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思考和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对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原则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对相应的教学策略运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村初中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084-02
  一、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原则分析
  (一)以情施教原则
  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角色,通常情况下,教师的自身道德表现及法治意识会对其学生的道德观念、法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学生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用自己积极的表现去影响学生,充分发挥情感在师生交流中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进行合理控制,通过自己高尚的情操去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实际出发原则
  对于教师而言,为了更好的推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遵守实际出发的原则。受农村客观环境及自身成长经历的不同,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知识往往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全面的调查了解,对学生实际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结合学生实际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工作。
  二、提高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策略探究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针对农村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符合我国的文化传统,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其有限的认知下,往往会将教师作为其学习模仿的对象,在接受初中教育阶段,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为频繁,因此教师则是学生的重点学习模仿對象,而且这一学习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因此,教师可以被看作是学生教育的重要体现者,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树立正面形象,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能够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遵纪守法,如认真对待教育工作,绝不出现迟到早退现象,在知识传递过程中表现出认真严谨,违背法律的事绝不触犯,在日常中积极向别人提供帮助,为人礼貌,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模仿和学习,促使学生真正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并逐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及法律意识。
  (二)榜样激励
  针对农村初中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榜样激励的目的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引,进而不断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为此,教师要将榜样激励方法有效融入到课堂教育工作中,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不断提升其道德水平。为此,教师要通过定期开展交流课程,通过真实的案例来激励学生,例如可以在交流课上向学生分享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教导学生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迷失自己,为了提升交流课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思想道德教育的故事,并在课上向同学分享,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德育效果,教师还应该向学生分享一些身边的真人真事,让学生发现平凡中的伟大,并激励其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一名普通的机场服务员因尽心尽责地为顾客服务,最终为公司赢得了200亿的订单,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上进、乐于奉献。
  (三)在课堂教育中完善法律生活体验教学
  科学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的培养农村初中生的法律意识,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完善法律生活体验教学,具体而言,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详细要求选择适当的体验方法。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进行模拟法庭、课本剧展示、幻灯片讲解等,针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进行课前充分准备,在正式活动过程中进行更好的表现,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对社会现实进行更多的了解,并在此过程中掌握更好的法律知识,培养其完备的法律意识。另外,可以将案例法引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的展示,使学生真切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某一特定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还可以从法律缺失和法律完备这两个角度让学生针对案例事件的解决进行辩论,在辩论中不断透析法律知识,提升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使其具备完备的法律意识。
  三、总结
  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一定的教学原则,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进,从多个层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胡轶,高考.借助体验式教学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J]. 2018(33)
  [2]薛霞.浅析开卷考试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J].名家名作. 2018(07)
  [3]刘晶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性教学的有效方法研究[J]. 祖国.2018(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