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归因及路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如今,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是小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对于小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就绕不开师生互动这一关键点。当前小学课堂教学存在师生地位不平等、师生回答对象小众化、回答模式机械化、回答目的简单化等问题。通过分析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问题存在的四点归因,从而提出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丰富师生互动形式、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细化小组活动分工等问题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课堂 师生互动 问题 策略 归因
  课堂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师生双方借助各种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两个主体均是感情丰富的、具有能动性的人,所以两个人的交流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相互影响、进行思想碰撞的心理交流过程。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都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目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现实问题
  1.师生地位不平等
  《新课程标准》明确表示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在目前小学教学中仍然存在,比如以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来说,当教师在问学生问题时,部分教师并未将自己的角色地位摆正,还是保持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觉感,容易造成学生畏惧的心理。其实,互动和交流一样,都需要双方站在同一主体立场上平等交流,这是沟通的基础。
  2.师生回答对象小众化
  据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小学教师课堂活动时间的构成的情况是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时间占45.4%;教师与学生小组互动时间占0.2%;教师与全班的互动时间占54.5%。可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主要以个体互动和全班互动为主,而小组互动几乎没有,这样很容易造成师生回答的对象小众化。一个班级中,有积极的学生,也有内敛的学生,而如此会造成一些不喜欢回答或提问的学生就更少有表达的机会,容易打击此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产生厌学的问题。
  3.师生问答模式机械化
  当前师生问答形式主要是“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的形式,教师提问的目的只为寻得正确答案,而并没有把重心放在学生身上,没有启迪学生思想的想法。这样对有新奇答案的小学生没有做到正确引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小学生的勇气和想象力。
  4.师生问答目的简单化
  师生问答目的简单化的问题最为普遍。倡导师生互动的目的,就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等。如果教师问题设置直接且简单,学生就不会获得回答问题的成就感,甚至会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所质疑。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重、喜欢探索的性格特点,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化,就无法调动起学生探索的心理,更不能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新和探究精神。
  5.小组活动分工不明确,学生参与度不高
  小组讨论后回答老师问题是现如今常用的一种师生和生生互动形式。但是调查证明,这种形式的开展获得的成效很低。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为集思广益,收集整理出最全面、最合理的答案。但是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活跃者以自己的意见为主导,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在小组内却没有发声的机会等,这会造成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低下等问题,与小组讨论的宗旨相背离。
  二、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的归因
  1.教师自我定位不明
  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观影响着我国的众多教师。其实,对教师的尊敬是由教师专业知识高低决定的,是从学生内心油然而生的,而不是靠教师的威严态度形成的。师生互动模式的提出并不表示教师地位的下滑,而是希望教师能以“教书育人”的心,与学生平等对话,使学生敢于发言、勇于发言。因此,正确的教师自我定位是师生互动开展的必要前提。
  2.小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
  小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等特点,因此在参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主题跑偏等问题。此外,虽然是自由、自主的师生互动,但是仍有部分学生不能集中精力,或是逃避自己不感兴趣的问题等,这很容易造成教师问答的尴尬局面。
  3.学校对师生互动不够重视
  学校是教学得以开展的主要支撑,起着宏观把控的作用。但是,目前还有许多学校将升学率作为考核的唯一指标,这一思想容易造成一线教师的功力之心,忽视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只关注结果而不看过程。
  4.教育及社会对师生互动的忽视
  现如今是科技的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正是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但如今的小学,教师、家长以及社会更多的是把成绩、升学率排在首位,以此去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依据,而这与教育培养的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兼具的人的宗旨相背离。
  三、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
  在我国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灌输为主要的教学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发生了极大改变。师生互动成了当下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对教学的有序开展具有现实意义。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容易促进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敢于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激發创新意识。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才能产生安全感,才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增强教师提问的科学性,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师生互动形式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提问,教师提问的科学性关乎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和课堂效果的优劣。因此,教师要尽量避免提一些能够在文章中很容易找到答案的一些知识性、概念性的问题,而应该选择一些需要学生动脑思考的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答案的同时,其实就是思维得到活跃和发展的时候,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胆量。
  3.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增强师生凝聚力
  研究表明,班级规模与学习成绩之间关系密切。班级规模越大,学生的平均成绩便越差;班级规模越小,学习成绩越好。受经济水平、地域差异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尽相同。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需要教师、学生、学校乃至社会共同努力,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增强师生的凝聚力。
  4.细化小组活动分工,提高学生参与度
  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应该重视这一形式的重要作用。小组分工可以不采用座位距离的形式进行,可以依据性格、爱好等其他参考进行分工。小组形成后要进行小组角色分工的工作,规划好每位成员的角色定位,如组织者、记录者、总结者、发言者等,使每位小组成员都有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能职责,并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当中。而且,还可以形成一个课下学习小组,提高班级学习氛围。教师应该深入到小组交流活动中,具体了解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参与的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参考文献:
  [1]郭艺术.探析钢琴教学中创新思维与师生互动的重要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5:217.
  [2]杜萍,张毅.强化课堂师生互动的依据与教学策略探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03):64.
  [3]杜永强,陈柏华.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4,(10):66.
  [4]陈灿.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归因及路径探索[J].决策探索,2018,(04):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8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