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动因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军

  [摘           要]  对高校学生来说,转专业为其学习理想专业提供了可能性途径,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明确、合理动机,存在对专业“冷热度”“师资雄厚状况”等片面因素的考量,整体转专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盲目性,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自身个性化发展。从当前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现象概述分析入手,汇总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的具体动因,提出针对性强、实效性佳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高校教育;本科生;转专业;动因;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046-02
   在当前高校管理机制全面创新和高校专业建设基本完善的教学背景下,本科生转专业逐渐成为高校建设相对普遍的研究现
  象。因此,针对这一新形势,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好本科生转专业政策,助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成长,就成为当前高校优化本科教育的时代课题。
   一、当前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现象概述分析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高校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情况申请转专业。在当前高校管理体系创新和就业压力双重影响下,各大高校针对学生转专业的客观
  实际与综合诉求分别出台了学校、学院的转专业政策和计划、方案。转专业方案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高考报志愿时对专业了解不足的问题,也更有利于学生选择自身感兴趣的专业。从目前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现象看,主要有以下趋势。
   (一)热门专业成为学生首选——造成高校专业不均衡问题
   在教育部的直接推动下,加上当前各个高校普遍倡导的“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指引下,高校本科生转专业成为一种常态化现象。但从整体上看,从冷门专业向热门专业转移,从理论学科向实践应用学科转移成为主要表现。即使在部分相近专业,学生也更倾向于转往实践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的专业。部分热门专业的申请人数甚至超过了原有招生人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专业教学力量不足和师生配比不平衡的现象。而冷门专业转出人数过多,也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冷热门专业现象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影响学校学科集群发展。
   (二)转专业前后存在后悔现象——制度应用与学生实际存在“距离”
   转专业被部分学生认为是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契机,尤其是部分在高考录取中未能入选热门专业的学生,更是积极转专业。但是,多数学校转专业在大一学年结束之后实施,且仅能选择一次,一些学生在转完专业之后,发现新转入专业不适合自身学习,或者自身大一未储备有关学科知识影响了自身学习,加上转专业后需要面临新的同学和教师,融入难度较大,存在后悔心理。
   二、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的具体动因
   现阶段,高校本科学生申请转专业人数出现逐渐增多的新趋势和新变化,转专业、调整专业理念逐渐成为高校普遍性理念。允许本科生转专业充分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也是高校本科人才培養体系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新机制,在具体实施转专业制度过程中,应该辩证地看待该制度的优劣性。通过对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动因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推进、实施转专业制度。
   (一)就业因素的“直接导向”
   专业就业前景往往成为学生转专业的直接“导火索”。专业的冷热度实际上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有着直接关联性。就目前高等教育实际看,更多以学生顺利就业作为最终目标。社会对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存在差异。经济、工科类专业往往有着庞大的人才需求量,而文史哲等专业则需求量较小。因此,一些学生为了获取更多潜在的就业机会,就会申请转向热门专业。就业成为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的实际动因和直接因素。
   (二)兴趣因素的“内在导向”
   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高校学生作为心智逐渐成熟的成年人,往往对某些知识、某些领域形成了一定了解和储备,并且形成差异化学习需求。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对不同专业的学习内容、发展方向等形成了足够认知,并且在具体学习之后,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专业。如果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没有兴趣,而对其他专业抱有强烈的学习兴趣,转专业就成为其首要选择。兴趣就发展成为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的内在动因。
   (三)家庭因素的“干预导向”
   通过对当前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状况进行汇总、整理之后,可以看到一些学生的转专业行为是在家长指引下开展的。家长通过自身阅历和社会资源对学生的大学学习进行规划,尤其是其更多考虑学生的未来就业和职业成长,因此,家长在综合自身社会资源状况之后,对学生目前所学专业状况提出有关建议。从目前学生的实际表现看,家长的建议往往直接影响其专业选择。
