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蒋生平
摘 要:随着新课的实施,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已是必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为语文教育的核心,根据新课改要求,结合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大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作品的阅读能力,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就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达到学好语文知识的目的。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文化知识体系,反映了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表现了中华历史上的思想文化。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教材上的知识,还要教给学生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从精神道德方面得到熏陶。中学生正处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阶段,教师要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对这些内容进行纵深挖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知识容量,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成绩。初中语文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主导的作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充分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对中学生进行普及,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比如:在初中语文教材《故乡》中有一段话提到了“新年”,虽然学生都知道新年是什么日子,可是却不太了解节日的缘由,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新年”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相关材料,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1]。
二、通过传统文化内容的阅读进行渗透
1.传统文化作品的阅读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修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传统文化作品的阅读,不但有助于语文知识储备的提高,还能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提升阅读能力,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途径。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作品进行阅读,有助于传统文化素養的提升。早自习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时间,这时学生的头脑比较清晰,记忆力最好,那么,在早自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文言文或者是唐诗宋词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语文教师通过引导中学生阅读传统文化作品,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2]。
2.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分析
传统文化内容中会出现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词汇,这些词汇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包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礼仪等各方面的内容。初中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很多经典的传统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包含了中华民族精神和坚韧意志。比如,初中语文教材《唐雎不辱使命》一课中,描写了唐雎在国家即将灭亡的紧急时刻,甘愿出使去秦国,当面与凶残的秦王做斗争,最后终于完成了使命,获得大家的尊重。教材中对于唐雎的个人形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文章表达了唐雎为坚守家园所表现出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初中语文教师应详细地讲解教材内容,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传统精神的可取之处,有效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3.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到中学生对文言文基础不足的情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作品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中学生的文化素养。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特点选择一些适合的传统文化作品让学生去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强化文言文阅读能力,从而提教学质量。还可以利用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文化价值,进一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们国家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神文明。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伟.试论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19(13):186.
[2]李花芝.论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7):108.
编辑 段丽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3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