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考数学复习课微专题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微专题”是教师针对教学中的具体知识点,以精选习题的形式,为学生制定一项特殊任务,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补充盲点,纠正易错点,突破重难点,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在高三数学复习阶段,采用“微专题”方式展现教学,可以达到科学复习的目的,在本文中,笔者将对高三数学微专题教学作出以下探索。
【关键词】高考数学复习课 微专题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184-02
一、“微专题”本身的特点
1.灵活性
“微专题”高中数学课后学习中使用的微观主题可以灵活多变,不受教科书章节形式的限制。“微专题”不追求知识内容的完整性,而是意图在更大程度上弥补学生知识体系的不足。“微专题”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由推荐,也可以由教师自己准备。没有时间限制,只有问题内容的深度要求。将“微专题”引入到高中生的高考复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学习进度,然后更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
2.有针对性
“微专题”用于帮助学生解决复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应具有针对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微专题”主题中问题的典型性和实用性,避免选择一些大而空的理论课题。在“微专题”的设计中,对知识点的探索可以尽可能地唤醒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并将其与新知识相结合,以获得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例如“真题训练”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微专题”训练方式,可以通过不断变化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探究问题的核心,进而提升提神的数学解题技巧。
3.有效性
高中数学学习应该让学生从“知识-方法-思想”的角度来审视问题。微专题教学要对已学过的知识重组和整合,优化现有的知识结构网络,联系从不同方面学到的知识,形成横向和纵向的知识网络。只有做深加工才能在解决问题时举一反三。
二、高考数学复习中微专题教学的运用策略
1.准确定位,以微为辅
要开展高中数学微专题教学,教师必须做到“准确定位,以微为辅”。这是因为,由于高三阶段每一论复习的特点不同,教师只需要审查清不同阶段的复习特征。才能更好地保障微专题开展的科学性,促使学生能够高效备考。例如,在进行一轮复习时,开展微专题教学,主要是针对教材大纲中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地毯式”训练,是“点”的复习,利求让学生将每一个知识点吃透,从而实现加深知识理解的目的。而在高三二轮复习中,复习的則是知识块,因此是“面”的复习,在开展微专题教学时,要力求学生能将知识由“点”连成“面”,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往来体系,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适合自身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三数学微专题教学是“点”的复习特性,因此不能完全的替代正常的二轮复习,教师可以将微专题作为二轮复习的补充,有针对性的进行穿插,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科学的备考。
2.讲练结合,注重感悟
在高三复习阶段的数学微专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先讲再练、先练再讲或者边讲边练等方式,从而将“讲”与“练”相结合,让学生们有一些微专题教学感受和收获,这是开展微专题教学的基本目的,可以为学生的备考形成本质裨益。而在微专题教学中,教师的“讲”与“练”应针对专题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如在进行“三角函数”的微专题训练时,由于这一专题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先讲再练的方式,在学生消化理解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练习,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在进行“集合”知识微专题训练时,由于知识难度较低,可以运用先练再讲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漏洞,从而填补知识空缺。做好知识填补。在高三数学微专题教学中,教师要灵活的选择训练方法,同时训练中要“讲过程”、“讲方法”、“讲思路”、“讲技巧”,让学生从中能够得到自我感悟,学会自我总结,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提升,从而赢在高考。
3.进行有效巩固
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分析可以知道,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一般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会逐渐缓慢,因此在高三数学微专题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趁热打铁,及时巩固”,这是确定微专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微专题教学的发展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黑板上进行练习,或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从而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掌握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出现相关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微专题教学方向。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聊天交流等方式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听力情况,从而为个人辅导和微专题教学反思提供坚实的基础。
“微专题”本身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将其引入高中阶段的复习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微专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技能。
参考文献:
[1]季霞.妙设微专题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探讨[J].成才之路,2017(19):46.
[2]李光裕.高三数学小专题复习课的教学[J].中国数学教育,2014(08):23-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