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写作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指导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本文针对学生厌烦写作文、教师头疼教作文的现象,从写作兴趣的培养、多元化的评价、真实的实践体验、文化知识的积累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写作教学的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审美鉴赏;写作教学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11.007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10-0043-04
  语文是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课程,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递四个方面体现了课程价值。其中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表现为培养学生的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基本意识和基本能力,能够表达美和创造美,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中的写作教学正是提高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最有力体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深受人物、事件的触动,感受到美好的事物和深刻的道理,他们纯真的内心世界受到感染,产生了表达愿望,这就是一种多元创造,一种审美鉴赏,把这种独特的感受与发现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
  201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标》)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收效甚微,学生普遍厌烦写作课。如何在小学写作教学中体现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培养,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动笔,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究。
  一、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意识,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
  规范的语言表达可以提升美感,强烈的写作意识可以下笔如神,让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兴趣,成为推动写作最有效的内驱力,学生会积极主动开始写作,在愉快追求、不断尝试和体验下,学生爱上写作课,能够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学生才能心情愉悦自主写作,长此以往,在没有课堂任务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意识地多写多练。
  (一)重视说写结合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说与写有机结合。”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要求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写作题材,也是小学阶段的第一次习作课,要紧紧抓住这次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尽情地说,让每一个学生介绍自己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说说在课余活动中都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感受。在学生的口语表达过程中,引导发言的同学语句完整、表述清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听的同学注意倾听、仔细思考,积累丰富的写作内容。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同时,适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把不同的课余活动分成若干小组,由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拍摄自己课余活动的照片,收集整理成幻灯片,在习作课前进行展示。不同主题的小组带来了不同的美感体验,养花小组的图片色彩纷呈,养小动物小组的图片造型独特,跳舞小组的图片灵动优美,配上优美的音乐,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人到习作的情境中来,让学生感觉到作文课可以这样的丰富多彩,迫切想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产生写作的欲望,从而培养写作兴趣。
  (二)创建展示平台
  教师可以根据每次写作的内容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作文成果的平台。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有强烈的表现欲,对于抒发自己情感的作文,更是满怀期待,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前,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站到讲台前读一读自己的作文,为学生创造分享写作成果的机会,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读的同学能够体验写作带来的成就感,听的同学得到借鉴和启发,能够主动修改自己的作文。还可以利用班级的文化建设,开辟出“作文天地”版块,选出优秀的作文张贴在园地中进行评比,评选出“未来小作家”,体验写作带给他们的荣誉感、幸福感。可以把学生的作文按照写人、叙事、写景等不同的写作内容装订成册,放在图书角供学生阅读,不仅培养了写作的兴趣,还达到了相互促进和提高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满意的作品装订成册,这样既能留下美好的回忆,又能为写作积累素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是写童话,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写作内容,契合学生天真富有幻想的特点,可以利用这次写作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让学生们在丰富的联想下,创作出一篇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这些展示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还提升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创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评价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如何发扬,不足如何改正,往往通过作文评价来体现。传统的作文评價,主体是教师,多采用旁批和总评的评价方式,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新课标强调:“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可以采用以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增强学生写作信心。
  (一)自我修改——每一句都是提升
