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管理系统的诊断与维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基于“发动机管理系统的诊断与维修”课程探究如何将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从强化专业课程团队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开发融入思政元素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创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建立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最终对改革的成效进行分析和展望,形成完整的课程思政改革体系,从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思想素质、职业素养。
关键词:课程思政;“发动机管理系统的诊断与维修”;教学改革
一、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实质是一种课程观,是隐性思政教育,不是增开一门课程,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力,同向同行,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课程思政是高校隐形思政教育理念发展的必然。
二、课程思政建设举措
1.教学理念转变
第一,将教书育人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同样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团队教师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中不仅介绍了最新科技成果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结合了汽车的发展过程、自主品牌的崛起形象描述中国快速发展历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第二,将与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入手的教学。课堂教学,注重的不是教师把知识讲给学生,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真正掌握。教师不仅要讲授知识点,同时要启发学生掌握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卡片教学法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开发“发动机管理系统诊断与维修”课程思政资源
第一,修订本课程课程标准。现有的课程标准中,单元教学目标包含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单元教学目标部分增设德育素质目标,同时修改对应的教学内容,以作为新目标的支撑。第二,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团队教师结合课程特点、相关行业的实际、学生职业要求来发现其中的思政要素,用故事、案例或研讨的形式嵌入教案和教学中。例如,运用课件展示思政元素,在课件上通过课件背景、图片以及标题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本课程的PPT中会展示汽车,PPT设计中尽量采用国产汽车作为背景,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PPT的背景也可以放入国旗、天安门等作为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示学生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选取案例进行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些典型案例,如本校的优秀校友、本地的技术能手案例,讲解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内涵,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1) 将传授基础知识同介绍新技术相结合。“发动机管理系统诊断与维修”课程是了解发动机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结构及原理并进行检修,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增加了新技术内容,如电子节气门、缸内直喷技术、可变配气正时控制系统、涡轮增压技术等,使学生了解最新科学技术前沿。
(2) 注重课程知识点结合案例开展育人。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安全意识。发动机检修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结合安全教育、环境保护案例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引用典型维修案例,一维修技术人员工作不严谨,导致刹车失灵,客户在高速路上无法制动引发事故,教育学生学习工作一定要严谨,不能危害社会,一定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极强的责任心。
(3)运用汽车发展史开展思政教育。汽车发展史中有很多不畏艰难、不拍牺牲、勇于探索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将这些事例引入发动机检修课程,塑造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探索的勇气和追求真理的决心。例如,以发动机的发展史为例,罗斯·奥古斯特·奥托坚持不懈地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条四冲程内燃机,讲解他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的一天早上,在吃早餐时,看到面包被压缩后体积变小,他就想到了运用到发动机上面,燃气压缩后体积减小,同样容积的气缸就能容纳更多的气体,发动机整体动力性得以提升,这样全世界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诞生了,因为它的诞生,才使汽车的诞生有可能。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难题懂得乐观面对,想办法解决难题,最终使之正常运转。
(4) 运用国内汽车发展史开展思政教育。国内汽车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已经崛起了相当一批民族汽车企业,如一汽、二汽等。汽车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可以将国内汽车发展史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教师可以引入吉利的发展史,为早日实现造车梦,汽车设计人数十年如一日,牺牲假期,利用这些时间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试验,进行数据的优化,在经历了数千次失败后吉利1号上线了。通过此案例可以让学生体会大国工匠的精神实质,对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提供一个启发,对学习的方向进行引领,领会“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深刻内涵。
3.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等。通过有效的课堂组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4.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在一学期课程结束前向学生发放思政心得体会表,要求学生就课程里获得的思政元素用文字进行总结。团队教师根据学生的教学评价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并进行反馈,进一步加强今后的教学。例如,在职教活动周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师生开展汽车服务活动,为周边小区居民车辆提供免费的车况检查、维修等活动,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发挥学校协同育人主渠道,不仅能够提升教育教学效果,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围。
课程思政的探索发展是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势在必行,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融汇于专业课程教学当中,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职业道德素养、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项目(19SKGH254)。
作者简介:张俊峰(1980—),男,重庆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汽车制造、职业教育理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2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