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能力观视野下高职家政服务专业教材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伟
[摘 要] 在现代高职教育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得以出现,而家政服务专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专业,并且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中均有所开设。在目前新职业能力观发展的背景下,高职家政服務专业教育中,教材建设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及任务,也是实现高职家政服务专业更好发展的基础,因而家政服务专业教师应当有效实施教材建设,为更好地进行专业教育奠定较理想的基础与支持。
[关 键 词] 新职业能力;家政服务专业;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214-02
随着家政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对家政服务专业人才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并且对其职业能力有着新的要求。在目前新职业能力观念背景下,为了能够使高职家政服务专业教学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关专业教师应当结合新职业能力观念,通过有效途径及措施加强教材建设,从而使家政服务专业教育具有更好的课程基础,能够实现高素质家政人才的更好培养。
一、新职业能力观念概述
(一)新职业能力观念的内涵
对新职业能力观念而言,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内容方面,新职业能力突破具体岗位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及技能限制,属于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包括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及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内容;(2)在应用方面,新职业能力观念下不但注重学生知识及能力方面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实际应用,即这一观念对职业活动中个人品质的作用更加重视;(3)能力训练方面,由以往注重技巧、知识及能力与工作绩效方面训练,逐渐转变为注重态度、价值以及创新与结果方面训练。对职业能力这三个方面的改变而言,其与职业环境动态变化在职业人员发展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相符合,并且也是职业人员对周围环境变化及不确定性较好应对的有效方法。在新职业能力观念中注重技术手段与生产模式的变动,以劳动人员职业流动为着眼点,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其目的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二)高职家政服务专业职能能力方面的要求
在家政服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具备系统性的家政服务专业知识,掌握与家政服务相关各个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家政服务实践操作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能力与较高的素质,能够与高端家政服务管理需求相适应,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高职家政服务专业而言,其核心能力包括家政服务技能与管理能力。由于家政服务的对象主要为家庭单元,而家庭单元中的个体在年龄、性别及文化层次方面均存在差异,因而需要家政服务人才具备多个方面的能力,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实现家政服务质量的提升,满足实际需求。[1,2]
二、高职家政服务专业教材核心要求
随着目前新职业能力观念的不断深入,使传统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因而需要加强各个方面的建设。在职业教育中,教材属于基础与核心,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载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冲击,因而有效加强教材建设显得十分必要。在新职业能力观念背景下,为使家政服务专业教材建设更符合实际需求,应当对以下两个核心要求充分把握。
(一)应当保证教材具有较高格局
在实际教材建设过程中,应当以家政行业的硬性要求及软规划为基础,并且结合全国服务软实力的提升,对教材建设动力、前景及形势进行明确,以知识、能力及素质等三个方面为入手点,对教材知行体系及文化内涵进行确定,对教材建设的战略途径及部署,从科学管理、组织实施及制度控制与多维评价等方面入手进行统筹规划,同时需要在人力、物力及财力等方面为教材建设提供比较理想的支持与保障,从而使教材建设能够得以更好进行,避免投入不足而影响教材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教材视野应当宽广,应当对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即理念创新、内容创新以及组织方式创新与设计形式创新
对理念创新而言,应当创新教材建设理念,融入现代化教学理念,从而使教材建设具有比较理想的理念指导;对内容创新而言,其主要就是更新教材内容,改变以往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持续更新;组织方式创新就是组织专业课程方面,应当实现多样化,涉及家政服务的各个方面内容,从而使学生学习到全面知识,为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提供较好的支持与保障。设计创新就是需要以新型理念进行教材设计,改变传统的教材设计形式,依据学生需求及行业发展情况进行教材设计,使教材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使其更符合实际需求,为教学提供教材支持。[2,3]
三、新职业能力观背景下高职家政服务专业教材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新职业能力观内涵要求构建教材框架
