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课堂教学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匡稷
【摘 要】课堂互动对课堂教学效果而言非常重要。不同的课程对于互动的需求也有其侧重。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观念变革,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方法的改进这样的一些举措去增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课程;课堂互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03-02
一、课堂互动的概念及重要性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革。但是,无论如何变化,课堂都是由师生共同构成的,在这个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可谓不容小觑。
教育以人为本。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很多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说”,学生“听”,这不叫互动。之所以强调课堂互动的意义,就是因为,互动能够让学生也“动起来”,意识到自己应该积极地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沟通意愿,也给学生提供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以及对知识和真理的一种渴求。这些也将为学生将来的成才和成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常见课堂互动方式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有哪些常见课堂互动方式,它们各自的作用以及应用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首先,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互动形式。传统课堂中,师生互动是有限的。一般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可以便于教师讲授及控制课堂节奏和纪律,也能够让学生适度紧张,集中注意力,努力思考。但是,这样的问答互动中,学生虽然回答了问题,貌似动了起来,但是他们的回答都是受到教师引导的,而且教师对答案有掌控性,学生没有机会去创新。
其次是学生个体互动。学生可以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完成教师的某项任务要求,或者解决某个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合作意识。学生对同一个学习对象(如一篇文章,或一个知识点)观点不一致时,也可以让他们互相列举自己的论据,在这种思维碰撞中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以及聆听能力和同理心。但是,在一个班级学生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通常会花费比较長的时间,有时会影响课堂整体进度,而且教师的个性化指导也很难覆盖到每一组学生。
最后,学生小组互动。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分组完成。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一样能够锻炼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通常在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会对不同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非常直观,学生一眼可以看明白,学生的竞争意识会激发学习积极性。但是,在小组互动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由表述及讨论,又要控制整个课堂的稳定性,不能让学生天南海北跑偏,还是要围绕学习内容。这样的一个度要如何把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不同英语课程的课堂互动
上面我们已经划分了课堂互动的不同方式,而这些互动模式既可以在同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轮换使用,也可以按照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有侧重地应用于不同的课堂中。
语言类的课程应该是所有课程中最适合,也最广泛地采用课堂互动的。尤其是外语学习,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多模仿,所以外语课堂中的课堂互动又被赋予了一层重要的意义。外语专业课程众多,不同的课程对课堂互动的要求也有侧重性和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以我院英语专业为例,我们可以来看看不同的英语课程对课堂互动性的要求。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一点,那就是无论什么类型的课程,都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所以,以上提到的三种常见的互动形式,即师生互动,学生个体互动,学生小组互动,在所有的课程中都是非常值得运用,也经常被运用的。但是,根据不同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在某个课程的课堂中,会更为频繁地去使用某种特定的互动手段,也是很正常的。
先来说一说较为明显的口语类课程。在这类课程中,比其师生互动,往往常见的是学生个体互动和学生小组互动。在提醒学生必要的知识点和布置学习任务之后,教师会退到一个指导者和观察者的位置,由学生自行反复多次地练习,然后根据学生展示反馈练习成效,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再者是听力课程和阅读课程。这类课程在传统上来说,更喜欢采用师生互动。尤其是听力课程,几乎就被局限在“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一个流程中。而由于阅读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独立进行的一个活动,所以也是以“学生阅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和理解的正确性。
还有比较特别的写作类课程。由于学生反馈学习效果的方式是书写,所以即使是师生互动,也可能只是在写作技巧和理论的学习阶段,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在学生完成写作练习后,甚至就会以教师单向讲授,学生倾听为主了。
但是这并不是说,口语类课程就不必进行师生互动,或者听力和阅读类课程就无法采取学生个体互动和学生小组互动。所有的课程都追求改革和进步,因此,在口语类课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中,去充当某个角色,以此能更好地融入和观察学生。而听力和阅读,甚至写作类课程中,学生也可以共同完成任务,进行讨论甚至是竞争。这都取决于教学观念的不断改革和课堂设计的持续创新。
