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多年来对建筑机械的使用与修理,大致了解了工地上所常用的机械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和修理。其实这对学习和修理建筑机械的任务而言,还远远不足。随着科学技术和机械的更新的发展,作为一个搞机械维修的人,不仅要学会机械设备的维修,还要学会管理他们。
关键词:建筑企业;建筑机械;维修;管理
引言
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公司至關重要的施工工具,也是公司的外部形象之一,确保机械设备资源的过程,以良好的设备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服务,是机械设备的管理的主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公司管理的重要对象。因此,如何加强建筑公司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挖掘机械设备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机械的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艺不断完善,建筑机械在建筑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有所改进。建筑行业主要是承包制,建筑机械需要长时间工作,在工程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重点是对改进建筑机械的维修工作效率、排除机械故障,并使其工作寿命得到延长。最关键的是维修保养环节,但是建筑机械维修工作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1]。
(一)缺乏建筑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体制
建筑工程中整套的工程设备的价格很高,技术复杂,且在应用中的更换速度过快,大部分建筑企业在资金上无法承受,所以,许多企业运用的仍然是口头管理的模式,若是在规范设备维修流程不完善、采集配件管理不规范、维修技术指标不合理,那么建筑企业的维修工作会呈现无序的状态。另外建筑企业没有建立维修管理部门,维修工作技术人员团队的素质水平良莠不齐,缺少监督考核机制,致使很多设备得不到应用的情况出现[2]。
(二)机械工人维修工作意识不足
施工进度快、工期紧是建筑行业的特点,所以,建筑企业站在经济利益的立场上,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安排工期和设置进度中,对于设备的态度过于随意,出现设备故障时,才临时指派人员检查维修,这种做法会导致工期延误。而且若机械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会使设备增加机械故障率[3],提高了工程成本,减少企业经济利益。
(三)建筑设备维修工作档案系统不完善
建筑机械的维修工作涉及到各个型号、各个批次的机械设备,另外设备的采购、维护以及配件的购买,都需要复杂、详细的技术参考资料,但是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完善的建筑机械维修工作技术档案,日常维修还处于整体外包和经验型阶段,缺乏对设备技术属性的了解,增加了维修保养的难度。
二、建筑机械的管理方法
(一)建立机械维修管理体制
建筑企业要根据实际的工程项目,建立配套的机械维修管理体制。拥有专门的维修管理部门,设置专项的职能岗位,在挑选管理职位的员工时,要优先考虑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合适的维修人员,同时建筑企业还要重视技术培训和实际检查,应设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进行规划和验收工作并负责到人,奖罚机制分明[4]。
(二)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建筑机械维修保养的实际操作人员是维修管理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质量会受到管理人员的技术手段的影响,要想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就要配备一个技术过硬的维修管理团队,从人员招聘开始,选取具有丰富机械维护经验的专业维修人员,并根据建筑机械的相关特点,开展有针对的岗位培训,对维修技术水平进行强化,监督考核维修操作,保证维修质量[5]。
(三)建立建筑机械维修档案管理系统
机械维修管理档案的建立,能够将很多种类的建筑机械的技术参数录入档案。整理采购设备、出入配件等技术环节的技术特性,并进行分析和归档,建立专门的专职技术档案管理部门,记录并整理维修多次的设备类型和具体情况,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记录,为接下来的设备维护大修,以及设备的更换提供参考资料。对信息化技术平台充分运用,建筑机械维护管理档案系统的建立,使档案流程得以规范,维修技术查询的时间减少,大幅提升了维修管理的实际效率[6]。
(四)对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进程进行规范
技术水平高、操作复杂是建筑机械维修管理的特点,针对这个特征,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机械维修管理技术操作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在维修过程中,对于保养流程、维修程序和配件的使用情况等相关方面的量化指标进行规范操作,工作人员还要掌握即将更新换代的老旧设备的技术参数,并知道更换时间和更换的设备的技术指标。同时对大型成套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和升级配件操作,需要坚持的保修方针是预防为本,另外还要严格限制保修程序,分配保修责任人员,严格控制验收环节,将维修工作细致到件,量化考核明细,确保维修效率[7]。
三、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工作改善措施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根本上改善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
(一)建筑企业应设立一些工地维修组,并负责现场的建筑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同时还及时处理现场出现的机械设备故障和难解决的问题。工作人员要详细了解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选择合理的维修保养方法,制定维修计划,合理安排施工现场的维修保养工作,使建筑机械设备能够利用率最大化,排除设备使用中的不利影响[8]。
(二)专业的机械施工机构的出现,将原有的分散式设备管理变成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加强了建筑机械的专业化程度。这些机构将设备的技术人员、维修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和设备当作一个统一整体,综合规划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使用和调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数据信息化处理,建立符合自身企业的建筑机械维修管理系统,减少维修信息查询程序,降低机械维修管理成本,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三)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和能源政策,对于已淘汰的、技术落后的机械设备,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造和报废处理。如果机械设备是因为机械性能较差、效率不高,进行保费处理又显得可惜,那么可以进行相关技术改造。对建筑机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要以可靠的技术理论和技术力量为基础,从实际施工角度出发,在保证物质和经济方面的条件下,进行机械设备的改造工作要求十分复杂,所以如果设备没有修理机制,应该进行报废处理。
(四)运用新型的适合实际情况的维修技术,并建立符合设备特点的维修管理制度,针对重点设备,应推行预知维修,其主要依据是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并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频率,同时还要建立专门的维修体制,并根据设备的实际运作情况,选取相应的维修工作,工作人员要随时学习,并对最新技术进行掌握,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保证维修的质量和其实际工作周期。通过以上几点方式,可以逐步的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进而保证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正常的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中,需要很多专业人员,在机械维修管理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应对相关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利益与机械设备的管理质量直接相关。所以,相关部门重视建筑机械维护管理,并在保证其合理发展的同时,分析机械设备的管理方式,积极讨论及应用,使机械设备管理科学、规范,同时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立军.筑路机械维修保养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3):145-146.
[2]马广强.公路养护机械维修与管理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2):125-126.
[3]杨毅.基于故障率特性的数控机床预防维修决策技术研究[J].重庆大学.2013(5):178-179.
[4]罗银光.探讨施工机械设备维修管理[J].四川建材,2013(12):158-1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4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