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伴随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用地日益紧张,加之人们对于交往活动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无法对人们的基本需求进行满足,当下此类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可对这一情况进行有效缓解。本文对底层架空概念及其发展历史进行说明,对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底层架空;开放空间
前言
通常来讲,人们对于一些宏观层面上的开放空间较为关注,例如:城市商业步行街、公共集中绿地、城市广场等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但实际生活内还有些许常见的公共活动空间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一般单从使用情况来看,此类空间形式因具备便于使用、利于达到和具备独特的空间性质,使用频率也在逐步提高,同时建筑底层架空空间充当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受到人们的广泛追捧。
1底层架空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底层架空式设计,通常是将建筑物底层全部部分或是一部分,除去其必须的围合限定例如窗、墙等,让其变为延续、通亮的空间,常用的空间展示形式为支柱层,有些还是无柱空间面积极大,是一种无围护但含“顶”的空间。通常不用作具体功能,更偏向用于休息设施、绿化等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共活动场所。我国历史建筑中,就已将底层架空设计运用于我国传统民居中,例如:南方地区将吊脚楼及干栏建筑,采用架空手段使其远离地面,其具备的主要特征为:楼上是主体功能层,底层架空的形式使得房间通风更为顺畅、视野更加开阔,十分适用于夏季时间长、多雨潮湿的地区,但此类架空空间多是辅助用房,并不是公共的开放空间。综上,建筑底层架空设计其发展是极为漫长的一个过程,伴随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观念意识的不断提高,架空空间的形式得以不断丰富逐步展现出适应性及广泛性,属于公共开放空间的一个特殊存在。
2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特点分析
底层架空空间起到室内、室外过度的作用,具体特点分析如下:
2.1开放性
通常來讲,市民普遍更喜欢公共空间处于开放形式,同时开放程度越高则越受市民的欢迎。而建筑底层架空空间具备及高的开放程度,同时也是布置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有利途径。例如:广州市规划局办公楼采取底层局部架空的设计形式,给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半公共性的开放空间。香港汇丰银行对于城市两条主道路起到连接作用,因此设计者将建筑底部进行架空设计,市民可在其中自由行走或停留,与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完美融合。有些高层塔楼结合裙楼屋顶从而进行设计,使高层结构转换层采用层高架空,裙楼屋面则是底层架空,这种形式是建筑底层架空极为特殊的一种情况,采用这样的形式可对公共活动区域营造归属感同时私密性更强。现下,在香港高层商住楼中普遍进行应用,近年来在我国沿海城市也有出现过。目前社会呈现信息化发展趋势,建筑底层架空设计十分适用于为城市增添公共开放空间,因此值得在我国各大城市广泛进行应用。
2.2灰空间
灰空间具体指半室外、半室内的空间,具备半开敞、半私密的特征。黑川纪章曾在其所提出的共生理论中对这一过度空间特质进行分析,灰空间的性质在底层架空空间中被充分体现:底层架空设计由于不具备围护结构,因此视野极好,可对室外景观及自然光线进行引入。由因其有顶存在,可进行遮雨、遮阳、营造安全舒适的氛围,防止气候因素的干扰。室外、室内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彼此融合,更多的自然因素走入室内。进行具体设计时,底层架空空间可适当引入水流、绿化,电话亭、座椅等设施,让人虽处于架空空间内,却又像是漫步在大自然环境中,既具备室外怡人的自然环境氛围,又具备室内安全舒适的氛围。同时也是底层架空空间所具备的独特魅力所在,和其他形式的公共活动空间有明显的区别。
2.3地域性
在进行底层架空设计时要对地域环境进行充分考虑。架空设计十分适用于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显著的湿热气候为架空设计创造极为适合的地域条件。底层架空空间预留的阴影空间,不但可对建筑景观层次进行丰富,形成虚实强烈的视觉冲击。还可进行避雨、遮阳,为人民群众提供彼此交流的公共开放式空间。在南方地区使其建筑呈现轻巧、通透的风格,例如:上海三林苑小区。但北方由于处于严寒地带,因此建筑需具备保温节能的使用要求,因此导致架空设计应用受到一定的阻碍。由此表明,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处于室外、室内过度的区间,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具体特殊性体现于,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又具备建筑内部的“私”有空间,既具备室外自然因素的介入,又不缺乏室内安全舒适的氛围,其内部空间是内外互融、公私并存的一种特殊存在。对于架空空间进行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架空空间的尺寸,层高太低,会使人产生压迫感,而层高太高,又会显得过于空旷,缺乏亲切感,通常设为3-4.5米最为合适。此外,设计时要具备环保意识,对于细节部位要着重进行设计,不要仅是杂物堆放或管线集中,而是要营造安全舒适的氛围,给人以亲切感。
3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
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中均可对底层架空空间设计进行应用,但采取的处理方式却不尽相同。首先,居住型建筑,其规模尺寸要根据建筑底部使用功能进行确定,进行界面设计时对于侧面、顶面、底面等各围护界面进行注意,可适当进行绿化的引入,采取错落、隔断的方式来打造丰富的娱乐场所,同时建造设施时充分对儿童、青年、老人等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实际需求进行考虑。其次,商业型建筑,其规模尺寸依照柱廊遮阳情况、框景高度及行走人流量来进行确定,要设置坡道,在高差大的地方设置台阶,对于地面进行铺装从观赏性、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考虑,由于是商业场所,因此需设置供人停留及休息的设施,对于整体外观造型进行美化。最后,教育型建筑,其规模尺寸要根据教育建筑底部使用功能进行确定,对于空间进行分隔将教育空间和运动空间采取绿化的方式进行隔离,此外隔离时要结合学校周围整体环境,引入设施从学生沟通、休闲、学习等方面进行考虑。总之,建筑底层架空设计其目的是营造一种具备场所感的公共场所,方便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目前对于架空建筑进行注重及研究,可能对于人们来讲不过是对于经济以及居住方面的考虑,但从社会角度来看,是一种生态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长远途径。但目前受到固有思维的限制,人们开放意识较为薄弱,通常为了管理方便以及更为安全,常常将城市和建筑用围墙进行隔离,建筑物内部架空空间被归于私有空间,其他人难以进入,从而失去了开放空间的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构成部分,底层架空空间在“私”有建筑中包含“公”有空间,对于建筑进行底层架空设计可以对目前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不足这一情况进行缓解,不单仅是建筑设计的事,更需要人们对固有意识进行转变,相关部门出台引导政策,建筑商具备为城市创造公共开放空间的意识,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城市中的建筑将包含独具特色的架空空间,与城市其他公共空间完美融合,从而形成层次丰富、各司其职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79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