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财政领域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政府会计改革步伐的加大,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改革的要求,也不利于高校事业的发展。本文以政府会计改革为背景,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力求为高校资产保值增值、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工作逐步推进,从准则到制度,都对高校的财务核算和资产管理带来巨大变革。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高校的资产规模也不断扩大,而固定资产是高校总资产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往往占高校总资产的比例高达50%以上,是高校正常开展各项事业工作的物质保障。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并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成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并根据政府会计改革一系列的要求,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淡薄,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主要投入来源于财政拨款,而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计提折旧也是“虚提”,没有真正的计入成本费用。这导致很多高校都只重视对固定资产投入的需求,不太考虑其使用成本和使用效益,管理意识淡薄。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普遍存在职责权限划分不明确、缺乏绩效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2.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严重脱节
  固定资产的管理涉及高校的各个职能部门,例如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方面的会计核算工作,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配置、调剂及处置等实物管理工作,使用部门负责对其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实施具体管理。财务信息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是两个独立的系统,没有建立联系,往往出现资产验收入库和款项支付上的时间差异,甚至出现资产采购部门对资产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不及时办理财务报账手续,导致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固定资产实物账与财务信息系统中的固定资产明细账不符。
  3.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涉及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方面,虽然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缺少对资产从预算到配置到最后报废处置整个过程的内部流程管理及监管制度。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中往往只重视固定资产的增量管理,忽视了存量管理,造成固定资产的重复配置及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在整个管理环节中,存在职责不清、程序不规范、缺乏监督等现象。
  二、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内容的变化
  1.重新界定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标准
  原《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强调“持有”。而《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中,将固定资产定义为“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使用年限超过1 年(不含 1 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从制度的表述可以看出,新制度中弱化了“所有权”的概念,更加强调了“控制权”和“使用权”。
  在权责发生制下,新准则中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确认标准也发生较大变化。例如,对于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在验收合格后,就可以进行确认并进行账务处理。这有利于解决传统收付实现制下,实物价值与财务价值脱节的问题,但也对高校的业财一体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2.全面采用“平行记账”的核算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原制度中,设立了“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这一净资产科目,用于核算固定资产占用的金额,对固定资产相关业务如取得、计提折旧和处置进行“双分录”核算。而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创立了“双功能、双基础、双分录”的核算方式,取消了资产类基金的科目,采用“平行记账”的核算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这就意味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从固定资产的取得,到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处置等业务环节,都需要进行“平行记账”,满足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核算要求。以购置固定资产并支付款项为例,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预算会计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资金结存”等科目。通过这样的账务处理,即反映了权责发生制下资产增加,也反映了收付实现制下的预算支出。
  3.对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发生重大变化
  原《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折旧不计入支出,而是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这种做法相当于“虚提”折旧,没有将固定资产的损耗计入当期费用。而新政府会计制度中规定固定资产应计的折旧额为其成本,并将折旧额计入当期费用,明确了固定资产应“实提”折旧,这对于真实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推进高校的成本核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时点的规定也有所变化,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資产,当月不再计提折旧。在教育部的有关文件中,也明确了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最低使用年限。这就意味着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真正落实固定资产折旧工作。
  4.在财务报告体系中对固定资产披露信息做出明确要求
  原制度有关财务报表附注的规定中,没有要求对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进行披露。而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对于财务报表附注的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固定资产价值变动情况、出租出借固定资产、使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重要资产处置等情况进行详细披露。通过对固定资产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促使高校必须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三、进一步优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议   1.制定切实有效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随着政府会计改革的推进,以及国家一系列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规范出台,高校必须制定与自身配套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机构与职责分工,明确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和价值计量,对固定资产的配置、验收及建账登记、保管和使用、处置进行规范,并明确检查和监督责任。
  2.补提固定资产折旧,优化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流程
  按照政府会计改革有关衔接规定的要求,高校在原制度下仍未计提折旧的,必须在2019年年初进行账务处理,补提折旧。这要求高校進行一次全面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先进行固定资产的账实核对工作,再进行资产账和财务账的账账核对工作,确保固定资产数据真实无误,最后由财务部门进行补提折旧的账务处理。
  将固定资产核算分解为资产新增、资产处置、资产折旧、内部调拨四大类业务流程,相关业务数据由资产系统推送至中间库,财务系统对中间库进行读取、账务处理和回写,并对中间库所需的数据和状态进行及时维护和传输。通过财务系统和资产系统的对接工作,优化固定资产核算的全流程管理,实现固定资产全过程一体化核算。
  3.以业财一体化为导向进行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随着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出现为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开辟了新思路。对固定资产的预算申报、购建、验收、使用、调拨、报废、处置等业务流程,以及涉及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核算流程进行全方位梳理以及重新规划设计,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升级改造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实现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和相互传递。对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管理,对整个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进行全过程控制。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切实解决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的问题,对推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迈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校各项事业也飞速发展,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以政府会计改革工作为契机,切实加强和改进固定资产管理,保障高校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为高校各项事业发展奠定物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会娟.政府会计改革对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的影响.科技经济导刊,2018(36).
  2.郭娟.基于业财一体化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优化.会计之友,2018(9).
  3.韩蕾.政府会计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商业会计,2018,No.639(15).
  4.黄晖.新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改进对策.财会学习,201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26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