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各个学科关注的焦点,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有助于全面提升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本文分析了培养与疏导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意义,并分别探讨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差异性教学、游戏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兴趣的可行性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学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1-0218-01
  引言
  传统教育模式重学生文学课程成绩,而忽略了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使得体育课程在较长时期处于全体小学科目中的较低地位。新课改下,人们渐渐提高了对体育课程的重视,明确了体育教学对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分析培养小学生兴趣的策略亦具有现实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意义
  小学生天性使然对体育课堂多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但若课程乏味、枯燥,则很难使其始终对体育课堂抱有较高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小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疏导,使其保持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具体而言,小学生处于认识社会的初期阶段,对世界认知有限,尚未形成个体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师应承担起引导、教育小学生的责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开发能够激发小学生兴趣的体育项目内容,加强对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引导,促使其积极进行体育活动,积极参与体育教学,达到锻炼的效果,并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体育运动与学习兴趣[1]。
  二、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策略分析
  (一)进行差异化体育教学
  小学生具有差异性,受成长环境影响,学生学习能力、个人爱好、性格等均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满足学生基于个体区别的差异性需求,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有必要开展个性化教学模式,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技术。针对学生身体发育的差异性,学生身体发育有快有慢、有早有晚,這导致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会有明显不同的表现,在考试方面应当进行差异化设置,传统一刀切式的考评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身体发育较为缓慢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公平之感,进而对体育产生抵触心理。在差异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针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设置有差异的考评,进而使每一名学生均能在自身现有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与增强。例如,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首先应针对不同学生体育学习能力、个人身体素质等进行综合考虑,以培养与疏导学生兴趣为基础,制定与学生兴趣相符的体育教学项目,并设置相应的考评规则,引导学生自行分组,之后再进行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得学生在开发自身潜能的同时不断增强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比如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小学生,则降低考评标准,在教学中对其多加鼓励,使其培养出对体育学习的兴趣[2]。
  (二)应用游戏式教学模式
  小学生具有活泼、爱玩的特点,普遍对游戏充满兴趣,因此合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并让学生充分认识、感知与了解体育,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优良习惯。关于游戏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例如,在跳绳项目中融入游戏,开展花式跳绳,首先教师对花式跳绳规则、注意事项等一一介绍给学生,然后通过接力赛的形式开展活动,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一个学生跳完传递给小组内下一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跳绳最多的小组获胜,采用游戏式教学模式,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且更容易吸引学生。此外,教师在学生课程结束后,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更多更有趣的花式跳绳动作,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跳绳,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程度。在体育教学合理融入游戏,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保障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
  信息技术是21世纪发展的标志,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兴趣,对小学生兴趣进行疏导,使其长期保持对体育的热爱。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枯燥的体育理论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深刻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同时还能够丰富体育理论知识内容,促使学生对其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传统体育理论教学往往是教师通过反复讲述进行,帮助小学生内化与理解体育知识内容,而想要实现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目标,往往耗时较长,该教学模式不但浪费教学时间,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课的厌倦感,不利于培养与疏导学生兴趣。而应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解决该问题。例如,在足球基础理论知识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先向学生讲解足球理论知识点,然后播放自己课前制作好的涵盖足球理论知识点、足球现行热点等资料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观看可见的过程中了解足球,爱上足球,并学会足球相关知识点。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生拥有较高的体育锻炼与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实现教授学生学会体育技能的教学目标。因此,广大体育教育者应立足于小学生身心特征,不断开发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新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刘静.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和疏导的思考[J].运动,2018(13):112-113.
  [2]张荣敏,杜从功.关于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田径,2017(10):62-63.
  作者简介:
  陈惠芬(1974.2-);女;青岛胶南人,汉族;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