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命教育的传统文化追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凸显了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使得生命教育成为一个突出探讨的主题。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教育的思想,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和实践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应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尊重珍惜生命;促使学生挖掘生命潜能,注重人格陶冶升华。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文化 珍爱生命
中图分类号:B083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青少年轻生事件屡屡发生。一个个年轻生命的逝去让我们不得不正视生命教育这一话题,让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关生命的思想无疑为现代生命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石。
1中国生命教育的现状
生命的起源与意义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断追寻探索的主题。生命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4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出版《生命的实相》一书,第一次提出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加州创建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1979年澳大利亚悉尼成立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旨在让孩子们远离毒品、暴力与艾滋病,该机构目前是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GO)中的一员,已成为一个正式的国际性机构(Lif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我国台湾从1998年所有国中实施生命教育,2000年成立专门生命教育委員会,整个教育体系吸纳了生命教育的理念。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刚刚引进生命教育。2004年开始,上海、湖南等地具体实施生命教育教学实践,把生命教育的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课堂。由于我国忌讳死亡的传统文化,目前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并不太多。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凸显了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问,导致生命教育在现时代成为一个突出的值得探讨的主题。工业化技术时代,科学技术让人在追逐财富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异化。而具体到青少年身上过度关注学校学习,造成其某些行为的偏差。青少年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自暴自弃、离家出走,甚至犯罪轻生等。他们无力接受挫折,无法理解生命的存在及其意义,不尊重别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我国传统观念中生命教育缺失,存在有盲点,人们与青少年谈理想、谈未来,却很少谈生死,导致青少年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极端害怕和恐惧,面临死亡不知所措,使许多本可避免的悲剧不断发生。现时代我国许多学校以服务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为目标,学科专业和课程设计忽视学生自身生命和个人价值,忽略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忽略生命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导致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意识和想象,扼杀学生的活力,对生命淡漠和否定。而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享受生活,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
2中国生命教育的传统文化追寻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思想,以人生命的长久和安宁为价值。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教育思想的源流,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和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生命的认知。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生命源于天地,“天地合而万物兴焉。” 儒家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儒家认为生则有死,无法阻挡,“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如复言七日来复,其间元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反,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道家认为生命乃宇宙自然之化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是各种生命运动的最终归宿。道家强调生死顺其自然,“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无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庄子认为,“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道家主张遵循天道,顺应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和庄子对于生死持超然的态度,认为“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佛教以“缘起论”为基本生命观,以十二“缘生法”作为流转过程的诠释,认为人的生、老、病、死是生命自然的轮替。生命体现为因缘生、缘生、缘成、缘起的前因后果,相续相连的过程。“有此则有彼,此生则彼生;无此则无彼,此灭则彼灭”。
(2)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早在父系氏族时期,上古帝王舜就明确肯定生命是普天之下最为宝贵的。《十问》指出:“尧问于舜日:‘天下孰最贵?’舜日:‘生最贵。’儒家认为人是天地万物中最为珍贵的,“天地之性(生),人为贵。”“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周敦颐提出人是世间万物中“最灵者”,他说:“(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儒家“贵生”,主张珍视生命,重视现世,在生死问题上重生而讳死。而珍爱生命是从最基本的孝道开始的,“人为天之贵,孝为人之最”。儒家注重“保身”为先,身体是父母遗传给自己的最大的命业,不能擅自毁伤。儒家对待死亡主张慎重和敬畏,教育人们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反对任何自杀自伤行为。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是自然界中最崇高的存在,应该贵己重生,轻物重生。“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庄子反对自杀,主张人应努力活够自然赋予的生命时限。佛教珍视人的生命,将人的珍贵比做,“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 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暂复人身,甚难于彼。” 要求人们珍惜此身,修学善法、求证解脱。在没有求得解脱、真正出离的时候,不能自暴自弃,自残生命。提倡人们以一颗平常心寻找生命的本质,体会生命的充实和幸福,感受和顿悟人生。
(3)生命的价值。儒家追求一种理想的生命境界,“天人合一”,“知天乐命”,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价值怀着达观快乐的情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儒家主张爱别人约束自己,遵守各种社会规范,其核心就是“仁”,明确提出 “仁者爱人”,并要 “克己复礼”,并进一步发展为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乐天知命”。儒家更加追求生命的不朽和超越,主张修身立性,实现死后精神的永生,倡导“立德”、“立功”、 “成仁”。用“杀身成仁”来处理死生的矛盾,认为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是“德”和“义”。道家强调“自然无为”,注重生命价值,崇尚生命的个性和自由,重身轻物,淡泊名利。老子认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庄子看重心灵的质朴自然和逍遥自在,追求生命的自由,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为物所累,享受心灵的宁静,认为所有功名利禄的荣耀与富贵都如过往眼烟云,“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老子珍惜自身的价值和尊严,拿财富名利与人的生命相对照,教人自重自爱不贪图虚荣。“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足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也就是说,即使贵为天子的王位也不能和生命的珍贵相比。道家认为人的精神生命可以超越时空,万古长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万物之间平等,一切生命都平等。佛教最基本戒律“五戒”中第一戒就是不杀生,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体都不能杀害,而且把杀生作为“十恶”之首。因此佛教宣扬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 3融合传统文化,加强生命教育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尊重珍惜生命。生命教育的内容,包含珍惜有形的生命和无形的生命两个方面。有形的生命是人生理上的生命,是无形生命的载体。而传统观念中重生忌死的传统文化,对死亡长期淡化,自我的个体性、独立性、主体性严重被忽视。生命教育应该改变传统观念,理性审视生命。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真实的、客观的、不可避免的。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的有限性,鼓励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学会欣赏和感受生命之美,坦然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苦难,感受生命的伟大和人生的真谛。让学生知道死亡是自然规律。
(2)促使学生挖掘生命潜能,注重人格陶冶升华。人的生命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有形的生命中,更多地体现在无形的生活中。生命教育应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引导他们积极创造生命价值,自觉认识和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在生命中自我确证和自我完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的生命哲学,对生命的认知、生命价值的认识不同,生命思想的教育表现也有差异。但当他们超越现实物质生命的时候,都注意到了人的生命的超越性、精神性,主张淡然名利,脚踏实地,刚柔相济,顺乎自然,平衡心态,把人的生物性提升到社会性、精神性的超越,强调人的道德、精神、灵魂方面的人格陶冶与升华。在物欲横流、价值观和生命观扭曲的今天,對于防治学生因为经受不住诱惑误入歧途,追求金钱和虚名不惜以生命为赌注,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孔丘.论语[M].陈典译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2] (宋)朱熹.近思录[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3] 饶尚宽译.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5.
[4] 冯学成.禅说庄子:大宗师[M].东方出版社,2016.
[5] 顾迁注.孝经[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
[6] 胡平生,张萌.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7.
[7] 史幼波.新儒学的开山之作[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6.
[8] 释印顺.杂阿含经论会编[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9] 陆玖译.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8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