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芦笙演奏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天予
摘 要:芦笙是苗族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在不同地区,芦笙演奏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加强对苗族芦笙演奏的挖掘和研究,有利于巩固芦笙演奏的发展。笔者对苗族芦笙演奏的差异性、时限性,以及时代的发展和现状,尤其是如何通过发展而有效传承等作一些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苗族芦笙;差异性;时限性;发展过程;有效传承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是苗族文化的传播机,记忆和传承苗族几千年的文化。为今后让更多人了解苗族芦笙演奏的传承与发展,笔者对苗族芦笙演奏的差异性、时限性,尤其是如何通过发展而有效传承等作一些探索和分析。
1 演奏的差异性
从史料记载和苗族民间传说来看,芦笙演奏已有几千年历史。在苗族祖先蚩尤战败后,各部落就不断从中原向南方迁徙,后来定居在贵州、广西、湖南、四川、重庆等,并有部分苗族到东南亚泰国、越南、老挝等国。芦笙演奏就形成了地区的差异,在芦笙大小形状、演奏技术、风格、形式、习俗等方面有所不同。
贵州台江、雷山、剑河等的高排芦笙演奏,最高的芦笙有6米之多,属于世界芦笙种类的特大号型,分有高、中、低、倍低音演奏。芦笙笙管音域,从六管一音至六管六音排序,倍低音为六管一音,高音为六管六音,其他有二、三、四、五音等,以高音芦笙演奏主旋律,其他协助演奏。主要以前八后十六音符的节奏型和采用硬吐音技术演奏特点,声音洪亮浑厚,节奏强烈有序,一拍一个动作往左往右扭动起舞,并为同边手同边脚表演风格,气势雄壮威武,是最为浓重的芦笙演奏气氛之一。
贵州黔东南丹寨、黔南都匀等的四滴水芦笙,最高的有4米左右,同样有高、中、低、倍低音演奏,并且增加高、中、低、倍低音的芒筒协助演奏。演奏技术采用软吐,高音明亮尖锐,低音浑厚低沉,像波浪起伏的效果不断出现,动作姿态奔放典雅,是芦笙演奏最不好掌握的技术之一。
黔东南雷山、凯里、黄平、麻江等地的芦笙,高有6米左右,属于中号芦笙,音乐速度有快有慢,音色动听感人,词曲丰富多样,动作优美舒展,并有部分村寨采用铜鼓伴奏。采用铜鼓伴奏的曲(词),一般称为铜鼓曲(词),苗语叫“敢略”(同音不同意)。在凯里、雷山等地逢年过节时,首先演奏铜鼓曲,然后才可以演奏其他曲目(词),这是苗族民间的习俗和习惯。同时,此曲在民间芦笙曲(词)中是最有代表性的。
贵州毕节、六盘水等地区的芦笙,高度不到1米,属于小号芦笙,主要有蹬踢、蹬转,头点地翻转,踩肩部表演等,动作轻巧灵活,带有炫技性的精彩表演,音乐清脆豪迈,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
贵阳、安顺等地的芦笙演奏,高达1~2米,属于中小号芦笙,音色温和沉稳,舞步动作简单豪爽。
从以上的芦笙演奏情况看,都是以行走和边吹边表演的方式来完成芦笙演奏,但在音乐作品、吹奏技术、芦笙形状、表演动作、服饰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分别代表着各地区的芦笙演奏的特点和风格。
2 演奏的时限性
在改革开放以前,苗族芦笙演奏一直处于定时性和封闭式,处于遵循守旧的状态下。例如,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村寨里,平时是听不到芦笙演奏的,只在逢年过节、办红白喜事才能演奏,别的时间段都不允许,这与苗族民间传说有关。传说中“芦笙一响,五谷不长”。意即农忙时节不是演奏芦笙的时间,演奏了芦笙就会影响庄稼的种植生长和收成。苗族各村寨都自觉遵守祖先的风俗,没人敢冒犯演奏芦笙的传统规矩,所以芦笙演奏一直处于民族风俗约定俗成的限制中。
每逢過苗年,每个村寨的芦笙就响起来了,过苗年3天后,由村里老人在芦笙场演奏芦笙,代表着芦笙演奏活动开始,主要是男吹女跳,吹奏人员不断替换演奏。一般表演6天,参加演奏人员自觉地着民族盛装,场面精彩,内容丰富,表现多样。演奏乐曲词主要以祭祀为主、娱乐性乐曲为辅,以及恋爱乐曲等。祭祀音乐演奏是纪念祖先的给予和教导,圆圈的队形场面代表民族团结、家庭团圆。娱乐性(丰收喜悦音乐)音乐主要是庆贺生活及生产等内容。圆圈的队形场面表现得到圆满的收获和共庆团圆等。恋爱乐曲演奏主要是以“讨花带”为主,男青年看上心目中的年轻漂亮姑娘,而期待用美妙的芦笙音乐去追求对方,表现形式为一对一,演奏场面自由,情景有交换物品等。
3 传承与发展过程
