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贵州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分析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不同于单纯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整个产业链的整合能力特别强。通过调查研究,以贵州省产业联盟案例分析为基础,阐述了贵州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协同发展机制的五种主要表现形式,并提出优化运行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给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j.cnki.kjycx.2019.08.044
  1 引言
  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2010年,国家科技部下发《关于选择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试点工作的通知》,贵州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产业联盟”)建设发展迅速。到2015年,全省共建立产业联盟28家,聚集省内外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学会协会等各类创新主体600余家,总销售收入达2876.79亿元,产业集群式创新发展效益显著。
  产业联盟的创新发展需要依靠协调、稳定且较为复杂的体制机制,政府在倡导组建联盟时,都面临着如何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基于需求组织成员单位形成产业联盟集群,如何建立商业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如何锁定市场开展共性技术研发等问题。因此,积极探索产业联盟运行机制创新,对于我省产业联盟的建设和持续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2 贵州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分析
  2009年以来,我省积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使产业联盟不仅实现了行业全产业链的整合协同,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产学研合作,最重要的是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有巨大作用。
  通过调查研究初步表明,我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发展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种模式。
  2.1 政府引导
  由政府引导组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某些产业领域有明显的优势,大多数由政府主导的产业联盟属于涉及国家安全、关系民生、对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由市场主导不能实现的产业[1],例如钢铁业、煤炭业、石油业、电力业、航空航天业等。以其他模式组建的产业联盟强制力不如由政府主导的,政府可以通过制订相关产业政策、经济政策等,为产业联盟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生态环境,通过主导产业联盟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保障社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例如,2014年成立的贵州省食品安全与营养信息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批联盟成员由33家单位组成,其中企业22家,高校2家,科研机构6家,其他成员3家,牵头单位是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和贵州省食品药品安全建设发展促进会。该联盟紧紧围绕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大数据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七+N”朵云之一的‘食品安全云”工程的实施,积极发挥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研发优势和引领带动作用,应用贵州省食品药品安全建设发展促进会在食品安全与生产发展方面的综合性平台优势,聚集食品信息服务领域的优势资源和创新要素,着力解决食品企业中质量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数据收集、挖掘、管理、更新的关键技术和难题,为我省食品安全信息服务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提供了知识基础、发展动力和科技支撑。
  2.2 龙头企业带领
  以龙头企业带领模式组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目前我省最主要的联盟构建形式,其主要优势就在于企业在联盟三大主体中直接与市场相连,能够快速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预测市场需求,使产业联盟的技术创新具有方向性、市场前景;能够符合市场规律,避免盲目技术开发造成的资源、资金浪费[2]。这种模式适合市场需求变化较快的产业。
  2009年成立的贵州省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省内外贵州大学、省茶叶科研所、西南大学、贵州寸心草有机茶业公司等18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兰馨茶业公司自1996年成立以来发展迅速,至今拥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十强龙头企业、中国茶业行业百强企业、中国驰名商标、贵州省扶贫龙头企业等荣誉,在该企业的引领下,茶产业联盟在技术创新链、创新要素集聚、产学研合作、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技术支撑平台搭建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我省茶资源高效利用和茶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起到“领头羊”作用,引领贵州省茶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2.3 科研院校主導
  科研院校主导的产业联盟由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主导成立,它们科研能力较强,也掌握着相关产业核心技术,以自身的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组织推动产业联盟的运行[3]。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来源比较单一,较少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也较少使用市场资本和技术创新活动,因此由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主导的产业联盟数量较少。
  2014年成立的贵州省蓝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贵州瑞蓝果业科技发展公司、贵州大学、贵州省生物研究所等14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成。2000年,贵州科学院聂飞研究员及其科研团队,在黔东南州麻江县开展蓝莓引种驯化繁育栽培及深加工研究,历经15年的研究试验与示范推广,麻江县蓝莓产业已形成规模。蓝莓产业联盟成立后,在贵州省生物研究所和科技特派员的带领下,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了蓝莓种质资源基地建设和优良育种技术应用、多种类多品种栽培试验和高效栽培示范、智能化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工作,将蓝莓种植面积发展到2万公顷,产量达到10万吨,产值达50亿元,蓝莓深加工产值达100亿元,蓝莓产业联盟以科研院所技术和人才为保障,以科技特派员为支撑,加速推进蓝莓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4 项目引领
  项目引领的产业联盟是参与或围绕特定科研项目,共同解决项目中各种问题、降低风险、节约研发成本而形成的联盟模式[4]。该模式可以实现联盟成员间多种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各种创新要素、市场信息等各种资源融合,往往与前四种模式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共同促进联盟成员间的优势互补、资源集成,共同促进产业技术创新。   2012年成立的贵州无人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项目合作为纽带,推动了我省无人机产业发展,目前联盟成员单位达到32个。2014年,无人机产业联盟内部开展了5项课题的研究合作,其中1项获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支持;1项申报国家仪器专项,总投资9 500万元,参与单位有7个联盟成员单位,此外联盟还承担了国家863项目的相关研究开发任务,同时联盟将组织制订无人机系统及遥感技术创新规划,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拟定符合申报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产业化推广的支撑项目,报请国家批准组织技术攻关,联合承揽国家、省部、地方遥感测绘任务,开展技术服务示范等工作,通过项目的联合实施,联盟将引领国内无人机遥感产业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化发展,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5 市场导向
  市场导向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是在我省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具有较为乐观的市场前景,从市场需求变化及解决自身的实际技术问题着手,根据成员各自利益自发形成的,受市场机制作用影响的,以完善产业链协同、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为目標的联盟模式[5]。该联盟模式通过建立面向市场的上下游紧密合作,明确各成员自身定位和分工,促进创新技术或产品的上下游配套能力,从而打开市场,形成市场竞争力。
  2011年我省成立了贵州省聚合物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材料产业是我省大力发展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之一,联盟围绕产业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以提高产品开发速度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解决好聚合物材料产业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问题为核心,以建好联盟科技服务平台,强化复合改性聚合物研发创新能力建设为抓手,以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化为主线,实现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建设了“新材料研发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贵州省锂离子电池研发检测技术平台”“高性能膜材料及器件研发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平台。
  通过向联盟成员开放这些平台,调动联盟成员的积极性,发挥资源共享、人才共享的优势,提高我省聚合物材料领域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为我省聚合物材料产业相关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3 贵州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对策建议
  自2009年以来,贵州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迅速,联盟的建立逐步成为实现区域间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新载体和新纽带,同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联盟的运行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支持体系还有待继续完善,围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等核心层面开展的合作不够紧密,资金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等方面。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贵州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优化合作机制,逐步形成“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合理选择联盟成员,减少合作风险,确保联盟稳定运行;转变政府支持方式,逐步形成以“后补助”为主的资金投入机制,设立贵州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项基金,拓宽产业联盟的投融资渠道,建立信贷担保合作机制,逐步形成政府财政投入引导、担保贴息、产权质押、风险投资、二板市场等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
  产业联盟主管部门应加强管理,提高联盟的运行效率,设立更加合理的进退机制,加强联盟的监督和考核,保障联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徐莉,曹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政府支持研究综述[J].科技广场,2014 (4).
  [2]齐述丽,赵荣荣,牛阮霞.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分析 [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 (4).
  [3]胡争光,向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配方式选择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 (5).
  [4]吴笛.浙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其发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5]李国武,李玲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 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9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