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对青春期叛逆行为的教化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杜淑一
【摘要】音乐具有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在给予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对人们的行为和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对青少年进行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减少青春期叛逆行为,因此音乐教育是对青少年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音乐教育可以增强青少年对于外界的正确认知,对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音乐教育凭借独特的教化作用对于矫正青少年青春期叛逆行为具有无可比拟的效果。
【关键词】音乐;教育;青少年;青春期叛逆行为;教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阶段,由于生理变化与心理成长的不同步,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受自身认知的不成熟限制,往往对于外界实物做出错误判断。加之外界教育环境的限制和不足,不能有效地解决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问题,加剧了其对外界事物的怀疑和敌意,最终导致青少年在青春期容易出现叛逆行为,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正常成长。为了实现青少年的青春期叛逆行为的矫正,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和教化。音乐教化是常用的手段和方式之一。
由于青春期的特殊性与繁重的学业的限制,青少年接触外界环境的途径狭隘,而音乐是其主要情感依托和宣泄。由于音乐能够给青少年带来直接的感官享受和情感共鸣,深受青少年喜爱。因此音乐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考虑到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易塑形,可以借助音乐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发挥音乐的教化作用,矫正青春期叛逆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一、音乐对青春期叛逆行为的教化作用
(一)音乐对青春期叛逆行为的引导作用
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在广大青少年中广受欢迎。通过对青少年耳濡目染的影响,音乐用积极健康的内容影响他们的思想和意识,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如大声喊唱五月天的《倔强》,积极向上的歌词能够激励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是能够保持高昂的斗志和自信;低吟JAY的《听妈妈的话》,能够理解家长对于自己的期望和那浓浓的爱意。这些都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内容影响着青少年的认知,让他们有能力辨识正确与错误的行为,有效地降低青少年的叛逆行为的发生机率。
(二)音乐能够促使青少年培养良好的行为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自身和外界条件的限制约束,与外界缺乏有效的交流,很难要求青少年自身拥有良好的行为。因此可以借助音乐教育,来正确地引导青少年塑造良好的行为。结合青少年的自身条件特点,以学校音乐教育为主,家庭音乐教育为辅相接的模式,来实现对青少年全方位一体培养。学校可以通过选取内容积极向上,有良好行为指导,贴近学生生活的音乐用作教学和播放,不仅使学生得到音乐的享受,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在家庭里,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喜好,推荐一些有益青少年行为成长的音乐,与孩子互动,加强彼此的沟通,促进家庭和睦。
(三)音乐能够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育是全面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和矫正青春期叛逆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心灵感化功能,积极地去运用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青少年。
音乐教化通过音乐的独特表现形式来完成和实现,例如通过演唱歌曲、音乐作品欣赏、乐器演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通过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让音乐中所包含的真善美以及优雅的旋律浸入青少年的心灵,使其精神提升,改善审美意识,鼓舞和引导青少年前进。
二、何如更好地运用音乐去引导和教化青少年的叛逆行为
(一)构筑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
古人云:“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剐赤”。这句古语指出环境可以影响在其中人的成长,好的环境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因此构建良好的音乐环境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和崇高的道德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音乐可以纠正青春期叛逆行为,实现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音乐教育中,要非常重视情感教育,让青少年去主动亲近音乐,学习音乐。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设计音乐内容。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共同营造音乐学习环境,让青少年在浓厚的音乐环境里发现学习音乐的乐趣,为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创造客观条件。
(二)将音乐走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
注重青少年的情感生活需求,社会、学校、家庭的方面主动鼓励青少年接触音乐。通过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让青少年能够倾听到优美的音乐,使音乐永驻青少年的心里。鼓励青少年定期参加一些小型音乐会,通过这些平台陶冶青少年的身心。通过音乐教育宣传,将青春励志的歌曲走进青少年当中,激发青少年的学习斗志和学习激情。
(三)注重青少年情感共鸣
在实际的音乐教育中,要着重青少年在欣赏音乐过程中的情感共鸣。因为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对于音乐选材往往做不到因材施教,片面注重达到教学要求,所选取的音乐不能够满足不了青少年的精神需求,并强加给青少年学习,这会引起青少年的强烈抵触,导致音乐教育的失败。因此必须注重青少年的情感精神需求,才能实施有效的音乐教育。所以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紧紧抓住青少年的情感需求,用合适的音乐素材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情感道德的渗透,从而实现音乐教育的教化作用。
(四)积极发挥和引导音乐的审美作用
音乐以听觉艺术形式,通过运用优美的旋律和美好的词汇,将音乐的美呈现给青少年,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净化其心灵,让青少年去探寻和发现艺术的美、生活的美、世界的美。音乐教育要着重重视青少年对于自身欣赏美的能力培养,要让青少年在音乐的海洋中去学习如何发现美,认识到美的存在和价值,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的。通过去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过程里,青少年的审美能力不断地提高,并学会用美的目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生活,从而完成人与环境的和谐。通过学习音乐,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矫正青春期的叛逆行为,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的独特魅力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对于矫正青春期叛逆行为有独特的教化作用。因此在实际的音乐教育中必须要在音乐实践中不断的去探寻适合青少年的教育方法和途径,通过音乐的艺术渲染力和感召力,是青少年树立良好的行为和崇高的道德精神,有效矫正其在青春期叛逆行为,让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晓羽.浅析音乐教育中的美育功能[J].戏剧之家, 2015(24).
[2]章燕.试论音乐的教化作用[J].现代教育,2014(Z2).
[3]刘兆伟.以乐施教論[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6(4).
[4]李东.社会音乐教育现状及策略探讨[J].通俗歌曲, 2015(11).
[5]徐红博.新时期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落实途径反思[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12).
[6]慕清芬.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6(1).
[7]唐惠林.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与疏导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2).
[8]王俊芳.浅谈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 学周刊,2012(7).
[9]裴菁菁.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对应措施[J].文学界(理论版),2011(1).
[10]王玉兵.关于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测评及教育建议[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4).
作者简介:杜淑一(1992—),女,汉族,山西朔州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28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