尽管芦笙演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关于演奏什么作品,暂未发现历史书籍详细记载,当时的演奏内容应该是娱乐性和记事性音乐,处于逐渐发展成熟时期。在战乱不止的影响下,苗族后来迁徙到南方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其中贵州成了全世界苗族聚居最多的地区,同时贵州也是芦笙演奏种类最多和内容最为丰富的地区。
根据历史来看,各地区、各村寨的苗族定居稳定后,不断发展祭祀性和娱乐性等词曲音乐,形成词曲演奏不平衡、不统一的现象。例如:贵州黔东南地区雷山县望丰乡三角田村与乌的村的演奏存在吹奏吐音技术、旋律以及表演风格等问题。笔者认为,这是来自苗族地方语言、村寨方言、生活习俗等影响,导致词曲、技术、芦笙形状、演奏场地、参与人数、演奏动作、演奏风格等发展不平衡、不统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芦笙演奏得到提高和发展壮大,贵州出现了不少芦笙手,如苗族著名的芦笙手杨炳芳、张文友等。在20世纪50年代被选到俄罗斯(苏联)参加中苏联欢晚会演出,演奏芦笙得到国内外的观众及领导好评。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苗族芦笙第一次出国演奏,代表芦笙演奏已走向世界。
同时,在这段时期,贵州各地方文化部门、歌舞团、文化馆等逐渐重视芦笙演奏人才的培养,如贵州省歌舞剧院(原省歌舞团)黄廷辉、东丹甘,黔东南州歌舞团余富文、雷山县文化馆余文烈,以及中央民族歌舞团金欧等,这些人后来成了芦笙行业演奏专家和芦笙改良开创者,并为芦笙演奏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苗族村寨芦笙被烧毁,但在个别村寨有芦笙爱好者悄悄把芦笙藏起来,逢年过节没人敢演奏,这时芦笙演奏处在衰落和停滞的阶段。 改革开放后,国家不断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各地区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等为抢救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培养了不少民族器乐、民族声乐等演艺人才。1982年原贵州省艺术专科学校及贵州省中等艺术学校开设了芦笙演奏专业,并延续至今的贵州大学音乐学院芦笙专业,后来贵州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黔南师范学院、凯里学院等相继开设了芦笙演奏专业和相关课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芦笙不断改良和创新,出现在全国各地演出,特别是在各种大型文艺活动、旅游景点、酒店演奏以及出国演奏等,使芦笙演奏从苗族村寨走向世界,并且登上了世界级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得到了更多国外人士的认可。
4 发展是最有效的传承
从发展形势看,芦笙演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并保持着民族传统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的演奏风貌。在传统的基础上,演奏技能、演奏形式、演奏作品以及时间性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4.1 演奏技能方面
传统的吹奏方法采用打音、颤音、三吐音(前八后十六音符)、软吐等,不能满足人们目前的吹奏需求,现在已采用和声、强弱对比、花舌、单吐、双吐、四吐等。
傳统的三步四步平步走、抬脚、转身等,已不能适应年轻人的表演风格,不断向蹬跳、转、踢、倒立、包脚翻滚、肩部倒立等高难动作发展。
传统演奏缺乏丰富的表情和情感自我表现能力,在当今时代,已从自娱性向他娱性发展,以动感的体态和丰富的肢体语言,配合芦笙音乐的情感抒发,强调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运用多种方法不断强化演奏效果。
4.2 演奏形式方面
过去男吹女跳,吹奏者在前,表演者在后;传统的演奏学习有着传男不传女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已打破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学习习惯,女生演奏芦笙不断增多,形成男女并重的发展形势。
以前在农村芦笙场演奏,现今已在各大城市的酒店和旅游景区、农家乐等地演奏,并且商业性和娱乐性演奏不断增加。
