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翻译课程是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翻译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就业前景。本论文首先分析了目前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翻译教学管理模式比较落后、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学生翻译实践不足等问题。还探讨了构建“互联网+”翻译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基于“互联网+”的英语专业翻转课堂翻译课程体系。
关键词:翻译课程;教学管理模式;“互联网+”
doi:10.1608 3/j.cnki.16 71-15 80.2019.09.021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9-0086-04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英语翻译市场日益繁荣,翻译人才缺口较大。目前,传统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模式相对落后,亟待构建与市场和时代相接轨的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管理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对各领域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长足的影响,我国也相应提出了“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即支持以互联网为基础和纽带的各个行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为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授课模式带来了彻底的变革。
一、英语专业翻译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球政治、经济、科技交流日益密切,各行业对合格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可以胜任翻译工作的人才;但另一方面,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市场不断对英语专业毕业生亮红牌。供需之间的矛盾突出,可见,虽然市场需求巨大,但实际上大量英语专业毕业生无法胜任翻译工作,英语专业翻译教学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问题:
(一)教学管理模式落后
翻译课程主要采取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进行。讲授流程主要是教师课上传授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然后根据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翻译练习,最后课上教师对照标准译文、进行讲解。翻译课程往往与精读、语法和写作课程差异不大,没有充分体现翻译课的课程特色。教师依然会大量讲授词语的用法、句型的导人和语法纠错,没有彰显翻译课程的特色。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推进,主要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传统填鸭式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目前,在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多是伴随数码科技和互联网科技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于学习的要求与以往的学生大为不同。黑板、粉笔和简单的PPT式的教学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课下,他们已经习惯于利用他们熟悉的网络和社交媒体进行学习。課上,他们也不满足于单纯地做知识的接受者,他们渴望与老师互动,渴望参与课堂,渴望与同学交流。
另外,翻译课时有限,英语专业口笔译课程往往是一周一节(2学时),而翻译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比较丰富,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翻译历史,而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翻译,学生既需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以及各种特定表达的积累,又需要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学生的译作还需要有老师的点拨和指导。以上种种缺一不可,如此繁重的教学和学习任务,单纯依靠每周两学时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同时,翻译课教师的个人精力毕竟有限,单纯依靠任课老师的一己之力,也往往无法取得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可是目前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并没有充分利用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也没有充分发起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翻译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亟待改变。
(二)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翻译课程往往选取某一部教材进行讲授,练习一般也围绕教材进行。传统翻译教材内容相对陈旧。目前市场上的经典翻译教材,普遍存在内容较为陈旧的问题,翻译案例与目前的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热点话题脱轨,距离学生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事物较远,无法真正激发其学习热情。另外,很多英语专业学生会参加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该考试是由国家人事部举办的翻译证书考试,是国内最为权威的资格证书考试,广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可。但该考试的题材很多都出自目前社会的热点话题,目前的英语专业翻译教材与权威翻译考试脱节,英语专业学生完成翻译课程的学习之后,无法顺利地通过相应级别的翻译证书考试,也就是说现有的翻译教学内容无法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的题材往往集中于文学类尤其是散文的翻译,或者不区分文体进行教学,总体讲授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学生表面上掌握了基本的翻译方法,通过了学校的翻译课程考试,但在实际的翻译工作和实践中,遇到专业性较强的翻译文本,常常会手足无措。不同领域的翻译任务,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储备、语言知识储备的要求都不尽相同,甚至差距较大。如果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没有接触,并进行系统的学习,那么在翻译工作实践中就会遇到较大的障碍,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
另外,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往往是大班授课,受到课时和现实教学环境的限制,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向相同,学生无法根据自身特点、优势和喜好选择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并没有在某一领域进行纵深学习的选择,结果就是毕业生没有在相关领域进行翻译的特长,在就业领域优势不够明显,无法真正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总体来说,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讲授题材不够多样、教学案例即时性和真实度不高,讲授内容不够深入,百科知识导人匮乏,无法满足市场对翻译人才的要求,因其与市场需求脱节,自然也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翻译实践匮乏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语言学习、翻译理论知识学习无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翻译技能。目前,翻译课程缺乏实践内容的导入,也没有专门的课程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真正的翻译工作,对翻译的真实工作环境不了解、不熟悉。翻译课教师多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背景,往往没有专门的翻译工作经历,这样就无法把真正的翻译工作场景在翻译课堂上还原。 教学设施方面,许多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多选择在普通教室、或者多媒体教室授课,受客观条件限制,学校往往没有专门的翻译课机房,也没有相应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CAT,TRADOS等翻译软件),学生自然也就无从接触相关翻译T具。缺乏实践机会,再加上学校硬件条件限制,许多英语专业毕业生不了解翻译工作的具体流程、要求以及行业规范。而目前的翻译公司,多采用机器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工作,由机器计算翻译数量,译员多借助翻译软件进行初次翻译、工作分配、术语查找,每位译员还会建立富有個性化的翻译语料库。机器辅助翻译已经渗透到翻译工作的每个环节。因此学生在毕业之后,尽管学习过大量的翻译理论,也接受过翻译课程的训练,但如果只知道依靠词典进行简单的翻译,可想而知,必然无法胜任翻译工作。
