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创建的小学生体育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情境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练效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部分教师容易出现偏离针对性、趣味性、主体性、实际性、“表、里”兼顾等核心原则进行情境创建和实施,导致情境教学“去真”化。本文将对情境教学的部分问题进行实际探讨,旨在为其他教师教学提供些许参考。从而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情境创建 跳跃练习 小学生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c)-0110-02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故事、情境、游戏”等活动能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身的兴趣,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1]。对于低段学生让其在变换角色的夏令营式的体验过程中进行学习,让每个学生在故事中扮演角色,在情境中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逐步掌握技术,同时在锻炼身体、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2-3],从而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因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来对情境创建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1 情境创建的分析与思考
1.1 情境创建遵循针对性、趣味性
在情境式体育教学创建过程中,要充分遵循课的学习内容。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用,要有针对性的按照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恰当的情境创建[4]。一个合适的情境创建一定是紧紧围绕技能的学习与练习展开,并在情境中不断的变化或者提高学习的难度,逐步促进体能、技能的发展,让学生在情境的发展中逐步增加兴趣感,获得练习体验的快乐,从而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他们对有趣的事物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感,喜欢去尝试不同类型的练习形式。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发展特点,在创建过程中要将学习内容、练习方式等故事化、多样化、趣味化。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不断的尝试单一和组合的练习方式,
以保持练习的趣味性。在“跳跃的练习方法”课中,选用森林生活体验情境模式,在体验中主要采用模仿森林中会跳跃的小动物进行角色转变。情境的创建是针对跳跃单元而进行设计的,具有针对性。学生在体验中不断的转变动物角色(袋鼠、青蛙、小兔子等),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单一和组合动作练习来增加新鲜感和好奇感,逐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在情境创建中遵循了针对性、趣味性这一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情境创建遵循主体性、实际性
情境创建要从学生主体出发,尽力促使学生主体成为情境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以主人公的态度,不留余力的投入到情境故事当中去,主动学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情境中每位学生都有角色扮演,都是故事情境推进过程中的主人公。学生在情境中有了角色扮演,不至于无所适从,才能更加积极的融入故事中,根据故事情境的发展一步一步的进行练习。当然,以学生为主体时还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切不能越过最近发展区。在平时上课时要善于抓住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来制定教学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教学目标难度不要太大,本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技能目标和重点问题定在解决单、双脚起落时的落地缓冲问题上。在内容和组织编排实施上,单一技术结构在短时间内无法完美,可以加组合练习,之后再增加一个难度,进行有规则的游戏比赛。组合练习就是在单一练习之后,改变环境,稍加难度。单一练习学会之后,直接到组合练习中去实践。目的是在改变环境的同时加以规则的限制,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一些改变,获得即时成就感。在游戏比赛中,不要强调快,只要是比赛学生下意识的就会加快速度,要反复强调这节课你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如成功率、一致性等。总的来说,还是要用心关注学生的实际动作水平,用心琢磨课程标准,两者结合后确定最近发展区,不能拔苗组长,要一步一个脚印式的引导学生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的发展。
1.3 情境创建要“表、里”兼顾
体育教学的核心是“教什么、怎么教与学”的问题,在情境教学实施中切不可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本质。情境教学中“表”是故事情境,“里”是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教学实施中一定要注重“表”“里”兼顾。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容易出现“表”“里”两种极端。前者出现过多的情境设置,导致教学的本质内容安排较少,学生无法完成设定的教学任务。要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问题等来进行情境从创建,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创建情境而创建情境。教学情境的创建切勿太花哨,判断其是否适当,主要还是看它能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体能、技能、德育等素养的发展,任何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境创建都是要力戒的。情境的创建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悟、操作、体验,利用现实环境和主體活动发生交互作用,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而后者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学生的兴趣导向,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降低。总之,情境教学时不能脱离教学目标,不能只看形式,不注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们的教学进程,要做到统筹兼顾。
1.4 要擅于利用语言、动作将师生引入情境
语言是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模式的重要工具。教师的语言应做到生动形象、活泼有趣、易于理解并且表达准确清晰,符合学生的实际言语理解水平。尽管教师的情境故事、环境设计的完美无瑕,如果语言应用不恰当可能会导致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对教师语言不理解,课就难以按照设计的环节去推进;教师语言不活泼生动,情境的实际背景就显得乏味。在情境教学时,教师也应当运用恰当的肢体动作与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的动作应做到标准、简练、能够使学生容易模仿,并且教师的动作能够引导学生对于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以及强烈的体育兴趣。在本课实施过程中,教师利用活泼、童趣的语言一步一步的将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中,每位学生都盯着教师看,耳朵都竖的直直的,非常感受这个过程。并且,每次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学生都能快速的理解教师的语言,快速、准确的完成相应的任务。在途中,教师一直情境教学中扮演着“村长”的角色,和学生融为一个团体,每次练习都积极参与,进行示范、比赛等,使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愈发浓厚。因此,教师的语言、动作参与也是情境创建和实施中注重考虑的问题。
2 结语
情境创建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对低段学生适用的体育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建立学生终身体育学习意识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低段学生体育教学中,应正确的使用情境创建教学模式,杜绝情境教学“去真”化,从而让更多的学生真正爱上体育。
参考文献
[1] 黄孟雄.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1):222-223.
[2] 张万宝,王飞雄.情境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综述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4,33(5):131-135.
[3] 辛宪军.基于情境教学模式的小学体育教学实验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6):113-116.
[4] 孙娟,何东平.从“六要”谈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J].中国学校体育,2018(8):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