传统的芦笙词演奏不断向芦笙曲发展,产生了较为丰富的新型曲目,其内容和表现手法都有较大的拓展。这使得传统的娱乐性自由演奏不断向规范化和统一性趋势发展。
伴奏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并且结合了当代文化娱乐需求,在传统采用铜鼓、木鼓、芒筒等与芦笙交融演奏的基础上,已逐步采用钢琴、电子音乐等与芦笙伴奏,形式多样,效果良好,让传统乐器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词曲角度来说,传统作品内容简单质朴,几乎都是芦笙词,表现丰富明确,多次出现反复演奏,是芦笙作品的一大特点。而现代作品从内容、曲式结构、技术含量、表现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拓展,能更加深刻地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情态。
尤其是多管改良芦笙出现后,突破了芦笙仅仅演奏传统词曲和现代乐曲的局限,许多优秀的民族歌曲和舞曲也成了芦笙演奏作品,芦笙对多种类音乐的适应性和演奏空间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知。
我们也看到,在演奏芦笙的人群中,出现了很多年轻人不熟悉传统作品演奏的现象。现在看到各种文艺赛事活动、旅游景区、酒店、农家乐,以及娱乐场所演奏作品很多,除改良乐曲是新创作外,都是从传统作品剪辑而来,很少见新创作的芦笙词作品。
笔者认为,在现代音乐的影响下,芦笙爱好者和演奏者们要重注词曲作品的改良和发展,在重视优秀传统的芦笙词和演奏动作的指导下,契合现代审美意识和传媒特点,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发展芦笙演奏技能和加强创作。我们应该向杨炳芳、张文友、金欧、东丹干、杨昌树、余文烈等老前辈学习,他们为芦笙演奏的发展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特别是杨昌树教书育人的思想为芦笙演奏和芦笙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加强保护和发展传统芦笙词的优越性,并结合现代芦笙词曲的创新精神和演奏风格。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芦笙演奏经历了不少曲折,能有今天的辉煌灿烂,离不开苗族民间演奏艺人和爱好者的代代相传。笔者在民族文化有效传承与保护的相关论述中曾经提出,保护和传承的第一手段,是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同时给予其展演空间。正确认识传统艺术,我们可以借鉴哲学家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导言中说的:“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苗族芦笙演奏和创作也一样,它的发展进程必定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不断吸收新的养料充实发展的过程。就资源优势来讲,苗族的三鼓一笙已成品牌,苗族的传统民歌、民俗、祭祀活动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阔的开发前景,因此我们还要深入研究芦笙技术技能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昌树.芦笙选集[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5.
[2] 马伯龙,杨昌树.金芦笙[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3] 黑格尔.黑格尔全集(第27卷·第I分册)[M].商务印书馆,2014.
[4] 文毅,李孝梅.贵州苗族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研究[J].总第258期,三峡论坛,2013(1).
[5] http://www.Szwht.gov.cn[DB/OL].贵州文化网.
作者简介:李天予(1978—),男,贵州雷山人,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中共党员,贵州省芦笙学会副会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8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