在高职家政服务专业教育教学中,为更好地实现教材建设,使教材建设符合新职业能力要求,应当建设科学合理的思路框架,在框架中以能力为主线,理论知识为能力提供辅助,通过人文知识使能力实现升华,且需要以能力为本位。对这一思路框架而言,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可使能力学习这一主要方向始终得以保证,能够更符合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要求;(2)可使传统教材中以知识为本的落后价值取向得以改变,使其转变成为以能力为本的现代化价值取向;(3)改变以往以理论知识为主、以能力学习为辅的落后编排模式,转变成为以能力学习为主、以理论知识为辅的新型方式;(4)可使职业能力内涵得以升华,可由以往单纯技术能力转变为以技术为基础多种能力融为一体的新型职业能力观念。 (二)基于各个方面对接导向实现教材建设
1.基于专业与产业对象,对高职家政服务专业教材需要面对的群体及教材语言进行要求。由于家政行业属于服务性行业,对家政工作人员,在服务技能以及人文素养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家政服务对象为不同家庭成员,涉及老人、儿童及妇女等一些特殊人群,因而在教材语言方面应当保证简洁及精准,在理论知识阐述方面应确保浅显及简练,比较容易理解,有关操作的描述应当保证逻辑清晰,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实践及掌握。
2.基于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对教材编排模式应当与教学过程及生产过程实现对接。在高职家政服务专业教材建设过程中,对编排模式应当注重其能力本位,应以能力为主、理论为辅,这种教材编排模式可使学生的传统认知得以改变,对与生产过程之间的对接更加注重,可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更好地理解,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及知识更好地进行学习,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奠定较好的基础。
3.基于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对接,对家政服务专业教材内容提出要求。在高职家政服务专业的教材建设过程中,应当保证与相关行业标准之间实现对接,教材内容应当与标准要求相符合,在此基础上与职业及岗位之间实现对接,也就能够使教材建设更加符合实际需求,为更好地开展专业教学提供更理想的支持与保障。
4.基于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对接,需要教材延伸覆盖知识及技术领域。在这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家政服务专业教材,能够获取多种证书。对知识的进一步延伸,教师应当对家政服务有关专业教材进行探索整合,如护理专业及养老护理专业等,从而使知识及能力迁移能够得以较好地实现,可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工作提供更理想的知识储备,使其能力得以提高,促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以提升。
(三)从培训教材及校本教材着手确定教材建设目标
就目前高职院校家政服务专业教育实际情况而言,其仍处于不断发展及创新过程中,为使教材建设得以更好实现,对教材适用性进行更好的检验,可选择校本教材及家政培训教材作为着手点,对教师编写能力进行较好锻炼。在实际教材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鼓励教师在教材编写工作中积极参与,并且需要进入家庭、养老机构及家政培训机构内部,充分实行调研,从而较好地掌握家政服务专业相关知识及技能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家政服务专业知识及能力在适应性及必要性方面进行分析,构建高素质的教师编写队伍,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教材编写,使教材编写能够科学、合理。
(四)基于精品共享课程实现模块化及动态化教材建设
在高职院校家政服务专业教育教学发展中,对专业教材而言,其属于动态化及持续化的一个过程,在教材建设过程中以精品共享课程的构建为目标及引导,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家政服务专业的教材建设更加具有活力。就目前精品课程建设而言,其正在向开放共享方面进行转型,这一点也是专业教材建设方面所面临的重要机遇及挑战。首先,在高职家政服务专业教材建设过程中,应当在理念方面进行改革及创新;其次,在教材建设内容方面,应当保证与精品课程建设相适应,保证在各个方面均符合精品课程建设发展趋势,与之相辅相成;最后,在精品課程建设得以实现的基础上,能够对教材质量进行较好检验,在此基础上能够充分认识到教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而及时进行改进,促使教材建设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为更好地开展专业教学奠定理想的基础,使家政专业教学更符合新职业能力观念的要求。[3,4]
四、结语
随着目前高职教育及家政行业的不断发展,高职家政服务专业教学也得以较快发展,并且在专业教育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在目前新职业能力观背景下,为使家政服务专业教学符合时代趋势及需求,专业教师应当结合新职业能力观念的相关要求及标准,从各个方面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教材建设,从而使专业教材更符合实际教学要求,为专业人才培养奠定较好的基础与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邓朝霞,张学梅.卫生类高职院校开设家政服务专业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5):4-5.
[2]张艳秋.管窥高职家政专业办学现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224.
[3]黄思思.中国高职院校家政服务专业教育发展研究[J].高教学刊,2017(8):186-187.
[4]喻彩霞.浅谈高职家政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40-42.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