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本科转专业学生的发展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多元化的社会理念下,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更利于适应社会的发展。转专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研究表明,因自己兴趣所导致的变更专业排在首位,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排在其次。将从转专业成功和虽转未成两类学生入手,多层次的分析两类学生在参加完转专业之后的学习状态、心理变化等,给出合理科学的指导建议,让学生在优良的学习氛围内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转专业;发展现状;应对措施;适应性
  近年来,转专业问题备受瞩目,教育部在2016年12月16日颁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第二十一条对大学生转专业提出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休学创业或退役后复学的学生,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的,学校应当优先考虑,学校应当制定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建立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程序,健全公示制度。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需要适当调整专业的,应当允许在读学生转到其他相关专业就读。”[1]转专业问题在现如今已普遍存在,如何解决转专业之后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和心理发展问题成为准确调整转专业政策的重中之重。徐州工程学院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调动广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响应转专业政策,于2007年实行优秀本科生转专业,2014年启动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本次研究抽样了600名参与转专业的同学,作为本次调研的数据来源。
  1    调查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研究的对象
  调查小组以分组的形式调查了本校化工、食品、土木、管理、数理、外国语6个学院。以2014—2018級学生为具体研究对象。其中以2014级(已毕业学生)及2017级(现大二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徐州工程学院2014级参与转专业的学生共有236人,包含以上6个学院183人,占所有转专业学生的77.5%,2017级参与转专业的学生共有471人,包含以上6个学院328人,占所有转专业学生的69.6%。可见,转专业政策在实施3年后,参加转专业的考生就已翻了一倍,且所调查的6个学院占整体的比例较高,可替代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满足抽样的普遍性。
  1.2  研究调查的方法
  在初期,我们调查小组以查阅文献和各大高校的相关政策为基础,对转专业政策的起源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并对转专业之后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意见。中期通过指导老师的引导,采访部分任课老师、辅导员及校相关管理部门领导,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学校转专业学生现状以及教育的政策和实施办法。最后,草拟了一份网络调查问卷,向2014—2018级参与转专业的学生发放。随机抽取了10余位转专业成功和10名转专业失败的学生进行座谈。在调查问卷发放完后,进行了资料的回收和整理,针对性地对突出问题提出拟解决方案。
  本次调研问卷面向转专业成功和转专业失败这两类学生,发放了不同的问卷。对于转专业成功的同学,问题的设计偏重于转专业成功后,对新环境的适应情况、与原专业社团和同学的关系处理以及转入后的学习情况和所面临的烦恼与问题及解决态度等;对于转专业失败的同学,问题的设计偏重于失败的原因、失败后的学习状况是否受到影响以及对徐州工程学院转专业政策的看法等。
  两份问卷同时涉及了学习适应性的问题,从转专业动机、教学模式、学习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估考察。
  2    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情况
  本次问卷随机发放了600份,其中向转专业成功同学发放问卷350份,回收253份问卷,有效问卷246份,有效率占转专业成功整体同学的70.3%;其中向转专业失败同学发放问卷250份,回收162份问卷,有效问卷153份,有效率占转专业成功整体同学的61.2%。
  根据巴比等级理论和问卷基数分析,本次问卷回收率>70%,有效回收率>60%,调查数据为有效数据[2]。共收回问卷415份,其中有效问卷401份,有效问卷占发放问卷总数的66.8%,故调查数据有效。
  3    数据分析
  3.1  转专业动机分析
  3.1.1  兴趣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就业前景为第二因素,较少考虑学习问题
  据调查结果表明,有71.82%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原专业不符合自己的兴趣”为其选择转专业的第一原因。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直接受到了学习兴趣的影响,同时也对学生的精神状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进而使学习成绩受到波及。部分学生因为高考时成绩不理想,没有被自己心仪的专业或学院录取(如“第一志愿情结”占13.47%),如果能把这一学习兴趣转移到另一专业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转专业政策的预期目的就能较完美地实现。
  “原专业属于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佳”是转专业的另一大原因,58.85%的学生选择了这一原因。随着21世纪的社会发展,许多机遇出现又消失,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不断改变,使得在学生眼中,专业也有了“冷门”和“热门”的区别,而且许多在校大学生认为求职最重要的敲门砖就是大学文凭,在大学学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了求职状况。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录取人数逐年增加,导致应届毕业生人数也有增无减,而就业岗位的提供是有限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而在大学期间选择一个所谓“热门”专业无疑等于加大了毕业后的就职机会,这使学生对转专业有了极大的向往。