四、如何提高英语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1.改进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和掌控者。尽管在一些课程中,教师的作用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个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的。因此,在更多的课程中,教师在钻研课堂组织模式和提高教学效果时,还是要有意识地去适应“角色”的转变。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成为教师思想的“复读机”,或者仅仅是让学生学到课本或者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让学生能够获得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一系列的职业素养,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和今后事业发展的要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起到一个引路人的作用,将课堂主体变为学生,给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的框架,并不是事无巨细地去规定和控制,而是充分发挥学生地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这个框架之内去自由探索,思考,实验,总结。然后,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必要地指导。这个教学观念上的转变是提高课堂互动有效性的第一步。 2.改进课堂氛围。
要让學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互动有效性,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中,学生表述自己观点时,教师要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仔细思考,并且要求其他学生也能做到这一点。同时,在学生努力取得进步时,教师应该予以充分肯定,激励学生。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也要尽量采用积极的态度,鼓励教育为主。在学生由于学习中遇到困难而产生焦虑情绪时,要及时帮助学生去调节,让学生有信心,有意愿去进一步探索新的知识,而不是丧气止步。在学生彼此互动的过程中,也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可能会有矛盾冲突。教师这时可以及时教导学生换位思考,彼此理解,共同进步。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才更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从而更愿意表述,愿意交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改进教学方式。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影响课堂互动有效性最直接且关键的一个因素。改进教学形式的方法也有很多。结合互动的常见形式在不同课程的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有以下几种比较值得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方式改进方法。
首先,在师生互动中,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做文章,既然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那学生能不能提问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学前预习,无论是疑难性的问题,还是延伸扩展类的问题,都可以“带着问题进课堂”,问老师,问同学,去寻找答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自行得出答案(这也可以作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在学生确有困难的情况下予以解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自主学习的锻炼,也增强他们勇于思考,敢于表达的能力。
其次,在学生个体互动和小组互动中,教师可以用具体情境式教学法,让学生进行浸入式的听说读写练习,任务应该尽可能选材新,种类多,这样会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更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设置冗长而繁多的任务,从容易达到的小目标开始,逐步递进,这样教师易于控制进度和时间,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也容易获得成就感,进而加强学习意愿,加强互动的可能性。另外,任务的分工也很重要。可以让学生轮流承担任务中的各种角色,不要固定,这样可以带给学生新鲜感,能更全神贯注于完成任务,又能让学生互相学习,促进学生的互动能力。
再次,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在各类课程中,都有着极其广泛的信息化手段的使用空间。借助时代的进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尽可能地使用一切可以获得的资源,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泼,更富成效。从提高课堂互动性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英语课程的课堂上,信息化教学手段更可谓是一个得力的工具。正如前文所说,语言类课程中,最被看重,然而又最难以实现的一点,就是“环境”,学生不愿意开口,不愿意表达和讨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身处母语环境中,对于某些学生而言,要开口说外语,需要克服心理上的不适应。另外,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了解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表达。这些对于互动来说都是比较常见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素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以及各种网络学习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的信息积累较为充足的情况下,在进行练习,分享,辩论,总结等活动时,才会有更强烈的表达意愿和探索精神。此外,比起常规教学手段,信息化资源具有时效性,趣味性,多样性的特点,通过课堂互动,学生能够分享自己找到的信息,也能从老师和同学那里大量获取信息,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积累,而这又将不断作用于后续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另外可以利用智慧教室,对学生在角色扮演,工作情境实战演练,个人意见发表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实时录像,打分,让学生反复观看彼此的表现,互相评价,指导,进一步调整。这样不仅可以集思广益,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解决问题,也调动了他们的互动积极性,使他们敢于表达,并善于接受他人意见。
