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模式建设探究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卫娜
[摘 要] 网络研修已成为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网络研修社区建设是教师能有效从事网络研修的基础。从网络研修社区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入手,提出网络研修社区建设要遵从针对性、自主性、实践性和多样性原则。提出搭建综合性的网络研修系统平台,提高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社区的积极性,融通“线上和线下”,提高学习效果,完善网络研修社区制度体系,健全网络研修社区绩效评估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研修社区建设。
[关 键 词] 网络研修;社区;模式;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8-0062-02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是指支持教师进行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的网络平台,一般具备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等功能,支持建立不同类型的学习共同体,汇聚与生成研修资源,保障教师开展常態化研修。网络研修社区主要是利用“互联网+”转变教师学习方式,探索开展集中面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新型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满足教师学习需求。
一、网络研修社区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
网络研修社区的形成是对教师的一场学习革命,这种革命将彻底改变以往已经习以为常、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打破原来教师个体单独学习、自主研发的过程,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一个学习社区,形成学习共同体。将很多教师联系在一起,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尊重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创性、独立性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学习,共同研讨,充分发掘社区中每一位教师的潜力、促进人与人交流与合作的崭新的学习方式。同时,对差异较大的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分层引领、分层教研。针对不同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教研内容和教研方法。专家针对不同教师进行分类指导,可以更好地实现专家与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好地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师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由于教育资源在个人之间、学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分布不平衡,教师专业发展必然受制于资源稀缺的限制,特别是最新的科研成果、教学方法、课程的教学设计等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及运用,为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更大程度上实现普惠共享提供了可能。教师通过建立网络研修社区平台可以相互之间共享教学资料,共研教学方法,交流学习心得;也可以通过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与共享系统、慕课、微课等形式接触最优的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三)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
通过网络研修可以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而提升其专业能力。通过搭建网络研修社区平台,可以汇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专业教师。各位教师由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研修这一平台与其他在线的教师相互研讨、相互交流。特别是不同学科之间纵向交流以及同一学科之间的横向交流,能够相互之间形成灵感的触碰,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去看待或者解决问题。网络研修社区中的专家、学者可以及时在线就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参与网络研修可以及时有效阅读到在线专家和学者发表的观点或者文章,体会到专家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与看法,就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进行沟通与合作,提高教师的职业理念和认知水平。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各位教师可以在线交流与互动,教师在专业知识的获取、教学技能的提升等方面有效地得到提高。
二、网络研修社区模式构建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构建网络研修社区模式要具有针对性,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研修目的等。在实施网络研修社区项目之前,应深入调研。制定调查问卷,了解教师进行研修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设定不同的研修主题,针对不同研修内容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入社区。研修主题可以设置集体备课、观课议课、专题研讨、异课同构、课题研究等。这样可以方便教师针对研修内容自主选择主题社区,使教师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二)实践性原则
设计教师研修模式化应立足于教师自身教学工作实践,以真实的教学问题为出发点,合理确定研修课程内容。例如在进行专题研讨时,要精心选择研讨的主题,主体范围不能太大、太难,要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设定主题太大会导致研讨漫无边际,太小又会专注于技术性问题,不易产生共鸣,会使研讨进行不下去。因此,在设定主题时要结合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困惑,能够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三)自主性原则
网络研修社区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的培训平台,在为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更应注重教师自身内在需求。教师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其中包括教师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等。如果教师参与研修的主动性没有充分的发挥,研修网络社区平台就形同虚设。因此,构建教师研修模式,应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同时充分尊重教师个性化研修需求,考虑到教师研修方式、研修课程、研修时间等因素,为教师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参与网络研修社区学习创造条件。
(四)多样性原则
首先,构建网络研修社区要注重研修模块多样性。针对集体备课、观课议课、主题研讨等不同环节设置模块,有利于满足教师的需求。其次,注重教师群体多样性。学科之间、专业之间、层次之间应该兼顾,有利于相互之间灵感的碰撞。最后,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设定研讨内容时,分阶段进行设置,满足不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总之,将教师网络研讨社区平台作为终身教育的实践平台,教师培训、学习的常态化平台,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帮助。 三、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模式构建的基本策略
(一)搭建综合性的网络研修系统平台
网络研修社区平台的建立要以系统化设计思想为指导,以针对性、实践性及多样化为原则,构建网络研修社区模式。在确定研修目的环节,主要针对教师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获得专家指导帮助,进行交流学习,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等。在研修空间的选择上,主要分为资源服务型空间、交互交流型空间、智慧服务型空间等。研修活动具体包括上传和下载资源、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完成研修任务、参与校本研修、进行参与式培训、与他人讨论交流等。通过确定研修目的、选择研修空间、参与研修活动,之后进行反馈、评价和反思。这样能够将教师的学习形成系统化,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检查、反思学习目的,评价学习结果,提高学习效率。
(二)提高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社区的积极性
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定期宣传与指导,使网络研修社区学习模式为大家所熟知。将网络研修社区作为教师培训和学习的主渠道,通过制度等相关政策性因素引导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社区平台,将教师从以往应付差事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另外,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不强是导致其参与网络研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繁琐的操作使教师网络研修举步维艰。因此,在推行网络研修社区模式的过程中,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基本的信息操作培训,为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社区提供技术支撑。
(三)融通“线上和线下”,提高学习效果
“互聯网+教师培训”是教师培训的创新性手段,也在实践层面推动“网络与校本融合”研修模式的应用。即通过学校的教研活动诊断问题,再结合网络研修研讨解决问题,以两者的结合来确保持续、有效的互动讨论和学习。通过线下实践、线上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教师研修网络,并不是教师集体听课的“报告厅”,而是人人学习、人人参与的“演练场”,通过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平台在线交流,总结经验,接受启迪。学校还要线下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在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等,真正做到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的一体化。这样,教师在网上学习的经验、技能能够真正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四)完善网络研修社区制度体系
建立和完善网络研修制度体系能够为网络研修社区的正常运行提供制度保证,也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研修的效率。一方面,要建立惩罚制度,对那些参与研修课不达标或者考核不合格的研修者设立重修补学的机制,同学校的评价体系、激励体系挂钩,让教师明确后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建立网络研修社区激励机制。对那些积极参与并且取得好的成绩和效果的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和嘉奖,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表示对他们的肯定,激发研修者参与网络研修的积极性,提升网络研修的效果。
(五)健全网络研修社区绩效评估体系
对知识学习和使用效果评估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估方法就是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法,简称4R评估法。它主要包括四个评估级别,即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成果评估。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采用上线率、学习率、合格率等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解决研修者在网络研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扫除必要的学习障碍,这样对学员日常的学习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同时还能够增强学员与专家的交流。
网络研修社区模式紧跟“互联网+”的时代要求,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有待于更深层次的继续挖掘、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罗江华.乡村教师参与网络研修:条件、问题及调整策略[J].教育研究,2018(10).
[2]谢宁新.网络研修工作群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才智,2017(9).
[3]康曼.基于网络研修社区的教师研修模式与策略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5.
[4]张超超.支持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网络研修模式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5.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