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法律类课程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院校开设与专业相关的法律类课程时存在教学内容庞杂,针对性不强,缺少实训环节等问题。文章从文秘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实践和调研得出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筛选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实训环节,使高职法律类课程培养出会用专业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人才。
  关键词:行业需求;高职法律类课程;市场营销;文秘
  一、高职法律类课程的行业需求
  笔者主要承担所在学院文秘和市场营销专业法律类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对所在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得出,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包括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批發和零售业、制造业、信息传输业,教育和培训业等。就业岗位群包括:行政助理、文员、秘书、客服、前台、销售、市场专员、培训师等。调查显示,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已从原先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文秘人员向企业秘书转变。绝大多数毕业生进入了各种所有制企业,且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因这类企业自身规模的限制,且追求效率和效益,岗位分工不细,秘书往往身兼数职。如在处理一些日常合同或者小的经济纠纷时企业往往没有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而由一些从事管理工作的文秘人员来充当法律顾问的角色。因此,文秘专业的学生如果能在高职学习阶段获得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等有关法律知识,懂得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势必能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成为受企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房地产业、信息传输业、金融业等。就业岗位群包括:企业营销部门的市场调查、信息统计、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零售或批发企业的推销员、促销员等;企业销售部门的业务员及各类咨询公司的相关岗位等。这些岗位最常用到的是公司法、合同法、工业产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能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将有助于企业依法遵守市场秩序,规避法律风险、预防经济纠纷发生。
  此外,调研还发现,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互联网营销已成为企业必备的竞争力之一,企业需要能够开展互联网运营的人才。这些新兴的岗位主要是以互联网和各种移动终端为平台,推广企业产品并和顾客进行沟通。岗位群主要包括:网站编辑、网络运营管理、互联网产品专员,电子商务助理等。从事此类行业的人员需要了解电子商务及信息网络传播的相关法律。
  二、以行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
  为培养既懂专业又懂法律的高职应用型人才,市场营销和文秘专业分别开设了经济法和法律法规实务课程。市场营销专业采用高职经管类《经济法》教材,此类教材颇多,但是适用于高职其他专业法律类课程的教材却很少,如文秘专业。文秘专业的学科归属一般是语言应用类,但就文秘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而言,也可将其纳入综合管理类。且高职文秘学生进入企业工作的占绝大多数,如前所述,需要懂得市场经济运行的相关法律知识,因此,在没有针对性教材的情况下,也可选用经管类的《经济法》教材。
  经管类《经济法》教材采用的是“大经济法”概念,即包含调整一切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因此涉及狭义经济法、民法学、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等领域,包含的法律有物权法、公司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票据法、劳动法、经济仲裁与经济诉讼法等诸多法律。虽然此类教材的宽泛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开设经济法类课程的需要,但是教学体系繁复、内容庞杂,各部分之间缺少具有一定逻辑性的衔接。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加选择予以讲授,课时明显不够,或者讲授时只能点到为止,泛泛而谈。因此,两个专业都需要根据行业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筛选和编排。
  营销专业应重点讲述前述行业岗位常用法律,而与行业岗位关联性不强的银行法等可作为自学内容。另外,在授课时可按照学生就业以及创业过程来设计教学体系,如从就业所需的劳动法开始,到创业所需的公司法,再到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文秘专业法律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与市场营销专业大体相同,但应根据行业特点进行调整。比如,文秘从业人员一般要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所以务必要加入档案法等内容。
  另外,为应对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应加入电子商务法的内容。而为应对新媒体的发展,文秘专业应加强著作权法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讲解。
  三、以行业为导向的教学实训环节改革
  高职院校因其自身条件限制,法律类课程一般无法采用审判观摩、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法学专业实训手段,但法律法规的概括抽象性,容易使高职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多种形式的实训环节,才能引起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其灵活处理法律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训环节可以包括:①法律法规查找实训环节。在课程前期可安排根据案例查找相关法律法规实训环节。法律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如何理解法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即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围绕该行为是否合法;法律有无此规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学生如能有法律思维,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便会自觉地以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来分析解决问题。即使在跨专业就业时,遇事也能主动查找有关法律法规,处理现实问题。②案例分析实训环节。该环节既可以使抽象的法学理论知识变得生动,理论结合实际,又可以启迪学生自主求索,还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法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具体过程是:由教师选择时效性强的经典案例,向学生简要介绍案情,学生分小组搜集案例详细资料,查询法律法规,并分析案例。之后,小组通过PPT陈述案例分析结果,或进行不同观点的小组辩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③模拟设立和运行公司的实训环节。学生通过该环节模拟选择设立企业的形式,制定公司章程,设计合同条款,并模拟各种经济纠纷解决途径等。④行业热点问题分析实训环节。教师提出议题,学生搜集资料,从多角度分析该热点问题。比如,让学生搜集身边山寨产品及有关案例,综合运用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来分析山寨现象。
  参考文献:
  [1]褚又君.行业需求导向下高职“职场礼仪”课程关键技能探究——以湖州职院六大专业群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64.
  [2]陈杰,尹莹,王珍.基于就业现状的高职文秘人才培养策略[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23.
  [3]王文君.文秘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4):132.
  [4]吴畅.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探索——以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4).
  基金项目:宁波教育学院2018年校教改教研项目“与行业融合的高职法律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NJJG201803)。
  作者简介:何赟(1980—),女,浙江宁波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法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0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