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信息化下的数学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严保同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应用,将运用科技与信息列为国民教育阶段所要培养的十大基本能力之一,并将信息教育列为六大重大议题之一。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并非要以信息科技教学取代传统的教学,而是将信息技术设备转化为教学科技,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便利,让学生与教师有更多元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同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教学瓶颈
一、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瓶颈
教師在实施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时最常面临的瓶颈为教材制作的时间难以掌握,以初中数学教师为例,一个星期加上课后辅导共21~25节来说,如果还要老师制作教材,的确不易实行,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集思广益,制作多元公开的信息化教材,提供统一的教学平台,让教师不再害怕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所带来的额外负担,进而提升教师使用意愿。其次是教师如果使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话,恐面临无法掌控教学进度的状况,一是软硬件的搭设往往占用许多教学时间;二是在使用上往往遇到各种软硬件安装及使用上的问题而使教学过程为之中断。如此一来,就会造成教学进度的落后。尤其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对许多学生来说既多且深,如果一味地使用信息技术来呈现教材的话,必定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所以许多教师在考量之下,也只能选择性尝试一些单元从事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否则不但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反而适得其反,变成教师匆忙赶课,学生囫囵吞枣的窘境。教师在实施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时常有不知为谁而战、为何而战的困扰。没有明确的教育政策,也没有确切地告知如何实施;空洞的教育政策也没有使教师有实施的动机;不然就是过于理想化或实施要点不够周密,无法鼓励教师全心投入信息技术融入教学。
二、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教师的建议
(1)消弭排斥被动心态。对很多数学教师而言,利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是一大挑战,也是一大突破,心态上的调整是最大的关键。如何消弭排斥被动的态度,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教师之间的鼓励、帮忙以及学校文化的建立也很重要。从未使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数学教师可从最简单地方着手。如教学光盘,工作坊等网站均免费提供数学教师许多有用的教学软件。对于数学成果或作业,也可通过教学互动平台或网际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如缴交作业或批阅分数等。经由这些现成的教学资源,慢慢建立使用信心,培养积极态度。
(2)教师之间的观摩交流。教学视导及观摩是除了进修研习之外,最直接有效的成长方式。教师们通过互相鼓励及指导,了解自己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时的缺失及不足。不过这种方式必须建立在教师之间的互信上,以免流于互相攻击或互相吹捧。也可通过录像方式,了解自己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3)教学经验的累积与信息教材的制作。鼓励每位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研究会中针对单元内容提出教学经验与教学成果分享,并召集人收集各单元信息教材供每位教师参考,于下次教学观摩使用后针对教材内容适用性提出个人建议,在教学研究会中集思广义并做修正,让教材内容不断更新进步。
2.对学校的建议
(1)维持教学设备的完整性和信息的传达。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需与时俱进,以免让教师失去使用的动机及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设备再好,也必须有教师使用才能发挥它的价值。多数教师课务繁忙,并不知道学校添购了许多新的信息设备或教学软件。这时学校有义务随时更新信息并适时传达,增加设备的借用率。除此之外,也必须让教师及学生知道如何维护及使用,确保设备的实用性。
(2)种子教师的培育与辅导团的设立。各校可培育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种子教师,定期举办教师研习,各区学校可联合成立辅导团巡回指导,举办不同教学单元内容的成果展示,应用软件的教学、数学教学相关资源介绍与应用、硬设备的熟悉、与会教师讨论实际范例等,如此一来,让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成为一种风气,形成学校组织文化。
(3)学校行政的鼓励与支援。时间是许多数学教师在实施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最大考虑因素,无论在教材的制作、软件的学习或硬件的架设等,皆比传统板书教学多出许多时间,教育行政部门应给学校行政更大自主运用空间,通过减课或津贴给予鼓励,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及动力可投注于课程的设计上。也可以通过教师征选录用专科教师,专门协助解决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时的软硬件需求。
总之,本研究旨在探讨任教于各初中的不同背景的数学教师的教学现况及教学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瓶颈,尝试提出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统计分析整理出大家的看法,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孙丽,李忠海,王娜.将数学型信息技术作为数学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49.
[2]陈明.解读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整合本教材——兼谈数学教师更新观念[J].数学通报,2004,(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3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