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语境下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实践路径研究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支慧
[摘 要] “新工科”建设的新范式、新内涵、新要求,从满足产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角度为新经济形势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结合郑州科技学院“新工科”建设实施体系等方面,探讨和分析“新工科”引领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关 键 词] 新工科;地方高校转型;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8-0070-02
在国家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的引领下,地方本科高校从办学定位、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教育教学模式、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然而,地方高校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历史沿革复杂,转型发展又是一项具有渐进性特征的系统工程,作为转型主体的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新工科”因时而动,应运而生,从理念到行动,深入诠释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新范式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在“新工科”语境下,探索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关联性,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抓手和思想指南。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面临的问题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1]。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相关高校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实践路径,然而,仅从学校中观层面而言,转型发展在具体实施中也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转型共识度不高
学校作为转型发展的建设主体是廓清转型发展认知理念和实践行动的发言人,然而在学校成员中对“转型”“应用型”办学较难达成共识。不少高校在转型发展方面达成的共识仅限于校级领导和学校中层干部,一线普通教师对转型发展的认识程度较低,加之传统教学思维的惯性,对转型政策普遍存在抵触排斥心理,直接影响了学校转型政策的落地实施。
(二)专业特色不明,优势不清
由于对转型发展认识不到位,一些以文科见长的地方高校忽视本身特色和优势,舍本逐末、盲目追求办工科专业,或是通过简单的课程叠加,缺乏系统性建设布局,既影响了传统优势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建设,又无法保证新办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一刀切”式向应用型转型
一些学校的政策制定者将转型发展简单地理解为“就业率”,脱离人才培养规律,改造人才培养方案,对所有专业进行“应用型”转型,强实践课程轻基础理论课程,过分强调“技术技能”,忽略了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本质区别,将会造成人才培养资源上的浪费。
(四)人才培养趋于短视化
部分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忽视自身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功利化倾向,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忽视了人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些问题的产生既反映了学校各类群体对转型政策的认知偏差,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在转型过程中没有科学地处理好学科与专业建设、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专业技术与综合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造成学校转型政策的落地缺乏必要抓手,制约了地方高校的转型进程,导致一些学校的转型流于形式。
二、“新工科”为地方高校转型提供“新”范式
“复旦共识,天大计划,北京指南”明确了新工科建设目标与内容,为新工科建设指明了方向,为转型发展中的地方高校构建了理论框架和行动指南,亟待在“新工科”语境下解析地方高校转型定位及实践路径。
(一)从培养理念来看
新工科之“新”的根本在于经济社会发展总是在推陈出新,要用不断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着眼于培养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快速学习新事物这一核心的能力,培育能够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新工科建设指南明确提出了要更加注重理念引领、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模式创新、更加注重质量保障、更加注重分类发展的“五个更加”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德学兼修,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治意识、生态意识和工程伦理意识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2]。
(二)从师资结构来看
“新工科”背景下,要培养能够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创新能力和学科专业整合能力,对教师理论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应用能力、产业经历以及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与老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加强调交叉融合,动态调整和应用型,“新工科”的要求更加泛化,这就要求教师往往需要具备理论型学者和实践型专家双重身份,既要胜任理论知识教学,又要指导学生开展实践锻炼,一支理论精、能力强、技术硬、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不可或缺。
(三)从知识体系来看
新经济环境下,以信息技术革命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特征的新兴产业迅猛發展,改变了传统产业对人才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要求,更加注重跨越学科的创新能力。总的来说,新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主要可以归纳为四方面能力,即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快速学习能力。要实现这种能力主导型的转变,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体系的重构,“新工科”对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对知识结构多元、能力结构复合、素质结构综合的理念先导,为地方高校科学布局学科专业,合理构建开放性课程体系,形成学科专业集群化、一体化与交叉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设思路。 (四)从培育模式来看
“新工科”倡导的工程技术能力养成具有跨界性,学校单主体的教育模式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先天的缺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必要条件[3]。不少地方高校转型中已然将产教融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然而,当前高校产学合作存在校企雙方积极性冷热不均,校企合作对象点对点、校企合作形式单一、校企合作程度表面化和形式化等难题。“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的供需匹配,地方高校应结合新经济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着力破解制约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瓶颈,有的放矢地建立行业学院、产业学院等人才培养试点,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扭转校企合作单一的外显型合作,向校企行协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拓展。
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实践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工程人才的人文素养
与传统工科人才相比,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应该具备“六个更加”:(1)更加具有家国情怀;(2)更加具备国际视野及交往能力;(3)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4)更加具备工程创造力;(5)更加具备工程领导力;(6)更加具备终身学习能力。郑州科技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设专业导论课程,满足学生对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及应用的需求;设置双学位,实施学分制,开放性、自主选择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坚持能力导向,紧紧围绕实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会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主渠道引领和常态化渗透的教育教学新方法,培育工程人才成长的人文沃土。
(二)立足自身工科优势,紧跟产业转型进行专业布局
学校坚持把自身发展放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去思考,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专家共同组成学科专业建设决策机构,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保证专业调整与产业需求同步,使专业设置切实“服务地方、强调应用、对接产业”。学校创新性地提出“建平台、试验田、全覆盖”的新工科建设“三步走”战略,不断优化专业瞄准产业“新”需求。在现有专业基础上开设“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跨境电子商务”等培养方向,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建设“智能制造”“虚拟现实技术”“智慧供应链”等试点班级,并在3D打印、数字建筑等方向开展探索。同时,设置了物联网、数字媒体技术、大数据等新兴专业,专业存量调整与增量优化同时进行,确保专业调整与产业升级和技术发展同步。
(三)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构建开放式实践平台
新工科理念为地方高校转型提供了开放、融合、创新的视角,提倡建立开放式社会化的工程教育平台,构建“校校、校地、校所、校企、国际”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赢、多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共同体。郑州科技学院积极探索多方协同育人新路径,从联合企业开展订单班、卓越班,到掌握地方发展新动向、结合企业用人新需求,融入企业应用新技术,邀请政府、行业、企业专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体系等进行充分论证。近年来,学校先后与多家行业代表企业联合,共建了面向智能制造装备技术、3D打印技术、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智能制造学院”;面向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信息技术与云计算的“泛IT学院”;面向“一带一路”和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全球供应链&跨境电商学院”,有利地形成教学、师资队伍及社会资源优势共享,助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进程。
(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郑州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工科优势明显的地方本科高校,积极发挥科研人才和技术优势,进行准确的差异化定位,围绕地方企业科技需求和技术革新,搭建平台、准确定位、积极作为,以应用型研究为突破口,主动和地方政府、中小企业建立联系,解决他们的科研难题。近年来,学校已经在省内多家企业开展技术开发合作并设立成果转化基地,申报省级产学研合作项目9项,获批省级产学研合作试点,在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的同时,学校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提高了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陈昌芸,侯长林.地方高校发展转型的涵义及出路: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6(22):72.
[2]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北京指南)[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20-21.
[3]史铭之.技术本科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22):61-66.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