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导向的高校金融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彭陆军 施金影
[摘 要]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诞生了。大数据技术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高校金融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站在一定的高度适应时代需求,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探讨以大数据为导向的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并提出了合理的措施,希望能够给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提高高校金融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关 键 词] 大数据;金融工程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156-02
众所周知,金融专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金融工程是交叉性的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异军突起,快速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市场变化的形式,提高金融的效率,满足金融风险管理的需求,金融工程诞生了。利用适合的工程化技术解决金融问题,让金融问题能够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包括具体的开发金融产品、进行金融产品的定价设计、交易策略以及做好金融风险管理等。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研究得比较晚,2002年才开始设立金融工程的本科专业,现在这一专业仍然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对我们国家的高校来说,要与时俱进,作出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做好改革,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对金融专业来说,要和社会接轨,培养出创新型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任重而道远。现在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而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出现的大数据,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毋庸置疑,现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了。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得到信息的速度变得更快了,而且人们能够利用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得到数据信息,大数据时代对金融工程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怎样面对大数据背景,做好教学改革,抓住新时期的机遇,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充分利用大数据去甄别更多信息是现在高校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状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高校从2002年开始招收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从现在来看金融工程专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教学体系。文章主要从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学的实践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对学生的考核机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现在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状况。
(一)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
在金融领域金融工程是最为复杂,也是最高精尖的。这一学科中包含了很多知识,既有数学相关的知识,又有金融和经济学相关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安排教学内容,解决现在金融领域出现的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非常重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的教学过程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课程设置有待完善,基础学科并不配套。有些学校以金融经济学以及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课程为主要课程,而在教学过程中缺少相关的实训课程,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有些院校在招生过程中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做好统筹规划,在课程设置上面,教学大纲不是很完善,没有开设对整个金融工程起到支撑性的学科,诸如固定收益证券以及随机过程等。这样,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框架体系。另外,有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对数理专业以及经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模糊不清,金融工程是多个学科的交叉专业,不只有普通的金融理论课程,还有一些数理推导过程,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要求比较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概率统计以及高等数学等科目的教学,而忽视了给学生讲解金融背景知识。如此一来,学校的教学并没有和现在的金融热点结合起来,而有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对期權期货等衍生品的推导过程讲得不合时宜,不是繁冗复杂,就是一带而过,并没有把那些抽象的内容给学生具体化,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没有深刻的理解。
(二)实践教学的环节没有贯彻落实
对金融专业来说,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所以要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改进工程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调查中发现只有少数院校开设了实用性的课程,由于我们国家金融实验教学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所以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还不能够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没有充分推广案例分析法,学生的知识仅仅是停留在课本上,并没有活学活用,学生遇到实际问题,也不知道如何下手。
(三)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把学生当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气氛非常凝重,教师和学生没有有效的互动,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然这和当今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并不相符合。另外,在对金融专业学生考核的过程中,考核机制比较单一,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课程并取得学分。在这种情况下,期末考试是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显然这样的评价机制和现在我们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
二、大数据时代,金融工程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挑战
(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现在有些学校的金融工程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教育体系,又受到了大数据的冲击,各个院校都面对挑战,做好教学改革,在大数据背景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要和大数据知识结合在一起。但是一些院校并没有认识到大数据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还没有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把大数据作为金融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课,并没有在一定的高度认识到大数据的内涵。另外有些学校盲目跟风,对大数据相关知识的教学有些夸张,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和大数据相关的课程,开设了很多大数据的课程,忽视了金融专业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不利于学生金融方向的成长。 (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有些学校在设置金融课程体系时,结构设置不太合理,金融工程必修科目很多,但是涉及到大数据的课程却比较少,这样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比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对学生因材施教。如此一来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不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大数据背景下需要怎样来教学,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比较单一,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教学。
三、大数据时代,金融工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大数据时代高校在金融专业教学过程中也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大数据在整个金融领域的应用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的金融以及实际工作的需求进行整合,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关于大数据以及现代化智能金融课程,并且使用具体的案例,加强学生对此类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在大数据金融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翻转课堂,并且使用微课来教学,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对金融相关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入案例教学等,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创新,使用在线课堂,让学生认识到大数据和金融知识的关联性。利用大型的开放式网络课程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不断优化课程设置
大数据背景下,学校为了有效提升金融工程教学的质量,一定要不断完善相应的基础学科,比如说,教师要设计和大数据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改进现在大数据背景下金融课程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给学生搭建相应的框架,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把数学逻辑知识以及经济统计知识有效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真正把大数据和金融工程结合起来,深化到金融工程课程体系改革中。
(二)不断深化教学实践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加快实验室的建设,改变教师的教学手段,站在社会需求的角度,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型金融专业人才,利用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三)实施翻转课堂
在金融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在大数据背景下对金融专业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组队讨论一些金融热点问题,养成关注财经新闻的良好习惯,养成严谨的经济思维。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提升动手能力,切实把理论知识用于解决金融问题。
大数据背景下对金融專业来说,学校也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专业性人才。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认识现代社会以及时代的变化,修改自己的教学大纲,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的内容。同时也要注意和外校进行定期的交流和研讨,吸取经验教训。在对学生考核的过程中要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在对学生考核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大数据背景对金融工程专业的教学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让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大数据时代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立足于现实做好大数据时代的教学改革,与时俱进,培养创新型人才,把大数据和金融知识结合起来,让大数据为金融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千里,李倩.金融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104-105.
[2]肖义平.大数据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6(1):67-68.
[3]陈庭强.金融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49):114-115.
[4]陶琳瑶.我国高校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对外经贸,2016(10):144-145.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36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