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五个基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也在发展。教育也在改革,教育水平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而高中的物理又是比较重要的。这就给高中的物理教师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需要教师们用一种创新的方式给学生们授课,改变以往物理的教学风格。本文就结合高中物理课的实践,谈谈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五个基点。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创新 五个基点
一、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虽然教育部隔几年就对教学做一次改革,但是高中物理仍旧用的是以往传统的“老师只管在前面讲,学生只是听一听”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会严重的阻碍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课堂效率极低,学生不能对此产生兴趣,学生缺少了自己的思维空间。所以要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变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成为主体,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得到提升,教师要经常与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告诉他们自学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了更多的自主思考及自主探索物理知识的机会,老师可以把教学资料分享给学生们,告诉一下他们平时讲课时的技巧,有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来讲,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也可以让他们能够对课堂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记忆,也可以让他们对一些问题有更好的理解。
二、多让学生们做一些实验
让学生们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做一些实验,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得到全面发展,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因为高中物理改革要求教师全面培养学生的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加强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上课的时候先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老师在旁边为学生们解决问题,讨论完毕后要以小组为单位去做实验。让学生们自己去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他们的记忆会更加的深刻,也能够对物理课程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上课
多媒体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现在不管是一些大型企业开会,还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几乎都用多媒体技术放一些PPT来帮助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更有特色,教师们可以在PPT上列一个大概的内容框架,让学生们看着那个框架,老师在把主要内容详细的进行讲述就行了,主要内容都在PPT上,学生们也能根据PPT上的内容,集中注意力听课。学生们也能更好地明白老师所讲的了。教师们可以在自己的课件上加上一些搞笑的元素,使自己的课堂氛围更好,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對学生的探索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再进行新抽象概念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在课件上穿插一些视频,图片等,利于学生们理解。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物理知识。不至于那么枯燥乏味。多媒体还可以放一些物理实验,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先看一看那些实验的步骤,操作过程,好能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这个实验,还可以在课件上加上一些随机点名的PPT,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四、课上举办一个辩论赛
辩论赛对学生们的思维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让学生们在辩论赛这个紧张的氛围当中有着很大的提升,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语言表达更具艺术性,应变能力加强,有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既可以让你增长见识和知识,让你提升你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可以让你自己可以有突破,突破自己的害羞和胆小的性格弱点。
五、化师为友,组建双师课堂
整个教学过程中,其实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化师为友,组建双师课堂更为重要,可以让学生和老师共同进步,有问题一起探讨。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和学生们的关系处好了,可以帮他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以前教师一直都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现在需要教师们转变这种思维,让自己变成一个课堂的交流者和合作者,让自己同学生们联系起来,多走下讲台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在讲台上和在讲台下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创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新型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大胆地去主动思考、发表言论,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的身边,和学生们一起探索物理中的奥妙。要以朋友的姿态关心着他们,关心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们在课上增加点效率,课下少留一些作业。多与学生们做一些交流多为他们解答一些疑惑,多交流一些自己的经验,拉进一下师生间的关系。
结语
高中是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把学生的成绩提升上去,平时要多做一些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们适应,还是自己平时对学生们的关心不够,导致学生们有了意见。多利用多媒体技术,让自己的课上气氛活跃起来,课上多调动一下学生们的积极性。把部分时间交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渊.分析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五个基点[J].新课程(下),2017(12).
[2]秦洪.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五个基点[J].学园,2014(25):141-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3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