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基础课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更应得到学校、老师与学生的关心与重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将抽象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本文将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探析出有效提升课堂质量的实施策略,贯彻落实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随着我国科技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方面也得到了更多重视,学校和老师也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建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但是,在传统教育的深入影响下,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基于此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现状
当前阶段虽然有很多学校的教学方式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有所改进,但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深入人心,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以下进行简单总结:①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老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课堂容易混乱,学生不能学习到系统的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不到体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发挥不到最佳程度,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影响高效课堂的构建,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②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通常都是“一言堂”式的教学,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向学生传递知识,而学生能接收到的知识却寥寥无几,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只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小学数学作为一个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更应该选择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高效课堂的构建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实施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育改革不断进行的今天,明确教学目标是当前教育的重点。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教学目标,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解《数和数的运算》这一节知识点时,老师在课前应当认真分析教材,明确学生应当了解以及掌握的知识,区分整数、自然数以及数的加减乘除等等。在教材中,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而自然数是指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等。在明确了数的概念以后,再进行数的计算,以数的整除为例,整数a除以整数b,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像35能被7整除,42能被6整除等等。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可以节省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2.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生活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生活,所以,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当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例如,在讲解《立体图形》这一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老师可以将立体图形呈现在多媒体上,包括它的概念、形状以及生活中有哪些立体图形,同时,老师也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多个立体图形拼凑成新的立体图形。通过多媒体将知识点呈现在课堂中,既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关注度,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3.创设课堂情景,提高学生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只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增设课堂情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课程,在讲解《图形的变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后,让同学们根据已有的图形变换出新的图形,每一个组内同学都应该发挥自己的才智,进行思考,与伙伴共同探讨出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同时也能培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三、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柳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97.
[2]吴庆礼.核心素养参照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161.
[3]关云.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二——教育在线[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
[4]张慧.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142-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32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