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乐记》中《乐本篇》的音乐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樂记》是我国古代最早涉及音乐的美学论著,作为儒家经典著作,承载了较为完整的儒家思想,共著有23篇。纵观其音乐内容,既有包括各家思想的言论,又有融合了思想政治等的美学理念。从其音乐思想来看,代表了当时儒家学派及孟子、荀子等的各家美学思想全部涵括在内。
  【关键词】音乐思想;《乐记》;《乐本篇》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乐记》,对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较好的总结,是刘德及于西汉所创作的,且是一部最早的较为完整的音乐理论著作。是西汉成帝时戴圣所辑《礼记》第十九篇的篇名,美学思想非常丰富,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深刻影响着中国古典音乐两千多年来的发展。《乐记》的内容丰富,涉及了许多音乐思想的重大问题。《乐记》对研究古代音乐思想史提供了不可泯灭的借鉴,尤其《乐记》中的音乐思想,影响更为深远。“乐”,在《乐记》中的内涵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集声音、诗歌和舞蹈于一体化的综合艺术形式;以快乐愉悦之情为行乐时的社会性情感特征;含有“德”的规定性。因《乐记》的本质为音乐论著,所以“乐”比较注重和声音、诗歌、舞蹈的区别,正如《乐象篇》所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一方面,个别的乐音与其所构成的曲调不同,人的自然声音和乐音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宫、商、角、徵、羽交错排列即为音,五者单出则为声,乐器所奏并伴有舞蹈则为乐,因此,“声”组成“音”,“音”组成“乐”,三者不可混为一谈。换言之,知“声”者并非知“音”者,而知“音”者也并非知“乐”者。但三者之间却又相互联系,不可分离,这也体现了儒家音乐中“和”的音乐思想,“乐者,天地之和也”,乐所表现的是田地间万物的和谐,因其和谐,万物方能化育生长,在音乐的作用下,“和”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乐记》也对儒家“和”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一、《乐本篇》的内容及音乐思想
  《乐本篇》一开始指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旎,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个地方把音乐的起源看做是人心,外界所听到的一切声音都是由人心而产生的。《史记正义》中张守节指出“物者,外境也。外有善恶来触于心,则应触而动,故云物使之然也。”皇侃又指出“夫乐之起,其事有二:一是人心感乐,乐声从心而生;一是乐感人心,心随乐声而变也。”这些都说明音乐是源自人心的。“凡音者,生于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准备进行某项实地调查时,首先要确定所考察的音乐事象,要明确自己所调查的内容,最终要得到什么结果。如若此地区音乐有着较为丰富的音乐活动,但调查的目的并非编写音乐志或是其他著述,就应提前挑选一个或几个音乐事象为对象去调查,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此地区的某一音乐事象进行考证。首先明确此次调查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随后确定调查研究的范围是什么,调查时要如何深刻细致,最后确定调查研究所要采用的方法。完成分析现状、明确目这些工作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确定所要调查的类型并进行后续的一切准备。“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这句话提及音乐的起源,音乐源自人心,心物感应然产生音乐,音乐的目的是表达感情。每个人的感情各不相同,因此所产生的音乐也就大不相同:“其哀心感者,其声瞧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惮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儒家是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的结合,感情属于理性的规范,个人纳入了社会的规范之中,以音乐为代表的艺术也被纳入了礼的规范。因此,“礼乐”在儒家眼中是音乐真正的本质。儒家正统的 “礼乐”观点在“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中有所宣传。在“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焉。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夭理而穷人欲者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阐明目的和内容是处理好情与理的关系。
  二、《乐记》中的儒家的音乐思想
  《乐记》为儒家学派中的典型代表,孔子、公孙尼等人为儒家学派中的代表。《乐记》对古代封建社会的音乐美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音乐美学理论专著。它并不是一部关于音乐技巧的理论著作,而是一部强调音乐与政治社会关系的著作。音乐思想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音乐被按照等级和雅俗来区分,音乐的好坏以及何人用何种音乐。《乐本篇》不仅谈到了音乐的起源,也谈及了音乐与人的关系等问题。除此之外,还谈及了礼乐的关系,二者在精神方面是互补的关系。用音乐教化人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和“礼”相结合。“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礼乐结合乃为有“德”之人,“礼节民心,乐和民性”,为人们的伦理道德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儒家所谈“乐者,通伦理者也”,正因如此,先王制礼乐时“非以及口腹耳目之欲也”,是为了教化人们辨别善恶是非,使其走上正途。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阶级社会里,儒家的《乐记》音乐思想已属较为先进的思想,最早提出了音乐与人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音乐美学方面提供了无可厚非的经验,可称为是史无前例的。
  三、结语
  《乐记》不仅是一部关于音乐的著作,更是一部关于道德伦理的著作,不仅系统地论述了很多音乐问题,而且不缺灼见真知,至今保有灿烂的光辉。应对《乐记》进行全面而具体的分析与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吸收其中合理而科学的思想成分,为音乐学的理论和音乐文化的发展而努力。其中影响尤为深远的是《乐记》的教化说。《史记·乐书》提到:“夫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心自乐,快意态欲,将欲为治也。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汉书·礼乐志》指出:“人函天地阴阳之气,有客怒哀乐之情。天察其性而不能节也,圣人能为之节而不能绝也,故象夭地而制礼乐,所以粗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者也。”这些都是音乐教化手段的体现。《毛诗序》将其归纳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音乐源于人心,“乐教”的地位在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及其重要。“教”以人为对象,一切以人为本,因此,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是新人出发的,这一点在《乐本篇》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参考文献
  [1]于超.《礼记·乐记》中的乐教思想研究[J].教育学报,2016,12(3):114-119.
  [2]朴素晶.先秦思想中《乐记》的不同面向——以诸子的礼乐批判及音乐术语的发展为核心[J].文史哲,2015(6):73-89,165.
  [3]薛永武.论《吕氏春秋》与《乐记》音乐美学思想的趋同[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21-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