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教学中预习设计与及时反馈的应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预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预习设计与及时反馈,对学生预习有着重要影响。做好预习设计工作,及时分析学生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文章主要研究预习设计与及时反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希望给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借鉴经验,以此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预习设计;及时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1-0028-01
  一、优化预习内容设计,减轻学生预习负担
  预习是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预习过程中,学生根据预习内容进行预习,可以掌握预习方向和深度。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帮助,优化预习内容设计,提高预习可操作性。教师应考虑学生实际水平,将语文预习作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教师需要提出明确要求,使学生找到正确预习方向,保证学生预习效率。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设计预习内容,降低预习难度,从而实现预期目标。教师需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导向,根据课文问题特点,精心设计预习内容,使学生快速实现预习目标。例如,在讲解《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制定三个任务:①根据课文注释了解作者,通过网络查找作者信息,适当摘抄;②通读课文,标注生字,利用字典弄清读音;③精读课文,对照参考书中的解释,理解课文大意,同时标注不理解的句子。通过这三项预习任务,学生對课文会有一些了解,教师教学也会更加方便。另外,教师可以将一些网络中的高质量微课视频推送给学生,扩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知识储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灵活选择预习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预习方式和学习效率有着直接联系。只有合适的预习方式,才能为学生提供帮助。初中语文教师应灵活选择预习方式,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提升学生预习效率。教师应借助导学案,减少预习问题,帮助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教师需要根据课文设计导学案,提出针对性要求,提升导学案的使用价值。教师应意识到自身主导地位,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三峡》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学案:①了解作家作品、生平以及文章写作背景,做好知识积累工作;②给生字注音,找出通假字,做好字词积累工作;③熟读全文,回答课后问题,自己翻译句子,理清文章思路。学生通过导学案学习,可以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应传授预习方法,让学生学习如何预习不同体裁的课文。一方面,教师需要以具体课文为案例,带领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模仿案例进行预习,使学生又快又好地完成预习任务。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利用网络搜寻一些适合学生的预习方式,推荐给学生,帮助学生完成预习任务。
  三、及时开展多元化反馈评价,引导学生预习方向
  反馈评价是教师检测学生预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获得预习成就感的主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应及时开展多元化反馈评价,提高评价实效性,提升学生预习热情。无论采取哪种评价方式,教师都需要以学生反馈为基础,以此发挥多元化反馈评价作用。教师需要把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在一起,提高评价客观性,使学生愿意接受评价。教师应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通过鼓励性话语,提升学生预习积极性,让学生享受预习、乐于预习。教师应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灵活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应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提高评价综合性,发挥评价实际作用。教师需要邀请学生参与评价,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预习。教师可以组织学习交流会,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以此弥补教师评价的缺陷。
  做好课前预习设计工作,有助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初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传授语文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预习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在语文预习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优化预习内容设计,灵活选择预习方式,及时开展多元化反馈评价,帮助学生预习,增强学生预习效果,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反馈,引导学生预习,使学生学会更多语文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课前预习的思考与策略[J].中学时代,2014(22).
  [2]陈茹洁.论如何通过预习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 都市家教(下半月刊), 2017(5):68-69.
  作者简介:陈利敏(1980—),女,壮族,广西马山人,一级教师,本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30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