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与应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友伟

  【摘 要】有效提问以及应答对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具有重大意义。有计划、有针对性、有创造性地开展提问与应答,对解决问题,解惑过程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初中化学教学为切入点,探究有效提问与应答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提问;有效应答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1
  如何更加合理的将有效提问与应答贯穿于教学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问能够最大程度的去诱发学生搜集和问题相关的信息和要求,并形成能够更好地对相应知识点进行探索的可能性,现笔者就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与应答做阐述。
  一、有效提问与应答的价值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提问与应答,能够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彼此相互的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内心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从而灵活的、有针对性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例如,复习“金属的性质”这一知识点和内容时,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之前所使用的“金属的活动顺序是如何排列的”这一传统提问方式时,就会导致学生对课本的内容进行死记硬背的情况出现。而如果将提出的问题改成“比较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方法?”,通过对提问方式的改变,学生就会更好地将自己所记住和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发散式的应用和记忆。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由于受学校条件、师资力量等条件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观念淡薄,所掌握的化学知识点比较少,应用能力也比较有限,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当在讲授物质的化学变化一系列的知识点时,就应该更加科学的、合理的选择相应的有效提问,并对学生的反应给出有效的应答,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有效提问和应答的技巧
  1.提问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例如,在讲解氧气的相应知识点的时候,要将问题的提出和知识点中的物质转化的进行紧密的结合和有效的切入,使学生在听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在头脑中展现出问题场景,从而最大程度的体现出问题的相应价值。
  2.提出的问题需要有情境做辅助。例如,在对“钙元素的物质转化”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首要要构建起学生对于钙元素的转换关系图,然后根据物质直线的相关转换关系进行提问,让学生更加贴近于问题的本质,更加深刻的去理解知识要点。
  3.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例如,在讲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教师可以先提问“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会怎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看书或者动手取出固体氢氧化钠进行验证,得出问题得答案。教师借机再抛出另一个问题“氢氧化钠变质是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前后两个问题由浅入深,教师引导着学生一步步思考并验证从而得出答案。问题提出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要普及整个问题的切入性,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4.应答要有及时性与客观性。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及时、准确和全面的应答,不仅要通过学生的回答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而且还要从学生的回答当中了解学生对于相关延伸问题的思考,从而在教师的应答过程中能够建立起对于学生的更加有效的引导。例如,在初中化學的“酸”的有关性质和相关知识点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以及和对学生的应答进行知识点的深化。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甲进行回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教师对甲的回答给予肯定,“回答的很好,这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个化学反应,那其他的同学还知道有其它的变化吗?。”
  学生乙进行回答,“二氧化碳溶于水”。
  教师,“有同学提出了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新的变化,那同学们,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是相同的变化吗?”
  学生全体,“不是”。
  教师,“向通入二氧化碳的水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会有什么新的变化呢?”
  学生全体,“溶液变红色”
  教师,“是谁让石蕊变红呢?”
  学生,“碳酸”。
  教师,“有同学不相信这个结论,通入二氧化碳的水中不仅仅有碳酸,还有别的物质存在,你们知道还有什么别的物质么?”
  学生丙,“还有水、二氧化碳、碳酸”
  老师继续引导,“水中有这三种分子存在,你为什么说就是碳酸使水变成红色呢”
  学生,“借助实验”。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和学生循序渐进式的提问逐渐的将知识点引入到实验当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5.要问听结合生成性提问。生成性提问能够使学生在一问一答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讲解“物质变化”的知识点时,就可以采取问听结合的相应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去独立思考问题。教师事先准备好澄清石灰水,然后让学生用嘴通过用塑料吸管向里面吹气,学生发现“水”变得白色浑浊,他们看到了明显的“清水变牛奶”的现象,教师继而抛出问题“清水为什么会变成牛奶?”,学生回答因为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即白色沉淀。教师通过聆听学生的回答,再次发问“生成的白色沉淀是什么?”
  有学生提出用元素守恒去猜测白色沉淀中含有钙碳等元素,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判断该白色沉淀就是碳酸钙。此时有位学生由于贪玩任然继续往产生白色浑浊的杯子内吹气,他发现白色浑浊渐渐消失了,溶液又澄清了。教师在看到此情景,立即又追问“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时个别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就会有反应了:“记得老师曾经介绍过石笋和钟乳石形成的相关知识。”另一位同学也想起“CaCO3+CO2+H2O=Ca(HCO3)2,而Ca(HCO3)2正好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溶液。”
  结语: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梳理,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客观、具体和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问题,借助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热情,是教师进行有效提问和应答的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所提出问题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恰当的应答,保证所涉及的知识要点能够在问题中得到最大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靳文茹.浅谈初中化学课堂上的高效教学[J].中华少年.2017(19):56-57.
  [2]郑爱玲.浅谈构建初中化学课堂的高效性[J].亚太教育.2016(08):112-113.
  [3]宋卓.浅谈当代中学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82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