二、“互联网+”翻译教学的必要性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全球经济、政治、教育快速联通,“互联网+”目前已经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互联网+”时代特点是信息的普遍化和移动化,其行动计划是促进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型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唐智芳)。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智能终端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进行信息的快速传递与沟通。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共同作用,刷新了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以及处理知识和信息的手段和能力,也改变了学习者学习知识的方式,“互联网+”的时代一方面对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巨大的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领域,将“互联网+”与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进行有机融合是契合时代发展方向的,也是提高翻译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起源于美国名校的慕课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学习的课程,也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聆听来自国际名校的大师指导,将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可能地实现了共享。中国名校对于这一教育形式反馈良好,许多高校如清华大学也积极同应,开展了白己的慕课平台,并根据我国的自身特点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慕课可以较好地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选择优质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另外,各高校也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制作有特色的优质翻译慕课,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除了慕课之外,授课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需要独立制作微课。相对于慕课,微课制作成本小、课程形式比较灵活、易于操作。微课通常将课程设置在10~15分钟以内,教师完成一个独立知识点的讲解,微课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学生可以选择方便的时间进行学习。慕课实现了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微课则带来了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模式。所以,基于“互联网+”的翻译教学活动有利于翻译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必要将其引入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活动中来。
另外,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飞速发展,可以极大地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翻译效率。“翻译记忆库、术语库和流程管理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核心。(唐智芳)”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辅助翻译平台是翻译发展的必然路径,具有智能化、开放化的特征,未来语言服务的形式为“互联网+”翻译,基于此,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也应该是“互联网+”翻译教学。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校园学习并适应未来翻译工作的模式。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只有抓住这次教育改革的机会,才能实现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大飞跃。
三、“互联网+”翻转式的翻译教学管理模式
传统翻译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将教学局限于课堂,受时间、空间限制,信息传输的数量和质量都相应受到影响,相对来说,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灵活、方便,信息量更大。
实力比较强大的院校,可以自己制作翻译课程的慕课,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可以参考以及使用其他院校的慕课资源,将其引入翻译课程教学。相对来说,微课的制作和使用更加方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录制15分钟以内的短小的微课资源,将相应的翻译理论、技巧、手段和策略在微课中讲解,然后上传至网络平台,课后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和条件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教师也可以规定时间要求学生进行学习,如果有必要,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测试题目,用以检验教学效果。微课可以解决翻译课时少、教学任务重、教学内容庞杂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微课学习更加个性化,学生可自由支配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自由度更大,在这种学习方式之下,学生往往学习愿望更加强烈,学习效果更好。就教师而言,教师将教学延伸到教室之外,摆脱了时空限制,增加了教学容量。同时,精心录制的教学视频可以保存,并为多界学生服务,另外,在后期的使用中,如果教师有新的想法,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增删,微课视频是教师教学生涯的忠实记录。
相比于英语专业其他课程,翻译课程更需要利用互联网进行翻转式教学。翻译课程属于实践输出类课程,一方面,需要相应翻译理论和方法的讲解以及相应题材背景知识的介绍、百科知识的渗透以及相关术语的积累;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学生的译文进行分析、比较。所以现有学时往往无法满足全部教学的需要。而翻译课时毕竟有限,无法同时完成上述全部教学任务。而翻转课堂,可以将翻译理论、背景知识和百科知识的教学在课下以微课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对于相关知识进行考核,如果学生的学习达不到标准要求,可以要求其重新学习,直到达到要求为止。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重点学习的方向,这样,才可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在宝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进行难点的讲解和强调,并对于学生的翻译实践进行分析、讨论、点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资源的提供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评价者,“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自此,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脚手架”(张金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吸取知识、提出问题、提交作业,每一个学习活动都得到了客观的记录。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利用互联网平台,知识得到了高效传递,实现了不受时空限制的自主学习,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翻译实践平台
“互联网+”时代的英语专业教学需要具有整体性和战略性的思维。不仅在教学环节需要重视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在实践环节同样如此。首先,教师需要利用互联网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互联网+”時代强调用户需求,即在人才培养的环节时刻考虑用户的需求,即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需要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
作为英语专业核心培养技能,翻译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英语专业的办学质量。翻译课程侧重实践性,学生在学习期间如果仅仅接受课堂培训、缺乏实际操练,就业之后,将无法适应纷繁复杂的翻译工作。在翻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建立翻译实践平台,提供参与翻译实践的机会。
高校英语专业可以建立翻译社团,并通过公众号的形式进行推广,为社会提供免费公益服务,比如为各类展会、大型活动提供口笔译翻译服务,或者为城市标牌英语提供翻译或者校对工作。目前,许多大型翻译项目都需要众人合作完成,众包翻译是时下广为使用的翻译模式。而翻译社团的翻译活动恰好与众包翻译模式类似。这些社团翻译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自身不足、提高其翻译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翻译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学生的课堂所学应用于社会实践,为社会公益服务,是双赢的做法。
计算机辅助翻译已经被国内翻译公司广泛使用,受软硬件条件限制,大多数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并没有翻译技术方面知识的讲授。不熟悉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架构和工作流程必将严重影响毕业生就业前景和薪资水平。英语专业可以与翻译公司建立联系,请翻译公司为学生进行相关领域的培训,为学生搭建专业的翻译实践平台。翻译公司的实践培训可以侧重于介绍翻译工作的项目管理方法、协同工作方法、互联网资讯检索能力、语料库制作和应用能力以及资料编辑排版工作,这类知识往往在高校课堂上鲜少涉猎,通过此类实践活动,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势必显著提高,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从低水平译者向高水平译者靠拢的转变。
五、结论
大数据时代不断为高等级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翻译教师自身也需要利用互联网平台不断学习翻译技术,为学生搭建翻译实训平台,从而提高翻译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崔艳秋,翻译技术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翻译,2017(02).
[2]曹艺馨互联网大众翻译模式微探:历史、现实、未来[J]中国翻译,2015( 05)
[3]李安娜.“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 04)
[4]唐智芳.“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服务变革[J]中围翻译,2015(04)
[5]王丽丽“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 08)
[6]王少爽直面翻译的数字革命[J].中国翻译,2012( 02).
[7]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5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