  选择“学校转专业政策宽松且个人成绩优异”的学生占总样本的26.68%,而“环境原因”所占的比例较少,这是因为学生对转专业的选择更偏向于自主性,更多的是关注所转入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对转入专业的兴趣。
  3.1.2  二次选择专业趋于理性化   就读专业不是第一专业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进行转专业,转专业学生高考填报时为第一志愿的占22.44%,不是高考填报时为第一志愿的占77.56%。
  学生在转专业之前也进行了很多调查和咨询,其中对转入的专业所在的学院和就业、行业前景作出了大量的调查,性格测试也成了较为重要的咨询方向。
  对所转入专业大多数以同学、亲友、学习官网等,而向专家老师咨询较少。因为学生怯于和老师袒露心声而更愿意和同龄人或者亲友说出自己真实想法。同时结合对学校官网的了解,也可以弥补一些专业知识上的不足。
  3.2  转专业之后学生的适应情况
  3.2.1  人际交往方面的适应性较好
  人际关系和人際环境的适应情况关系着学生的集体归属感。根据调查表明有87.5%的学生适应很好,仅有12.5%的学生感到不满意。其中独来独往的学生是学校学生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数据表明学生在转专业前后的集体归属感较强,并没有明显的被孤立感。总的来说,转专业学生人际交往适应情况很好。
  3.2.2  学习积极性高且成绩中等
  在所有适应性中最重要的是学习适应性,也是最能体现转专业的成效的主要判别依据。迅速适应新的专业学习环境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在转专业后的学习自信心,也可以调动学生在其他方面的适应性与积极性。从调研中可以看出,74.19%的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充满热情,无法适应的仅有4%左右,可见,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自我适应能力极强。
  转专业后,从均值上看,学生认为专业学习更为轻松,有兴趣做老师,成绩达到一般甚至理想水平。可见,因为兴趣缓解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和紧张感,这种心理愉悦感的产生对学生在学习上的长期发展十分有益,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极少数成绩不理想的个体,这正是学校学生工作需要重点去了解并呵护的对象。
  3.2.3  面临问题
  转专业成功的学生在积极地适应学习环境和人际交往关系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其中,关于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对之前未学过的功课的补课成了学生最困扰的问题。徐州工程学院为此专门安排了专业课的集中补课,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各任课老师都给予了最大的帮助,帮助同学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学籍学分和宿舍安排等问题也成了学生的困扰。在宿舍安排方面,学校在第一时间解决。学籍在转专业成功后陆续办理,不需要学生烦恼过多。
  3.3  转专业失败的学生的心理情况
  3.3.1  转专业失败的同学没有陷入转专业思想误区
  转专业失败的同学可以理性地看待自己转专业失败的原因,并未陷入转专业思想的误区。虽失败但依旧好好学习本专业的知识,等待下一次转专业机会并好好把握。65.36%的同学表示虽转专业失败,但是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影响。30.72%的同学表示自信心受挫,对于这类同学各学院应加强心理疏导,不要让一次转专业考试影响到学生以后的正常学习。
  3.3.2  学生对转专业政策的看法
  学生对于转专业的政策持有不同看法,大部分认为徐州工程学院的转专业政策可以适当在某方面放宽。对于分数的限制适当地放宽,让参与转专业考试的学生更容易转专业成功。对于专业选择限制的放宽,让参与转专业考试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建议适当地更改转专业政策。
  4    结语
  大学生转专业行为主要受兴趣爱好、就业前景等动机的影响。不同的转专业动力对转专业后的学习成绩及对新专业适应性的影响是不同的[3]。调查结果表明,兴趣爱好以及就业前景动机对转专业后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学习积极性等均有明显的正向提高,能较好地使学生适应转入新专业后的学习生活,其中兴趣爱好的影响在调研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可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无论是多数高校采取的只有一次转专业机会[4],还是部分学校采取的多次转专业政策(如徐州工程学院的两次转专业政策),若缺乏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发展取向,就难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盲目转”、“转后不适应”和“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5],从而导致部分学生陷入转专业误区而无法自拔。
  高校应当积极倡导大学生进行理性转专业,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大学生充分了解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前景,从而避免转专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6]。对于转专业成功后,被孤立冷落的学生应给予特殊关注,积极引导其融入新的集体。同时,加强对转专业失败而产生消极心理的同学关怀,使其尽快走出误区,重拾自信,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摘要)[N].中国教育报,2016-04-08(005).
  [2]颜士伟,施毅宁,蔡 铭,等.转专业学生的发展性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8(5):19-21.
  [3]周春平.转专业动机对大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影响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5,31(1):63-67.
  [4]闫 妍.关于高校本科生转专业问题的思考—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3,24(4):54-57.
  [5]郑永贤,薛 菲.大学生转专业的多因素驱动机理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21(6):20-24.
  [6]黄俊利.大学生转专业现状及原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3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