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在中学教学中的联动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体现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学教学中“知”与“行”的问题,也就是认识与实践的问题,教学活动中“知”与“行”的转化问题关系着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学教育要注重“知”与“行”的转化,在知行统一的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试分析“知”与“行”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并提出促使“知”与“行”相统一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让学生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知与行;中学教学;联动关系;意义;教学策略
一、“知”与“行”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
1.教育的本质要求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知识却是无限的,知识是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可见,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有限的生命实践活动中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传承人类的经验智慧,推动社会的发展。“知”是“行”的前提,但是“行”又能促进“知”的深入发展,两者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因而,中学教育应该做到知行统一,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去亲身实践,从认识到实践,得出正确的结论,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礼记·中庸》提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人要学会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要慎重地思考,做出准确的辨析,然后踏踏实实地去实践,才能真正地获取真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第一途径,也是验证知识正确性的唯一途径。中学教育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坚持知行统一,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让学生懂得先知而后行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把知与行统一起来,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长学生的才智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多变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为学生的知行结合发挥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中学教师坚持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学生才能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对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学会用自己的大脑加以分析,独立地思考,敢于质疑权威,不盲目迷信书本;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主动问老师,或者向同学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对待万事万物,能够辨析地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人云亦云。在这些良好学习习惯的影响下,学生才能得到更快的进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二、中学教学中如何做到“知行统一”
1.实践探索,引发学生思考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锤炼自己,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灵活处理和运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在课堂上,中学教师坚持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教学实际,多开展主题式、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究获取知识。通过实践和探究,学生才能更好地同时使用手、脑、口、眼、心多种感官,去主动思考,从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提出问题
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才会主动地、独立地思考,才会想方设法去求证,才能得到更大的提升空间。学生只有学会质疑,学会思考,才會产生求知欲,从而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证实所疑和所思,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意识较强,想象力丰富,能够很快地接受新事物,但是往往固执己见,我行我素,不容易接受家长和教师的耐心教育。为了提高知行统一的教育效果,中学教师应当依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倡导探究式教学,加强引导,善于引导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
3.搭建平台,推动学生主动探究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这也就是说知行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中学教师要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既要教会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让学生懂得亲身实践的意义,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更好地将“知”与“行”相统一,中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平台,比如合作学习小组、辩论的训练场,让学生在思维碰撞、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积极地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变幻万千的时代,学生仅仅掌握学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命题,是人们对于“知”“行”关系认识的历史选择。“知行合一”强调内外“知”之融合,提倡“行”之“体”“悟”以及回归“生活世界”,为了贯彻“知行合一”,学校应该以整体性视角来观照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科思维培养,开展多种课外实践活动,以实现课堂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而,中学教师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教学原则,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建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在思考中走向实践,在实践中走向真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春燕.让“知行结合”在多变教学中悄然发生[J].江苏教育,2017(73).
[2]柴娜娜.用行知理论,追求有效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8(36).
[3]周璇,何善亮.“知行合一”理念的现代意蕴及其教学实现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17(34).
作者简介:雷俊(1963.10—),男,汉族,湖北松滋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学校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0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