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1)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为了弱化这种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需求,采用合理分组方式,合理设置学习任务,确立有效学习方法,教师适当参与,促进师生互动,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强调合作学习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在于向学生传输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但是在系统化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人经历、情感体验的差异性,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接收能力是不同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应该进行分层教学设计,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上的差异性,在整体教学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迅速吸收课堂知识。在此过程中,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互帮互助,鼓励学生参与到自主思考、探究的环节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可有效促进班级整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融合,有效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这一教学模式,有以下两个优势:(1)营造良性的竞争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给了学生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小众的环境下表达自己所思所想,使自己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实现互助学习。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在不同方向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了学生之间优势的互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价值,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互相帮助,促使全体小组成员受益。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化。为了迎合学校管理要求,教师在开学初通常会将学生按照座位顺序分为4人或6人小组,符合了“合作学习”的要求,但在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较少;(2)教学问题设置不合理。有些教师没有把握好学习任务,滥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3)教师未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在这一教学模式中,不少教师迷失了自己的定位,从以前的知识灌输者,演变为一个课堂旁观者,在课堂上光顾着监督学生进行讨论,却没有适时予以点拨,令学生无法把握好学习的目标,学习效果不佳。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根据教学需求,采用合理分组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采用以下两种分组方式:(1)学期分组法。在学期初,按照合作学习需求,选择性别、兴趣爱好、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组成4人学习小组,以此为依据安排座位。这样的分组能够让学生之间优势互补,比如说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引领组员迅速把握问题的思考方向及思考路径,提升学习效率.学习努力的同学,能够感染组员,积极认真地学习课本知识,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有些同学可能学习能力稍差,又不努力,但思想比较活跃,能够引导组员从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2)课堂随机分组法。遇到一些具有讨论性或实践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关系好坏自由组合,比如说在学习到《守株待兔》这篇课文,需要制作道具情景模拟时,就可以采用这种分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
2.合理设置学习任务,确立有效学习方法
相对而言,合作学习流程较为复杂,由于学生参与度高,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具有研究探讨价值的题目作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启动点,同时让学生明晰谈论的重点,明确合作学习的流程,确保各个小组都能够有所收获。以《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为例,如果让学生以“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就很有意义,而且与课文主题契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第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第三个孩子的幸福是什么”的思路进行思考,再结合“智慧的女儿”的话语,总结出“幸福是什么”的答案,即靠自己的劳动做出对他人有益的事情,随后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有幸福感呢?”学生们踊跃作答,描述了“自己种草莓,收获果实之后的幸福感”“帮妈妈做家务,受到表扬的幸福感”等生活小事,学会了用双手创造幸福的道理。
3.教师适当参与,促进师生互动
在《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让学生自主合作,进行学习与探究的要求,强调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这种教学趋势中,教师应该积极求变,转变自身教学理念,找准自身定位,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合作学习的环境,再适当参与,让学生整合团队力量去思考并解决问题。比如说在学习到《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以“为什么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去?学习这篇课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此期间,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角色,关注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展,在学生思考并讲述答案的过程中,通过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和蔼的微笑,一个拍肩的动作,鼓舞学生积极探索答案,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中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的思想成果,共同商讨出合理的答案。
4.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强调合作学习过程
建立合理的小组间评比机制,根据小组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整体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在学期结束后评选出最佳合作学习小组奖及进步最大小组奖,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力量,从而提升小组凝聚力。同时,为了讓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实施小组角色轮换制度,让每个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去帮助引导性格内向者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习成绩好或性格外向的人勇于接纳别人的想法,学会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同时要引导大家意识到,每一个同学都是团队中的一员,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落在后面,小组的共同进步,才是最终的任务。以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整体的良性发展。
三、结语
在一个班级中,总有成绩好差之分,成绩好的同学往往是课堂上的焦点,教师们的宠儿;而成绩差的同学,恨不得缩在角落里,希望老师不要让自己回答问题,这样的学习现状其实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各异。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应该优化教学设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让学生在团队氛围中学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并通过小组内或小组间的竞争,激发学生的求胜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找准自身在小组中的定位,更加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语文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建民.浅析如何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打好学生今后的学习基础[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
[2]肖艳霞.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4).
[3]冯代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8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