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从悲中来——古典诗词悲壮的凄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翻开中围古代优秀的诗歌典籍,满载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充满了哀腕悲戚。风花雪月并不一定标志着美丽和浪漫,伴随春夏秋冬的季节轮换,国事和家事,不随心如意者十之八九,总可见到摆脱不了的悲壮和凄惨的阴影。而悲愁和忧伤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的感情标志,悲伤的情感文化融入了中国的古典诗歌,促使中国的古典诗歌达到了审美的至高境界。
关键词 古典诗词 伤春悲秋 悲剧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年四季的季节轮换是生活中的常态,伴随着春夏离去,秋冬来临,自然界的景物由茂盛转为萧条,焕起了人们生命中的衰减意识,由自然界春夏季节萌发的勃勃生机转归到秋冬季节万物凋零的残败景象使人联想到生命的盛衰。人们把春暖和秋凉的轮换作为岁月的更替,而非是冬寒和夏暑,春秋季节冷暖变更最易感觉,冬夏温度基本是前一季节温度的延伸,春天与秋天景物的体感和视觉变换比之夏天和冬天更为明显,是从植物的种植萌发到枯落衰败的两个端点,具有骤然变化的特征。春秋季节轮换变更的骤变带来的忧愁感触动激发了古代诗人的敏捷才思和审美诗情,写下了如泣如诉般凄美的古典诗词篇章。
1季节轮换引发的的伤春悲秋
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周期与人的生命过程有着根本的对应关系。身处繁茂的春天,想到春天终将消失,落寂的秋天不远了,今年之物不是去年之物,来年春天的景物也不是如今感受 的景物,人生和自然界一样,一切去而不返,心灵撞击引发了诗人伤春悲秋的悲悯情怀。
《淮南子》“春女悲,秋士哀,知物化矣。”高级动物的人是世间万物之一,把人物化,人的生命周期与自然界的春生秋落的植物同构,有着内在合理的逻辑性,春秋季节的变更触发诗人情绪上的敏感变化,触景伤情。李商隐《暮春独游曲江》“倚叶乍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鲜明地点明了倚叶生时有春恨,荷叶落败时生秋恨的悲凉情绪。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把春秋岁月的更替和她的过往未来悲壮的思国之情相联系。《古诗十九首》“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春天也是旧物丧失的标志,一切都在快速地老化和消逝,弥漫着一片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落寞惆帐的忧愁情绪。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人敏锐地感觉到任何物体最终都将消亡而无力回天,“绿肥红瘦”意味着世间万物都将消逝,不可回复。杜甫《曲汇二首》“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暮春让人感觉到春天即将逝去,繁荣不再。晏殊《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天空漂飞的杨柳败絮暗示着春天快速地流逝。总之,生命无常而短暂,青春活力与年老枯衰如同美妙春光与衰败秋景一样,是一组凄美的互映组合。季节变更轮换的常态预示着生命的无可挽回,生命的物化让人瞬间体验到人生苦短。
2忧国忧民的贤人失志
途屡遭贬谪经历坎坷的诗人面对春秋风景的骤然变化,不禁以景喻情,借着伤春悲秋的诗情抒发自己人生不得意和孤独处境的悲伤情绪,留下了优美的传世杰作。其中饱含了満满的对当朝权位者失望和对百姓疾苦同情的忧患情绪,怀才不遇不能建功立业,满腹的不得志和悲天悯人倾诉在短短的诗篇之中。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倾诉了内心壮志空付东流。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概括了其一生的困苦和悲壮。杜牧的《登乐游原》“看取汉家和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悲秋是诗人叹息自身才干再也无处发挥,空有忧国忧民的一腔悲情。李山甫《上元怀古二首》之一“试问繁华何处去,雨苔烟草古城秋”是诗人表达生不逢时,英雄无用处,空怀凌云志一腔悲愤的真情流露。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也是悲秋的写照。
3离别、思乡的离情别绪
春秋季节的变更不仅是植物由茂盛转为萧条,也是古代人们离乡外出和远行归来的季节变化, 古代的交通居住条件水平低下,人们都是在温度暖和的春天远远地出外劳作,在寒气来临的秋天归乡,春天的辞行,远离故乡亲人的思乡之情,也和春秋季节的变更有了密切的联系,让诗人笔下诗篇中的怀乡情绪缠绵悱恻,萦绕于心。
王昌龄的《闺怨》:“闰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面对窗外柳色青青的满园春色,本可欢快踏青,自己却孓然一人,孤苦凄凉,后悔让丈夫当官出远门。反衬于室外的明媚春色的是独自品尝凄凉的孤独和失意。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或春苔之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断肠,百感凄恻。”春天离別时的伤感情绪和离别后持续的断肠思念之感跃然纸上。又:“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不只是感叹美妙春光短暂,行将流逝,而且还是浓浓的春天送友的离别伤感。