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作者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与此同时与体育运动的特点相结合,提出了几点在体育教学中训练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希望通过研究出的策略可以推动高校學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体育学 心理素质 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是培育学生,使学生成长的地方,同时也有着培育出在社会上不同领域发光发热的杰出人才的作用。在高校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当中,心理素质的锻炼与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育当中有着很重要的一个地位。在体育教学中对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有着实际意义。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行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让学生懂得更加勇敢,能够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帮助学生完善品质。这都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1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让人们的生活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问题也更加注重,对心理方面的健康也关注的越来越多。现在的人们要想在社会工作中展现出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需要在背后对自己的心理素质进行不断的磨练,更要对专业所学技能掌握熟练,同时也要拥有丰富的知识,拥有较高等级的知识水平。另外,也需要良好的个人素质,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力以及茂盛的创造力和远大的抱负,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立足,与社会的进步相契合。加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是希望人民总体的素质可以得到提高,这一步是人类成长道路上不许经历的一个关卡。学校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教育学生使其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同时也是培养社会栋梁,为社会进步以及发展提供有能力的人才的地方。所以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点便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情况。在体育教学当中研究如何锻炼学生的心里素质,如何使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成长是有必要的。人们的整体素质是由人们群众的文化素质以及心理素质这两点组成,而这两者中有着发动机作用的便是心里素质,它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是促进社会文化素质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社会文化素质的进步有着关键性的效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让学生们能够在实际中感受到心理教育的成果,缔造学生坚韧不屈的品格以及勇敢面对困难的优良品质。在当前学校环境中很多学生都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性格自卑孤僻,不与人来往;厌恶学习,厌恶自己,一旦有点什么不好的情况就自暴自弃的现象。还有许多学生有着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并且因为心理问题而造成犯罪,自杀等情况的出现。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加以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2高校体育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具体开展措施
  2.1拼搏奋斗,坚持不懈的心理素质培养
  许多学生在家里都有被父母和家长溺爱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在面临未知的挑战时都会有不敢轻易尝试,畏缩不敢面对挑战等表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马拉松比赛,并设置一些有诱惑力的奖品以吸引学生踊跃参加,通过让学生参加体验马拉松比赛了解到坚持和拼尽全力的意义所在。
  在进行比赛之前,教师要依据性别进行男女分组,对学生普及马拉松比赛的相关知识以及赛制规则,比赛距离不能过长要考虑到学生的体力,选择一个合适的距离。根据男女体力的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距离,但不能让学生过于轻易的就赢得奖品。此外,还可以在马拉松路线的两旁设置群众点,让一些学生在一旁观看,并对选手加以鼓励,令学生的胜负欲和表现欲望更加强烈,从而达到让学生不半途而废,坚持到底的目的,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能够理解到勇于尝试,百折不挠的意义。
  2.2团队合作,尊重他人的心理素质培养
  现如今校园的现状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走进任何一个校园,看见的都是低头自顾自玩着手机的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这就导致了学生的交流能力,与人互动能力的降低,很容易导致学生性格孤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学校可以开展小组野外拉练的活动,让学生丢下手中的手机,把学生分为一个一个的小组,到学校附近的山里进行收集材料,帐篷的搭建,午饭的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一起劳动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进行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获得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一定要普及相关知识,确保学生的安全,另外学要特别注意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避免学生与熟悉的人抱团现象的出现,这样的训练才有意义。
  2.3积极乐观,自信勇敢的心理素质培养
  最广泛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便是学生不自信,不够乐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举办一些学生之间的互动游戏,例如三人四足,接力跨栏,接力跑等活动。让学生在享受游戏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变得更加活泼外向,更加勇敢。也能使学生们从中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令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开始游戏之前,教师要说明游戏规则,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也要在游戏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做到以上,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心理素质。
  3结束语
  笔者对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与实际相结合,设计出了解决该问题的相应方案。希望广大学者在阅读此文章后能够有所启发,也期望能够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新模式的创新,推动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素质培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小红.体育课中应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11(03):55-57.
  [2] 张勇平.对体育教学及引思方法的教育心理学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14(03):122.
  [3] 向宇.拓展训练对人的自信心、社会适应性和人际信任感影响的实验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8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