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慧教育理念下高职“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智慧教育理念的快速发展,基础护理学中的智慧教学方法也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以基础护理学教学现状为基础,探讨智慧教育理念下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基础护理 教学模式 高职护理
  0引言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在护理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每一名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因此,本研究尝试在传统基础护理学教学的基础上把智慧教育理念引用到课程教学中,紧密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特点,为护生提供仿真的临床护理工作场景,铺设了一条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有效路径,现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智慧教学理念下高职基础护理学现状
  现在的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主要按照“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教师示教操作—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考核”这样的顺序进行。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和对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护理实训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护理实训需要学生提前预习才能保证较好的操作练习效果,但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弱,预习复习效果欠佳,导致操作学得慢、忘得快,无法真正掌握护理操作。第二,实训课堂时间有限,复杂操作学习难度较大。如导尿术、静脉输液等项目,操作步骤较多,教师在向学生示教时,讲解过细会导致学生练习时间不足,讲解过于简单又难以让学生把握操作细节。同时,一次课的课堂练习时间有限,导致学生学习不连贯,学习效果下降。第三,部分操作示教效果不理想。比如,在向学生示教消毒瓶口、注射器抽吸小安瓿内药液、皮内注射穿刺角度及进针深度等环节时,由于这些步骤动作细小,导致很多学生难以看清教师示教,从而在分组练习时需要向每个小组再次示教和纠正,浪费了大量时间,学生的学习进度也比较慢。
  2智慧教学理念下高职基础护理学教学策略
  2.1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所谓的“现代学徒制”,从表面来看,它是“现代”与“学徒制”的有机结合,但从本质来看,它是一种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一体化双主体育人、学校本位学历教育与企业工作本位职业培训的紧密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现代学徒制框架下的人才培养必须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标准”通常是指国家职业标准,它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通过工作分析方法,对从业人员胜任各种职业所需能力进行的规范性要求。它既是企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反映,也是所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鉴定的依据。现代学徒制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学校、医院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带教护士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2.2树立护理人文教学理念,创造护理职业素质培养氛围
  目前,护理专业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大多存在不够宽容、不能换位思考等缺点。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宣扬南丁格尔精神,强调博爱、奉献以及人道主义精神,可通过相关专题讲座、图片展等系列活动,使护理专业学生充分理解南丁格尔精神,从而对其护理素质及人文素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此期间需要配合护理职业教育专业学习。在护理专业校园阶段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综合性人文素质,在社会实践中注重学生护理服务关爱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农村、居民社区、敬老院、孤儿院等地区及机构的健康服务,包括健康咨询、护理实践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护理工作本身存在的意義及重要性。不同学年的学生在医院实习的目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1)第一学年,学生可以在医院多看多听,尽可能多感知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人文效应,培养自身职业热情。(2)第二学年,学生可以结合护理专业课程,进行见习护理,逐渐接触护理工作实质,熟悉护理工作节奏,了解自身与资深护理人员之间的差异,加强护理知识的学习。(3)第三学年,学生通过在医院长时间的实习,熟练护理专业操作技能,培养自身护理核心职业能力,保证护理职业情感教学的完整化。
  2.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能否完成学业并取得好成绩的判断和信念,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则是对自己是否能够采取学习行为和方法来达到学习目标的判断和信念。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这与学生更喜欢动手操作及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关。因此,授课过程中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发挥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同时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也能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2.4实验组采取基于同伴辅导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干预方法
  建立合作学习小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依据学习成绩,并综合考虑学生个性特征、合作学习便利性等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学生的学习、性格、沟通等综合实力相当。同伴辅导者的选拔和培训。根据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学业成绩等选拔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和同伴辅导者。每个小组选拔1名组长,2名辅导者。课题组根据学习任务、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等情况对同伴辅导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为保证辅导效果,对组长和辅导者在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例如,在实施前,通过推送微视频和开展指导技巧和沟通的培训,帮助组长和辅导者认识他们的合作技能,提高人际沟通、自我管理、组织管理、合作方式等。在实施过程中,依据相关主题,开展主题相关知识的培训,让学生提前对合作内容有所掌握,以使他们在活动开始后能够就学员不明白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在每个主题任务实施后,为了确保辅导者和被辅导者组成的学习小组能高效地解决相关知识问题,辅导员和小组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学习讨论,并通过教师←→辅导者←→被辅导者双向联系制度,动态了解课前、课中、课后合作学习情况,适时为学生提供帮助。   2.5融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
  基础护理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必考的重要科目之一,教师需要在基础护理教学中融入相关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除完成本次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外,还要结合每次授课计划,融入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关考点。教师课前对学生进行当堂测试,从而发现学生本次课堂知识和技能的薄弱点;课后及时掌握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并进行分析及总结。通过课堂上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的渗透,使学生及时巩固,举一反三,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做好铺垫。
  2.6建立《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人文关怀微信平臺
  为了保证人文关怀教育的“全时”性,建立《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班级微信群和公众平台,将所有学生和任课教师加入群内,可以持续、便捷地进行人文关怀交流。如教师可以把一些课堂上因课时不足无法和学生分享的人文关怀故事或素材,发到微信公众平台,分享感人至深的故事与感悟;便于学生与教师随时交流学习与生活方面的问题,教师除了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向学生传递学习方面的信息和资源外,还可以实现与学生随时“面对面”交流情感,传递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体验关心的价值,对学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形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2.7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如何完善护理职业能力理论研究、强化情境教学的重要性、灵活性及建构性均引起相关领域专家及资深学者的重点关注。在模拟情境教学中,通过强调教学实践的真实性及灵活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学实践性与创造性。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个人修养、技术操作等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而且在长时间的培养过程中,应循序渐进,由基础护理向深入学习、综合运用逐渐转变。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智慧教育理念的融入,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已被教师和学生所认识和接受,将护理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与综合素质培养有机融合,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全程-全时-全方位”的智慧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的同时,教学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基金项目:课题编号: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课题Wjlx2018274。
  参考文献
  [1] 贾玲.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89.
  [2] 臧瑜,李蕾.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探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05):169-170.
  [3] 郑元梅.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湖北理工学院,2014(0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3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