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英语教学的课堂导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英语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成为了学校英语教育的首要目标,那么,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也应该积极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学生英语水平以及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就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课堂导入进行了简答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导入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12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很容易受到我们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从而阻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所有英语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更为重要。而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课堂导入也应该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一个环节,以求能够发挥课堂导入真正的价值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一、高中英语教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课堂导入环节不重视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否,因此,课堂导入环节应该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更关注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往往是直接进入教学主题,而忽略的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但是,这样直接开始教学,学生的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因而就会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
(二)教师课堂导入的方式太过单一
上面我们提到过,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非常关注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即使教师注意到了要进行课堂导入,其形式也太过于单一,往往是采用复习旧知识或者一问一答的形式,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课堂导入的方式,这种缺乏创新的课堂导入方式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从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活跃学生的思维,那么,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不会太理想。
二、课堂导入的原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课堂导入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一)趣味性原则
课堂导入环节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的时候,也要尊重趣味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针对性的原则
课堂导入作为教学活动的初始环节,在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与内容,而不能单纯地为了导入而导入。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的时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导入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心中有数,学习更有针对性。
(三)启发性原则
古人云:“學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见,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的时候,要特别遵循启发性的原则,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专心地进行接下来的课堂学习。
(四)简洁性原则
课堂导入环节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喧宾夺主,占用太长的课堂教学时间。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的时候,就要做到短小、精悍、简洁、干练,争取利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高中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具体方法
(一)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学生设置疑问,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寻找答案,这也是课堂导入环节启发性原则的具体体现。这种课堂导入方法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目前学科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课堂导入方法,它主要是指教师利用一定的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情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正式的课堂教学之中。情境的创设具有生动、具体的特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三)游戏导入法
游戏导入法也是目前英语教学中运用较多的一种课堂导入方法,虽然高中生在年龄上以及身心发展上都已经相对成熟,但是自古以来,游戏就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件事。因此,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合理地设计难易程度适中的课堂导入游戏,通过游戏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蒋阳姣: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4):28-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5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