  让学生自己主动修改作文,体现了积极主动的写作态度,是自我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但是学生在初期修改作文时,往往不得要领,不知如何修改,教师要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知识和方法。教师在初步阅读学生作文后,在作文点评课上找出一两篇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作文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逐句逐段的分析,带领全班同学进行示范评改。先请学生说一说作文中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学生对作文有了整体的感知后,引导学生针对格式、用字、用词、标点等方面,评价运用是否准确;针对句子、段落等方面评价是否通顺,是否运用了生动的修辞方法,增强表达效果;针对整篇文章评价是否围绕中心、结构是否清晰等。学生掌握了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作文有了明确的修改方向,作文的质量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二)互评互改——获取信心的舞台
  在学生自评之后,可以和同桌或合作小组进行评价欣赏,组长组织大家阅读、讨论,根据制定的标准和范围进行修改,可以从中心、结构、语言等方面分侧重点评价。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尽量发掘和吸取作文的优点,对发现的好词、好句或者好段进行标注,对某一方面写的特别出色的,如开头、结尾、段落间的过渡要给予指出,同时也要提出主要的缺点,允许自我辩解,提出修改建议。这种互评互改,创造了平等展示作品的机会,增强了习作的信心,促进了积极的写作态度,展现了独特的个陛,既体现了合作精神,又能共同提高。
  (三)教师点评——坚持鼓励的原则
  老师往往把学生的作文按照文学作品要求来欣赏,在点评学生作文的时候,要求作文主题要明确、内容要新颖、结构要清晰、语言要生动具体,学生的作文在老师的眼中往往是不合乎要求的,在作文评语中多是语句不通,用词不准等等,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对作文的畏惧感,觉得怎么写都写不好,渐渐失去了写作的信心。因此教师评价学生作文的评语可采用激励肯定型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可以寻找学生作文中某个词语的生动、某个句子的通顺、某个内容的新颖,相应作出精准评价,不断挖掘作文中的闪光点,多一份尊重之心,多一些赞美之词,鼓励学生从“怕写”向“愿写”迈步。
  三、引导学生实践的体验。培养学生习作的真实感
  《新课标》提出:“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都围绕着课本展开,有些作文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觉得没什么内容可写,只能在教室里苦思冥想,胡编乱造,学生越来越怕写作文。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教师应精心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点滴小事中挖掘情感,积累素材。可以利用学校组织的清明祭扫、队列比赛、运动会等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了解生活中写作无处不在,是抒发情感的好助手,学生通过看、听、做、想,由发现美到感受美,激发写作欲望。同时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感受,把心灵深处最想说的话写出来,用真挚的语言打动读者,真实的情感感染读者,好的作文自然而生。新课程标准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少了生活中的观察经验写观察日记是较难的。教师在进行写作课之前,要指导学生进行连续一周的观察。例如:可以组织学生种下一颗种子,每天观察逐渐出苗的变化,从破土而出到展开嫩叶,感受生命的力量;也可以观察家里养的小动物,发现其生活规律中的奥秘。在观察过程中,不只是用眼睛看,还要调动身体各项器官进行感知。学生通过眼睛看到的不同变化,听到不同的声音,鼻子闻到不同的气息,手摸到的不同触感,去发现事物的外在美,去体会事物的内在美。由学生欣赏美到评价美,吐露真实情感,表达独特感受,使习作成为乐趣,习惯于有所感必有所写。
  四、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拓展学生习作的视野
  语文教学中知识的积累、感悟和应用,是提高学生写作最有效的方式,当生活体验满足不了写作的需求时,积累的丰富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写作的再创造。因此,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善于积累、自觉积累写作素材。
  (一)建立积累档案册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的语文园地中,有许多名言警句、诗词佳句,这些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人文情怀。教师可以在小学一年级建立日积月累档案册,把课本里需要积累的内容逐学期整理到档案里,并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并摘录,如诗词的出处及作者、成语的含义及典故、名人名言的故事背景等。扩大学生阅读量,多读课外书,将一些好词佳句、精彩段落积累到档案册里,丰富写作素材。引导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有趣的动物、植物、景物、人物等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养成积累的习惯。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这些积累的语言材料,不仅能够提高作文的质量,还能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二)提倡主题阅读周
  阅读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围绕写作内容进行的主题阅读,更能为小学生的写作提供有效的帮助。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要求介绍一处世界遗产,如果对世界遗产的知识没有充分的了解,学生是无法完成写作的。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开展世界遗产主题阅读周活动,先让学生确定好要介绍的世界遗产,引导学生寻找相关书籍进行阅读、相关的视频进行观看,从人文、风光、习俗等方面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根据所了解到的内容写出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结合幻灯片模拟导游进行讲解,带领所有同学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在整个阅读、写作过程中学生收获到大量的写作素材,弥补认识的不足,积累丰富的情感,打开写作思路。
  (三)开展时事播报日
  老师要鼓励学生多看报,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常收看新闻电视节目,如《新聞联播》《新闻直播间》等,时刻关注社会动态,留心社会思想潮流。让学生看到贫困山区生活的艰辛,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看到在悬崖峭壁上攀行上学的孩子,当珍惜所拥有的美好学习生活。在每周安排特定的时间,开展新闻播报日活动,让学生把一周里搜集、整理的国内外要闻采用新闻联播的形式向全班学生播报。播报结束后,让学生对所闻、所感进行讨论,他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判断力在无形中提高,当这些能力上去了,写起作文来才能达到思路开阔,具有个人独立的见解。
  五、结语
  语文习作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祖国语言文字带给人的情感愉悦,唤醒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渴望与热爱,精准妥帖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浓厚的兴趣和主动的意识,是打开学生写作大门的钥匙;鼓励和积极的评价,是形成学生写作情感的动力;生活的观察和亲身的实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源泉;文化的积蓄和准确的运用,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阶梯。多管齐下让学生的作文快乐起来,让学生对文字美、生活美的理解能够充分的表达出来,形成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达到创造美的理想境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9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