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红凡

  【摘 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的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养成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存在的一些问题限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186-02
  引言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其中阅读教学能有效的培養学生的语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在当前实际教学中,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只关系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一、阅读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1.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缺少创新,显得过于单一和枯燥,教师的教学干预力度较大,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学生的自主阅读以及教师的讲解构成了基础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模式,学生只需要记忆和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不利于高效语文阅读课堂的构建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生性格不够稳定,面对阅读难度较大的语文素材缺少相应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加之自身语文词汇储备较少,缺少课外阅读的时间,无法快速的完成各种阅读任务,使得初中生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出于被动的地位,严重影响到了积极互动教学关系的构建以及高效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
  2.语文阅读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文阅读是对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状况以及语文情感体会能力的综合性考查,具备良好阅读能力的学生无疑可以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语文实践应用能力,围绕学生开展的各项语文活动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完善,高效的语文阅读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词汇储备,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初中生具有性格活跃、思维活跃、阅读能力强的特点,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活动中,很多学生习惯与倾听,不善于提问,缺乏思考的积极性,从而使得阅读教学的质量较差。因此,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结合教材,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背影》这一课,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开展前提出作者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独到之处?让学生从文章细节刻画上仔细品味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初步形成问题意识后,学生的作用就在于这个意识的强化上。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反复性过程,关键在于让学生自主锻炼,可以以学生自主分析文章的形式展开强化工作。
  2.创设更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探索的欲望。
  著名的关于知识和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不是依赖于教师的传授,而是需要通过一定意义建构的方式,参与学习的人主动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建构的,其中的“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实质则是一定的现实情景。在这些构建的实际的问题情景中,学习者就能够通过这些更为生动、直观的形象去进行思考和展开联想,才可以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去认识和同化新的知识。因此,情境化教学模式所创设出来的空间环境与学习资源更为优越,能够让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思考和进行合作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增强了其问题意识。
  3.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
  个人知识储备是他人无法掠夺的财富,也是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当代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求培养自主思考解答问题的能力,更要求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延伸与引入。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在问题中发展问题,问题中延伸问题,可从具有相通性的学科或以往学习过的知识中,归纳和总结问题的答案,让问题的答案得以丰富。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展现自我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例如,通过情境设定的方式,通过角色的扮演,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文章中所描述的感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加深印象。
  4.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过程中,教师起到关键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阅读,教师适时提出一些具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其中教师首先可以提出一个趣味性较强的问题,这样学生就更容易将自己置身在阅读材料的情境之中,学生也会在问题解答的过程联想到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引导下就会积极地模仿,如此一来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长此以往,其问题意识自然就得到加强。
  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短时期就能完成的,对此,教师需要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丰富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永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张延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4):72.
  [3]林芳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6(10):38+41.
  [4]王恩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66+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