   (四)报考因素的“客观导向”
   我国当前所实施的高考制度是根据学生高考分数来填报考试志愿,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些客观不足。(1)学生成绩状况对专业选择有直接影响。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同专业的投档线也不同,热门专业的分数线往往成为学生争相报考的选择,受自身成绩影响,一些学生为了顺利进入心仪高校,只能放弃理想专业。(2)学生和家长对专业了解不足,造成志愿报考的盲目性。很多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对各种专业并不了解,尤其是对专业教学内容和发展方向更是了解不足,存在盲目选报的现象。
   (五)环境因素的“跟风导向”    大学生的行为存在一定“从众现象”。因此,在转专业过程中,很容易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当然,造成这一跟风现象的原因是多样性的,大致上看:(1)片面认为转专业是一种优异行为。从目前多数学校所制定的转专业要求看,成绩往往是首要因素,比如不能出现“挂科行为”,学分名次靠前等,因此,很多学生片面认为转专业是一种优异行为。(2)学生对本专业教学不够适应,错误地将转专业作为解决自身学习困境的“法宝”。实际上,高校本科新生从高中学生的紧张压力到大学生的放松环境转变过程中,未能找到合适的“心态”,一旦对目前所学专业的适应性不够,就会以转专业作为解决困境的方法。(3)学院,尤其是各个专业自身建设不够,缺乏对学生转专业行为的合理引导。很多学院或者专业认为转专业是学生自主权利的表现,不适宜干预,从而只是按照客观制度来推进转专业工作,未能对学生进行转专业知识讲解。(4)高校新生专业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就在于學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不科学,且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加上师资队伍力量建设不均衡等,都成为学生转专业的原因。
   三、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现象的解决对策
   目前,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现象日益普遍,各种转专业热潮在为部分学生实现个人兴趣和学业规划目标的同时,也加大了高校教学的管理压力,甚至造成了专业建设不均衡的现象,加剧专业“冷热差距现象”。而部分学生的“盲目跟风”现象,也影响了转专业制度出台的初衷。因此,对各个高校来说,不能一味以“转专业”制度来解决学生培养与学习兴趣的“差异矛盾”,应该从均衡专业建设、优化转专业指导,构建通识性教育等多方面出发,客观发挥转专业制度的价值。
   (一)学校视角:引导学生理性转专业、优化配置专业教学资源
   学校要尝试推进学科群建设,整合相近专业资源,设置大的专业方向,在大一或者大二后,再进行专业分流,打好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基本功,让学生充分认识专业。在专业建设上,要注重向优秀“冷门”专业倾斜,通过引进优秀学者,充实专业力量。在学生转专业政策与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尝试性做好最优方案探索。同时,注重在大一开设学业规划课程,提早介入学生专业素养培养,消除学生对专业的“陌生感”,减少盲目转专业现象。
   (二)家长视角:引导学生选择热爱专业,削弱“干预”影响
   家长应从学生视角来考虑专业学习,尊重学生意愿,尊重学生爱好,不能片面以就业、热点和个人资源作为学生选择专业的考量因素,要降低和削弱自身“干预”对学生的影响。在填报志愿时,应该做好考查,并设置提前量,根据学生的特点、爱好和实际为学生选择合适专业,做好专业选择,降低盲目报志愿的发生率。
   (三)学生视角:树立正确的“转专业”观,综合考虑自身实际
   学生要树立“求学”的正确“转专业”观,不盲目、不跟风,理性看待转专业的本质与优势。在综合考虑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再考虑是否转专业。同时,要提前做好计划,及时补充学习相关知识,做好转专业的“超前工作”。比如,对自身拟转入专业的知识要求进行提前学习或者选修,确保适应新专业的学习。总之,想要真正实施好转专业政策,就需要针对学生实际进行优化、调整,使学生真正在转专业中“受益”。
   四、结语
   目前,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本科生转专业制度,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再次选择专业,充分体现了“学生为本”的全新理念,也为学生提供了更自由、更独立的学习空间,适应了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整体需要。但是在目前高校学生转专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盲目性,影响了学生转专业的效果,因此,想要彻底、有效解决高校学生专业学习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不能完全寄希望于“转专业”,要从调整优化高考志愿填报机制、引导家长理性规划学生学业和优化高校专业建设等多个层面出发,通过发挥教学合力,实现高校本科生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钟慧,沈玲.泰国留学生在华学习适应调查:以华侨大学泰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J].东南亚纵横,2016(5):87-93.
   [2]钟志勇,李亚龙.民族院校转专业政策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个案[J].民族教育研究,2017,28(6):54-58.
   [3]谷笑蓉,黄宝兴,王世泽.高等医学院校优秀本科生转专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44(1):75-77.
   [4]石雨芳,张艺,王越,等.普通高校转专业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以Y大学为研究对象[J].考试周刊,2017(72):7-8.
   [5]许静,杨秀君.大类分流后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及其对策研究:以上海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8,41(1):24-28,43.
  ◎编辑 李 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1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