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而如何扭转传统示范、灌输教学的弊端,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成为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从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出发,探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意义,并结合音乐教学实践分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以期对初中音乐教学改革有所借鉴。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初中音乐;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S5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音乐是初中阶段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音乐艺术的熏陶,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标准,提升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逐渐凸显,单一的歌曲教唱、沉闷的课堂氛围导致学生难以体会到音乐的艺术美感,基于此,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现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则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一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长期的音乐教育中,他逐渐摸索处理一种彰显“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教育理念的实践方法,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节奏、旋律训练与基本形体动作教学的融合,要求在学生利用肢体动作感知音乐,实现对音乐最本能、最直接的表达。
  相比传统的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求从学生情感认知发展特点出发进行音乐教学设计,在学生与音乐艺术之间搭建起来顺畅的沟通桥梁;第二,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被动地指导并不能全面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因此,奥尔夫强调需要让音乐教学回归人本,将人作为音乐感知与创作的核心,重视人在音乐艺术发展中的作用,进而体现音乐艺术的人文价值;第三,强调学生的差异性。音乐艺术是主观情感表达的体现,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导致其对音乐的理解也存在不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强调个性教学,并鼓励、引导每一名学生投入到音乐的个性创造与表达中来。
  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教师对学生主体的重新认识,使课堂教学中围绕学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创新音乐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教师渗透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但是,从目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状况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依旧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与探究。例如,传统音乐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教师习惯于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安排音乐课堂,按部就班地对教材中的音乐作品进行示范教唱,对其中的音乐知识进行机械讲解,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对音乐的直观体验与感知,难以从情感上找到共鸣,自然也就无法参与到即兴创作与实践体验中来。对此,初中音乐教师应根据课程改革要求,主动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一步认识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调整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音乐的个性化理解与体验,推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联系实际生活,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音乐要回归人本。从起源来看,音乐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各种情感的抒发、加工与表达。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应重新建立音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寻找音乐素材,让学生在更加“接地气”的氛围中体会音乐本质,理解音乐内涵。例如在《青春舞曲》一课教学时,为了让歌曲内容更加契合初中生的心境,展现音乐情感表达魅力,教师可以渗透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结合歌词和曲谱,体会其中的情感,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体会青春的活跃与激荡;接下来,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青少年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并根据其生活、学习的细节展现青春激情;在最后鼓励学生自行演唱歌曲,注入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更加直观、深刻地体现音乐的情感内涵。
  (二)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兴趣
  相比小学生的活泼、好动,初中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加内敛,在音乐课堂上,许多学生羞于表现自己,导致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得不到有效的配合,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此,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渗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课堂情境中体会音乐艺术。例如在《伏尔加船夫曲》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课堂音乐氛围,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让学生在欣赏油画的过程中体会船夫们忍辱负重、饥寒交迫的生活,进而将视觉体验与听觉体验相融合,提升对音乐情感的理解与体会;再如在《雪绒花》的教学设计中,为指导学生掌握三拍子指挥图示,教师设计了游戏教学,要求学生用拍打身体部位的方式表现音乐节拍,从而逐渐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三)鼓励即兴表达,提高课堂训练效果
  即兴表达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即兴活动:指导学生利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情境,例如在XXX XX节奏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乌孜别克族载歌载舞的情境,让随着音乐节奏起舞,在肢体动作中呈现音乐节奏;引导学生敏锐感知音乐来源,并将各种声音融汇到音乐表达中来,如下雨时“沙沙”的节奏,街道上不同交通工具的行进以及汽笛声,动物园中各种动物的叫声等,这些声源经过提炼能够汇集成朴素而生动的音乐作品;根据歌词情境编表达音乐感知,例如在《喀什的春天》中根据歌词中对新疆风情的描述设计即兴表演,在互动交流中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通过合作互动开展即兴活动,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合作小组,利用音乐作品组织学生参与“补充乐句”的游戏,在相互刺激与启发中提高音乐表达效果。
  (四)组织实践探索,强化学生的音乐体验
  奥尔夫音樂教学法强调学生主体对音乐的探索与体验,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实践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与音乐的互动、沟通中提高音乐体验、理解与表达能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体验:设计节奏组合,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强弱规律,提升对音乐节奏的分辨率,例如在四四拍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弯弯的月亮》《涛声依旧》《故乡的云》等流行歌曲,使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节奏在情绪表达上的异同,进而强化对节拍的认识;结合声势律动,强化学生的音乐体验,声势表达与音乐的律动相关联,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声势动作,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在有节奏的表达中,将肢体语言与情感体验相融合,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音乐理解能力;组织学生在曲谱识别中,自主设计音乐实践过程,并在演绎中强化情感体验,探索音乐艺术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对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展现音乐艺术本质、提高教学实践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音乐课堂构建中应深入分析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论内涵,并通过生活化音乐氛围的构建和趣味化教学方法的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即兴创作,进而在音乐感知与参与中强化审美体验,全面提升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施孝灿.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5):128-129.
  [2]刘琼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8,38(3):212.
  [3]杨月娇.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7,30(8):365.
  作者简介:纪小平(1979—),女,本科,一级教师,现任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一中学文公分校音乐专职教师,研究方向:基层音乐教育工作多年来,潜心钻研业务,工作经验丰富,指导学生多次在市、县级的各类比赛中获奖,多次承担的县级公开课教研教学活动受到县级表彰和好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5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