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研究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军 李浩然 彭琼
[摘 要] 步入新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技术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行业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逐步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高职院校也进行了不断改革和创新,逐步引入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但逐步推进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策略,希望可以对正处于推行信息化管理的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助力。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060-02
信息技术发展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冲击,各行业都在积极地进行信息化管理和实施方法的引入,也在积极地解决引入信息化带来的问题,关注点聚焦到高职院校对信息化管理的推行,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处在推行信息化管理的初始阶段,信息化管理为高职院校带来了大数据支持,使原先人力难以统计的大量数据以直观易于管理的方式呈现在面前,便于高职院校进行统计和安排相关事项,与此同时,面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信息化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丰富的管理和解决办法,高校管理人员面对管理问题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支持很快地得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对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控制,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在减少人力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加快工作的处理速度,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的发展。但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好处,在高职院校推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了与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1]。
一、中国高职院校推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现阶段,大部分的该职院校的主要工作是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高职院校推行信息化教学管理,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是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过程中,信息化教学管理带来了更大的管理力度,提高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真正为高职院校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的发展上,通过分析整个高职院校的管理过程,结合新的教学理念,确定新的改革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同样为其发展带来了稳定性,各个环节的效率提高,同时参考走在发展前沿的实施者的宝贵经验,真正实现了高职院校稳步高效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推行所出现的问题
(一)高层领导的认识不够
这样就导致不能有效地重视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的推行工作。部分高职院校的领导存在对传统的管理模式的依赖和对新事物的了解不够深入等问题,对新兴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不够信任,甚至采取消极的推行态度。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推行得不到足够的资金和充足的人力投入,资源不充足情况下,信息化管理模式不能体现其具体的优势,长此以往,便印证了高层眼中的不正确的认知,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的推行人员面对严峻的环境,难以做到有力推广[2]。
(二)实施队伍不具备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这是新生事物发展的通病,面对新生事物,从事传统模式的工作人员工不愿接触新鲜事物,也不愿學习自己不熟悉的专业知识,同时,面对尚未完全开发的新领域,很难找到对口的专业人才。在推行的压力下,管理人员往往会为了加快速度临时成立实施团队,这样的团队水平参差不齐,缺少最基础阶段的技术素质和规范的管理模式,直接导致初期遇到的问题比真正解决的问题还要多,早期的人才投入和不健全的管理很难在后期得到有效解决,导致信息化管理模式可能还达不到传统的管理模式的效率,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变成了噱头和表面功夫,真正的管理工作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包装下还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推行,反而增加额外的资源投入和处理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3]。
三、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推行的改革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将信息化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面对领导阶级思维固化的情况,应积极对信息化的概念进行有效灌输,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到现代高职院校的管理教学活动中,将信息化作为主导,要想真正将信息化在管理教学中有效地推行,需要领导者转变固有思维,积极接受新时代下数字技术对传统技术的改革,认识到信息化是对传统的模式改进,将为管理工作带来更高的效率,高职院校领导要转变思维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和其他新的思维和方法,将信息化作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转变自己的固有思维,向高职相关管理人员推行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将工作的领导思想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技术的革新,保证相关管理人员认识到信息化是时代的选择,是科学发展带来的时代选择,推行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可以让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有着更高的效率,为院校带来更好的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推行,要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细化分工,保证各项工作有着确实的执行人,分工进行详细的划分,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每个人各司其职,避免工作之间产生不必要的交集,相互推卸工作的情况,可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明确细化的分工可以对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各项工作都有着相应的负责人,工作拥有一定的透明性,对工作的进展和工作上错误的追责可以落实到具体的个人。高职进行学校管理制度设立时可以根据四个方面进行确立,第一个方面是学籍的管理,这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核心,对学生的相关管理都离不开学生的学籍,这是针对学生的管理。第二个方面便是另一个主要的教学参与者:教师。第三个方面是对考试的相应管理,考试作为学校考查学生主要的工作之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要对考试过程进行更有效的监管,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是围绕考试成绩的工作健康开展的前提,没有有效的考试数据,对其进行的相关分析,进行的改革创新都将变为空谈。第四个方面是监督管理方面,为了确保工作有效地开展,有效的监管必不可少,谁都不能保证工作的百分之百正确,有效的监管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会出现错误的累积和由错误引起的工作[4]。
(三)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凝聚力
对任何新领域工作的开辟,都存在着对口人才的短缺问题,在专业人员相对较少的环境下,对高职信息化管理的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胜任学习型的工作,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还应具有充足的实践经验。缺乏实践经验,便是纸上谈兵,不能适应真正的工作,对工作缺乏整体性的认知,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想的太过简单,不能够全面地协调工作,为工作埋下了不安全因素。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要求教学管理队伍有合作意识,有团队凝聚力,“孤木不成林”,不管一个团队中每个人具有多强的个人能力,缺乏合作意识,不能很好的合作,都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人员之间的不配合,甚至相互牵绊,给工作带来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很容易摧毁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团队,造成人员流失,合作之间的恶性竞争给工作埋下隐患,阻碍工作正常进行。
综上,科技的脚步不断推进,信息化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率、更好的发展前景。高职院校也应顺应时代发展,根据自身的特色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进而实现教学管理工作更高效地执行。
参考文献:
[1]吴风波.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科技视界,2018(26):115-116.
[2]王志民.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112-113.
[3]向云晴,邱议稼.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15):411.
[4]肖伟东.信息化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8):197-198.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3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