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王维《送元二使征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澜州行营》“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为春天送亲别友的离家季节渲染出浓墨重彩的凄惨情绪。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尽了在秋天的节日里,异乡人的思念之情。李商隐《夜雨奇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秋天的雨也激起诗人浓浓的思归情结。张籍《献恩》“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天的风也让诗人产生思家念想,一封家书情意浓厚。赵嘏《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秋天的雁子也能引起诗人对故乡家人的思念之情。李白《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阕,微霜凄凄簟色寒。”秋天虫鸟的啼鸣也能引发诗人的的相思之情。而王绩《野塑》“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则把秋天和黄昏联系在一起,由落日黄昏时的空寂联想到秋天的萧瑟,身体感觉上的凉意转换到心理感觉上的悲秋。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秋天黄色的落叶纷飞,催发诗人的思乡之情。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秋风中的落叶都是触发诗人思念老友的媒介。盂郊《古怨别》“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秋天季节漂飞的落叶加重出门在外的人思归念想。张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术寄莫飞霜。”生动地描述了担忧家人受到秋凉侵袭要赶紧寄出御寒衣物的深情厚意。吕温《闻砧有感》“秋月三五夜,砧声满长安。幽人感中怀,静听泪浊澜。”秋天惯常的敲击衣服的捣衣砧声却让人听得泪流满面,魂牵梦绕,充满了思念家人的幽幽之情。 春秋季节的别离故乡、思念家人朋友的幽乡怀人之情在诗人笔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千古不朽之作。
4盛世不再的懷古伤今
崇尚古代的伤今怀古之心在古典诗歌中有着大量的描写。柳宗元的《与杨京兆凭书》:“凡人可以言古,不可以言今。桓谭亦云,容貌不能动人,安肯传其书?诚使博如庄周,哀如屈原,奥如孟轲,壮如李斯,峻如马迁,富如相如,明如贾谊,专如杨雄,犹为今之人,则世之高者至少矣。”由此观之,古人未始不薄于当世,而荣于后世也。列举了那么多著名的古代人物,表明了诗人对古人的崇尚,奉之为他们那代人的楷模和心中的偶象,也成为文人仕士怀才不遇的精神寄托。伤今怀古也往往与伤春悲秋相联系。既往得意的盛况如同美好的春天景物已成过往,不再回复,当下的狐独窘况和将来的凄残晚景如同落寞荒凉的秋景,悲苦不堪的结局已成定论。
欧阳修《秋声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戳也,物过盛而当杀。”国家的衰亡如同秋天的凋零是周而复始必然要来到的结果,就象天意不可违背,不可逆转。这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悲剧烙印。五元衡《登阖闾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感叹盛世已经过去不再回复,黄鹂只是在白白空鸣,毫无用处。伤春的悲情一览无余。《礼记·乡饮酒义》“秋之为言,愁也。”秋天成为悲愁的代言。诗人的悲伤情结更多的是秋天的萧瑟联系在一起。秋天的风凉意阵阵,秋天的景一片枯萎,春天的消失也意味着人生的美景不再,曾经的茂繁变得凋零。《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秋色的凄凉彰显出人生的不可回复,一切都是一去不复返。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做客”,他一生的酸楚犹如凄残的秋天,过往的旧忆昭示着生命的美好意愿皆随风飘散。屈原《九歌》“朝餐木兰之坠露兮,夕饮秋菊之落英”表明了诗人对稍纵即逝的人间美物的赞美和感叹。陆机《文论》“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心。心颤颤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常态的一年四季季节轮换让诗人感觉到时光飞逝和生命短暂,从而形成了汹涌磅礴的宏大诗意情怀。
5结语
伤春悲秋的情感蕴含深意,既包含着对春秋季节轮换变更旧景消失的留恋,也饱含了文人仕士留恋故土、怀才不遇和忧国忧民的伤今怀古情结。这些伤感写就的诗篇是诗人真情实感的悲情流露,诗人感叹盛世不再的悲壮激情为后世留下了凝炼的感人至深的精美绝作。真所谓美从悲中来,自然景物的轮回和生命过程的不堪回首,拷问历练了诗人的灵魂,凤凰涅槃再生,放下了所有个人和社会的苦难,笑看世间凄凉,最后成就了不朽绝美的悲剧诗作,真正地化腐朽为神奇。
参考文献
[1] 乔瑞雪.试论中国古典诗词中乡愁的美学价值[J].黑龙江:成人教育,2011(07):90-91.
[2] 刘畅.春秋意识与传统诗词[J].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44-50.
[3] 杨相英.美从悲中来——谈中国古典诗词的悲剧心理[J].云南:保山学院学报,2010(01):37-39.
[4] 余德.儒家理想与中国士人的悲秋情怀[J].黑龙江:黑龙江史志,2010(15):25-26.
[5] 师满元.《闺怨》、《望江南》的心理描写[J].河南:科技文汇育,2007(03):1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8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