“出新”。但其实一堂公开课它本身更是一堂语文课,不能失去它本应该有的功能。沈老师的课就很好地实现了既定目标,既有教者自己的想法,又有合理的目标定位,最后的结果自然水到渠成。
4.重视学生,勿忘引领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公开课既然是“课”,就必然有“课”的共同特征,教师一旦把“课”演化展示和表演,教学便成了“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生不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有生命的个体,而是教师教学场景中的一个道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努力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开课不能偏离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而凸显出它“表演化”的特质。学生是因“学”而存在,而不是教师展示自己魅力的必备道具。请看《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片段:
师:上片重写景,下片“遥想”一词接应上文,心往神驰,八百七十四年前的周瑜就在作者描写的赤壁雄奇壮丽景色中出现了。阅读下片前六句,作者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生:英雄的形象。
师:是个什么样的英雄?(点拨1)
生:古代的英雄。(众生哄笑)
师:词中有没有用来形容他的词语呢?(点拨2)
生1:雄姿英发。
生2: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众生又大笑)
师:(耐心)你从哪里看出他风流气度的?(点拨3)
生2:娶了美女小乔。(众人偷笑)
师:为什么娶了小乔就看出他风流了?
(学生做沉思状,教师重复了一遍,学生又作冥想状)
师:(有点着急了,声调高了一些)大家想想看词中还有没有其他词语表现他风流的?(点拨4)
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我们可以理解此时这位老师的心情,无论如何变换提问的角度、方式,学生却总是启而不发时,那是多么着急。问题的抛出换回的是沉默。可见要在合适的时间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向合适的对象进行课堂引领。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案例中的四次引领是否恰当有效。
引领1:让学生将“英雄”的内涵点出,看似最简单不过的引领,能将学生脑中模糊的印象转变成切实的语言。思维只有经过表达才能为人所知,才能发挥作用,绽放光彩。
引领2和引领3:当学生碰到困难时,老师没有采取不作为的态度,而是不断地以变换提问的角度的方式进行点拨,不断地将思考的方向明朗化,但是从学生的反应看,两次引领并未触及思维的困难点,学生始终没有作出积极的回应。
引领4:课堂的沉默让老师有点着急了,提高了的声调里透出的是深切的期盼。点拨“还有没有其他词语”指向性已是相当明确了,然深入一步思考,这时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吗?这还是引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上类似的情况。有些教师可能对学生的情况估计有偏差,在课堂上内心一急,自己嘴上的话就多了起来,最后造成课堂上的“喧宾夺主”或演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当然,也有教师完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一味让学生尝试理解,或朗诵或表演或争论,形式上热热闹闹,但缺乏应有的引导和点评,致使课堂漫无边际,最后“形”散“神”也散。
四、反思:漫道如铁,迈步从头
公开课的意义在于促进日常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成绩的进步,不是靠那几节公开课就行的,而是要靠平日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个载体,而不是简单地把它看成是累赘,是包袱。
公开课是传递课堂新观念的主阵地。我们的教育经历了一次次的改革,观念在不断地更新之中,观念的更新除了理论学习之外,最重要的阵地就是公开课,通过公开课能够生动形象地将教育教学新观念传递给更多的教师。
公开课是实现教师自省的有效途径。通过公开课,讲课的教师和听课的教师,都会自我比较,取长补短,从而促进教师提升自我的内需。
第一,公開课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公开课不能搞形式主义。公开课不能为了追求轰动而放弃最有效的常态方式。无论是哪种公开课,主讲教师或为名或为利,都可能放弃最有效的常态方式。比如,语文课中的字词教学,这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可是,它是难有新意的,因此,很少有公开课会关注这一领域。比如,一支粉笔就能板书清楚的知识点,可能会为了现代化硬要用上电子课件。再比如,教师适宜用讲解方式传授的东西,可能会为了合于新理念而组织学生讨论。
第二,我们不能迷信公开课,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吸取别人优点长处的同时,别忘了教出自己的风格,一味地模仿别人必定失败。优秀的教学风格就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们教师要精益求精,风格也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一种升华,是我们教师生涯追求的一种境界。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教学风格都要为课堂教学效果服务,它是我们教师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教学风格的养成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自我教育风格的形成,从而打破我们常见的一些教学中枯燥的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
第三,一个老师能否上好公开课不是关键,我们不能把能否上好公开课作为评定一个老师是否优秀的标准。教师的能力应该是全方位的,如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等。而现行公开课的评价,以及它所带来的“一俊遮百丑”的效应却让老师感觉到,教师追求的全部都在课堂上,从而产生了误导。同时也导致了部分教师的心理波动,给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冲击。
希望我们都能正确看待公开课,让公开课成为一个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合作、交流、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的平台,成为能体现教师别样的教学风格、教育理念、教育机智的载体。这样的“公开课”才是我们想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05.
[4]汤灏.“分层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J].现代教育报,2001(12).
编辑 刘瑞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5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