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尚兵
【摘 要】初中化学知识零散琐碎,涉及内容广泛,考察模式灵活多变,学生难以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不能顺着“知识”的藤,摸到“探究”模式引导的瓜。大多学生只是片面、机械地靠记忆、背诵,时间长了大部分知识容易遗忘,或是用起来不知道如何把问题的“结”解开。在教学中如能恰当运用思维导图,将核心内容之间的联系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系统清晰的知识网络,无疑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化学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研究了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99-01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20世纪60年代英國著名学者东尼·博赞开发的一种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的图形思维工具和思维模式,被称为是“瑞士军刀般”的发散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具有将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就初中化学教学来说,它能够将课本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充分地利用学生的发散思维特点和记忆规律,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对化学知识点的学习。
一、课前预习中应用思维导图
学生在预习新课内容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出新的知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手工制作思维导图,先让学生在白纸的中央以一个常用的习惯的图像(例如一个太阳或一朵云)为中央主题,在绘制草稿图形时能让大脑一下子进入快速思考的步骤,此动作会接着产生一系列的学习步骤。至于之后要修改中央主题图案,就随学生自己高兴去做。画上一朵云后,在云朵中央用一两个词的形式写下预习的主要内容,同时从云朵中央向外画上5条曲线作为5个主要分支(视内容定分支数),在主要分支的基础上可以有更小的分支。在预习时快速阅读每一小节内容,圈选出该节的关键词,选择每节的主要关键词,填到主要分支的线上。当该主要分支上还有更细小的分支时,则继续重复上述操作。
二、教学重难点中应用思维导图
把思维导图在讲解教学过程的重难点中,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重难点,突破重难点,还可以让教学框架清晰化,明朗化,从而使化学课堂充满生机,提供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如: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人教版)的教学目标是在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气体制取的一般方法,包括选取的药品及反应原理、仪器及装置、实验步骤、气体的收集方法、检验方法、验满方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七大方面,归纳出实验室制气体的思路和方法。这些看似零散无序的知识,实则相互之间有着融会贯通、纵横交错的联系。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七连珠”式的思维导图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本相关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具体操作为:a.利用思维导图,在居中的位置用亮丽的色彩笔画出中央图形及主题——“CO2的制取”;b.在中央图形四周画上四个分支,分别在这七个分支上写上制取气体需要考虑的六个方面关键词:药品及反应原理、仪器及装置图、实验步骤、气体收集方法、气体检验方法、气体的验满方法、操作注意事项等;c.各环之间存在因果、并列、对比等联系的,可运用虚线连接起来。
三、做笔记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
在初中化学课程当中,当教师开展相关知识讲解的同时可以安排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记录,并在课程结束之后由教师逐个检查、改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更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印象,还会由于思维导图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因素如曲线、方框等等更能够符合初中学生好奇性强的特点,从而能够使对于化学学习的热情得到提高。
比如在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这五者关系讲解的课程中。当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做笔记时,则可以通过简练的语句对教师讲授的重点进行及时的记录、总结,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大脑将这部分知识的关键点进行良好的连接,从而能够在这个“记录-思考-分析”的过程中加深知识点的印象。
四、专题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专题复习课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占了很大比重。对学生来讲,在专题复习课前的自主复习是一个重要环节,自主复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听复习课的效果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学生没有用思维导图之前,学生的自主复习实际上是浏览,这对于化学的学习作用很小,反而浪费了时间。复习课前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主题”和“次主题”,即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采用思维导图,要求学生把前面所学的知识想办法联系起来,找前后知识的因果关系,从而发现自己在前面学习中的知识薄弱点和思维能力上的不足,这样学生在听复习课的时候就能极大地提高听课的效率,对自己预习中的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对问题的理解能更透彻,而不是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让学生自己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整理复习提纲、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再在课上进行交流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整理、归纳,并提出问题,再在课上相互进行交流和质疑。
五、思维导图应用的原则
“思维导图”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使知识变得有类有序,帮助学生在大脑中以模块的形式储存知识。使学生知识的存储和提取方便快捷,增加记忆效果。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同化、重组、晒选,从中不断地提取关键词,并且把它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使得重点知识得到有效强化。学生在感知中加大了思维参与量,主动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同时,思维导图不仅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而且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理清知识脉络,掌握整个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整合,可帮助学生理顺知识脉络结构,提高记忆力,增强学习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预习效果。必须注意,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应该是逐渐养成的。所以不要过分地要求学生,要学会逐步养成这样的思维方式。学习中建议学生用彩色笔徒手来画思维导图,虽然没有软件做出来的整齐,也没有软件所特有的一些特性,但是徒手画法非常实用,不仅不受软件、地点的限制,而且画出来的导图很有个性,适合学生本身的心理特点。
六、结语
总之,高效的课堂源于对学生认知心理及认知规律的顺应,教师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运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创设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多向度思维空间,才能实现教与学的高效双向互动。思维导图以图为载体,积左右脑潜能之开发,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构建合理的思维空间,改善学生思维品质,符合高效课堂的构建元素。
参考文献
[1]杨季冬.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的比较及运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0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