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延迟退休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根据2018年世界各国退休年龄表和各国政策,新加坡将在2030年将退休年龄上调至68岁;德国政府规定,到 2029 年法定退休年龄将从 65 岁延迟至 67 岁;新西兰根据计划从 2037年开始将退休年龄从65岁上调至67岁。其实早在2016年中国就提出了实行渐进式退休政策,据最新相关报告建议,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 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不难看出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成了众多国家的共同举措。本文将以中国的退休政策为例,浅谈本国延长退休年龄的原因、延长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关键词 退休制度 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原因和影响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原因
第一,我国近年来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由此导致了劳动市场动力不足。如果不延长退休年龄,那么劳动力的供给总量就会减少。同时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一个子女要赡养几个老人,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不仅需要承担更大的生存成本,而且早期退休工人的工资也得跟着提高,这部分增额多由缴纳社保的年轻人承担,由此可见,延长退休年龄是为国家减轻社会压力的必要举措。
第二,由于医疗水平的发达和人们越来越注意“健康生活”,老年人口更加健康长寿,并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持久的生产力,部分行业老年人甚至能比年轻人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为延迟退休的可行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第三,随着文明素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并形成起始工作年龄普遍推后的格局。比如说,大部分人读完大学本科二十二、三岁,有的读完研究生二十五、六岁,再加上从基层干十几年,等到自己真正锻炼变成人才、有能力大展身手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自我报负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特别是女性工作者,在经历了结婚、生子等种种事后,生活终于算是安顿了下来,有时间实现最初因家庭而搁浅的工作抱负,却在重回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离退休不远。这样将不仅限制中老年人力资源的利用,还会影响人才强国的战略实施。
2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2.1消极影响
第一,会增加就业压力,这也是延长退休年龄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近年来就业形势不断严峻,每年有大量失业人口。随着未来几年经济增速将放缓,失业人口会持续增多。如果再延迟退休年龄,则会出现一些行业老年人占据年轻人岗位,加剧年轻人就业压力。除此之外,也会出现老年人占据中老年人岗位的现象,比如说,城市里的清洁工本可以在55岁后退休,将岗位空缺出来给有需要的中年待业者。而如今延迟退休使他们可以在岗位上待更长的时间,从而影响中年待业者的择业选择。
第二,劳动者个人利益受损。据调查显示,有技术技能的人和体力劳动者很不愿意延迟退休,因为按时退休技术人员可以在领取养老金的同时接受返聘或是再就业,可以给他们带来除退休工资外其他的经济收入。而对于一线的体力劳动者,往往在年轻的时候超额劳动,体力全都透支,对于这部分人他们更希望在退休时能养养身体,但延迟退休却间接地剥夺了他们这项权利。也有许多人认为,延迟退休政策延长了社保缴费年限,也就意味着社会责任的增加;同时,政策导致的领取养老金年限的缩短也会伤害到个人利益,对个人来讲不公平。
2.2积极影响
第一,有利于减轻年轻人的赡养负担。由于我国现阶段以“4-2-1”式的家庭居,即两个年轻人要赡养四位老人,一个小孩。但年轻人一开始往往收入不高且要承担高房价、高租金、买车、养车等压力,而且现阶段很多家庭都秉特着要“小孩要从娃娃抓起”的育儿观念,一开始就对育儿教育投入大量资金。基于这些原因年轻人赡养老人的压力也日益增加。如果延长退休年龄,老年人不仅可以多几年“自给自足”的能力而且可以因为多纳了几年养老金而在退休后獲得高一点的退休金,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年轻人的压力。在一些高房价的经济发达城市,很多老年人退休后也花不了什么钱,他们将自己退休前的工资和退休后的养老金积攒起来,为自己儿女付房屋首付,这一现象其实并不罕见,延长退休年龄后,退休前工资、退休后养老金会增多,这也一定程度上可以更能满足老年人为儿女减轻负担的愿望。
第二,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利用率。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许多员工在退休时状态良好。并且对于一些特殊领域,经验和阅历可以进一步创造价值。比如中医,教师等,经验和阅历可以用来指导年轻人或者为公司创造年轻员工难以创造的价值,可以说,他们是越来越值钱,这也为劳动力市场注入了一股动力。
3小结
综上所述,渐进式延迟退休有利有弊,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听取民意;分行业、分岗位区别对待,制定相应完善的弹性退休制度;同时优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们没有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国家也应采取其他方式驱动市场活力。比如,新加坡通过减少对外籍高技能劳动力的限制和重新平衡其教育体系,来吸引投资和鼓励企业发展,以此努力保证它的经济依然充满活力。我国也可以借鉴类似经验吸引外来高技能务工、平衡人力资本的投入,驱动劳动力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金营.中国劳动参与年龄模式变动及其未来劳动供给结构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2(02).
[2] 张明丽,李方,秦笑梅.我国退休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创新发展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07).
[3] 王欢,黄健元,王薇.人口结构转变、产业及就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劳动力供求关系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4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