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生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以生为本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210-01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并以各自的方式绽放。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俯首等待,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从而让学生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如花般成长。
  一、以生为本之动手实践
  数学是一门源自生产实践的学科,很多数学概念和数学定理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直观的体现。而且最重要的是,小学生非常喜欢动手实践,他们会在实践操作中增强自信心,会在实践操作中较深入地明白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展开动手实践。
  例如,学生在学习圆的面积时,需要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圆形卡片转化成长方形卡片,并通过观察、推理,探究出圆面积和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通过图形之间的转化,学生不仅能总结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还能形成较强的数学思维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因此,虽然动手实践的过程比较费时耗力,但是教师还是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生有可能会将圆形卡片等分成16份,有可能会将圆形卡片等分成32份,有可能会将圆形卡片等分成64份,学生会思考如何将等分好的纸条重新拼接起来,学生会观察拼接好图形的形状,学生会思考拼接前和拼接后图形的关系,进而学生就会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发展。
  亦例如,学生在学习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同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让学生运用沙子或者水,研究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如果是水的话,学生需要再准备一个带有刻度的量杯。学生经过亲自实践,就会总结出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二、以生为本之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新课标中极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所谓的以生为本就是教师将班级学生按照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就学习内容,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之间会互帮互助,互相启发,互相影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带动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长和发展。
  例如学生在探究圆的周长的公式定理时,学生会发现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存在某一固定倍数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圆周率的大小。预习过新课的学生,会设计出一个表格,将某一圆的直径、周长以及周长与直径的商记录到表格中,每一个小组学生都会测量出若干个数据,学生们会对多个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学生们会推测出圆周率的大概数值。
  三、以生为本之分层教学
  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地实施分层教学。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也能够认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师精力的限制,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时总是力不从心。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不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层次性的微课件,从而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升。
  例如《变化的量》,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举例与交流活动,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微课件,其一是针对班级中等水平以下学生的,在该微课件中,教师可以出示骆驼体温随时间变化的统计图,让学生分析课件图中表达的信息。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简单问题留给基础稍差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展开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其二是针对班级中等水平以上学生的,在该微课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量的周期变化。如教师可以出示骆驼一周内的体温变化,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和分析。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复杂问题留给基础较好的学生,引导其展开深入思考和学习。
  总而言之,以生为本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是实践新课标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以及分层教学等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较大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建荣.构建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8)
  [2]劉继新. 以生为本,建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