接下来必须注意的是,教师还需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和创新思维。不仅仅是满足于一门课程,一节课让学生“动起来”,而是要让他们从此能够理解互动地重要性,有意识地去参与互动,并且获得创新思维的能力。互动的基础是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互动是人与人之间观点,思维的一个碰撞,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丰富的资料,积累知识,并给学生提供多角度的视角,以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教师在课堂引导性问题上可以多下功夫。比如,如果教师在做引导性提问时,仅仅使用一些选择疑问句或者一般疑问句,学生只需要回答“这个”或者“”那个“,甚至是”或者“不是”。那么这种交流互动也就仅仅延续了这么几秒钟的时间,即使后面教师再补充上一句“为什么?”或者“请举个例子。”学生也往往回答得不尽人意。这是因为,学生在回答第一个简单问题时,就已经关闭了对这个问题继续探讨的意识,只追求一个简单的答案了事。所以,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多采用特殊疑问句,而且除了“哪里”,“谁”,“什么时候”这样比较便于回答的问题外,更应该多问一些有延展性的问题,比如“怎么样”或者“为什么”,刺激学生的思考,让他们的脑筋转动起来,去搜索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思考自己的看法。或者可以给学生一个场景或情境,采用“如果…,会怎么样?”这样的提问方式,更能够便于学生互相之间讨论,也能让学生在与老师交流互动时有更多可以说的内容。
4.改进评价和考核机制。
评价考核方式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直观检测,也是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与否的一个判断标准。比较常见的考核方式是中期测试加上期末测试,再适当结合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最后得出对学生的一个总体评价。使用这个方式,结果比较一目了然,但是由于期中和期末考核的结果往往占大比例,而考试又是学生的个体行为,所以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中,比其互动交流,更情愿埋头苦学,而缺乏互动的动力。因此,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可以逐步转换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让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提问,表达这样的一些环节,使这些课程的课堂互动更加有效。 以上主要指的是成绩的考核。那么,课堂上的评价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在课堂互动时,教师会即时地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点评,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一个良好,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互动能力提高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教师应该以友善,积极的态度去和学生进行沟通。那么,在课堂评价时,教师当然也会采用一些比较正面的词汇去激励学生,例如“很好”或者“不错”,但是,这样的词一开始对学生作用肯定是很大的,然而说多了之后,学生可能会变得比较麻木。因为如果教师仅仅只是这样表达,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做得好,是好在哪里。也有的学生听到老师夸奖自己,就会满足于自己当下的水平,认为已经很不错了,从而放弃继续努力。所以,教师的课堂评价体系应该更加具体,丰富,更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的评价和鼓励不要光停留在表扬上,而是帮助他们去具体分析自己的回答中有哪些创意性的内容,是别人没有想到的,或者哪些知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并感谢学生给课堂带来了新鲜的活力。于此同时,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或者放任自流。恰恰相反,学生有需要批评和指正的地方,如具体知识点上的错误,或者观点上的错误,都需要教师及时指出,告诉他们什么才是正确的,只是在态度上一定要亲切诚恳,不能伤害学生。这样才能更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成长,并且意识到,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是客观,公正的。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互动意愿,并且在课堂互动中不怕犯错,积极思考,学有所得。
5.增强教师个人能力素养。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个人能力和职业素养也直接关系到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和学生一样,教师除了专业知识外,应该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作为英语教师更是如此,因为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师应该时时充电,积极了解语言目标国。除英,美外,还有很多以英语为使用语言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等,也应该是教师探索学习的内容,另外,还要积极了解这些国家的流行文化与时事。只有这样,在教师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时候,才能够有更多的素材和新的想法;而在进行师生互动的时候,也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保持自己的知识面比学生能够想到的要宽,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步调一致,使互动卓有成效。也可以确保教师有能力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錯误。
五、结语
良好的课堂互动是教学的有力保障,尤其在英语课堂中,更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提高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值得长期的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黄雷.浅谈英语课堂互动式对话教学[J].新课程,2014(4).
[2]张欢,吴荣辉,淮艳梅.英语教学历程中互动因素的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1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