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智学校开展家教讲堂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云霞

  【摘要】在特教学校,孩子的教育、康复更应该是连续的、持续不断的,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家长对残障学生的照顾与管理仅仅停留在能吃饱、吃好的就可以。而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康复训练则关心的较少,同时,由于家长本身知识的缺少,也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康复方法等知识的缺乏。所以,开展家教讲堂很有必要。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家教讲堂
  在特教学校,孩子的教育、康复更应该是连续的、持续不断的,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家长对残障学生的照顾与管理仅仅停留在能吃饱、吃好的就可以,而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康复训练则关心的较少。同时,由于家长本身知识的缺少,也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康复方法等知识的缺乏。很多家长受传统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左右,还没有意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把“教育”“康复”的任务都推到学校。
  在我国,特殊儿童家长教育开始得到关注,一些学校开始把家长的教育问题纳入工作范畴,特教学校都在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如何在特教学校使家教讲堂更好的发挥作用,构建一个和谐的教育体系,并以此为依托,全力促成特殊儿童的全面、健康、持续、终身发展,具有非常现实和重要的意义。
  家教讲堂的规范化建设,实现了从“以家长如何解决子女的教育、康复问题”为主,到以“提升家长自身素质”从而实现“亲子共成长”。
  一、家长的教子观念发生变化,形成了教育、康復并重的新局面
  通过家教讲堂的辅导与学习,慢慢改变着家长“重文化知识轻康复训练”的观念。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在家教讲堂的沙龙活动中,家长不再是紧紧盯住孩子的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是开始过问起孩子的康复训练、自理能力、动手能力等。如孩子参加各种手工制作、特长学习、社会实践等,绝大部分的家长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学校的织布、绘画班办得有声有色,节庆祝活动的隆重热烈与成功,同家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二、家长教子方式得到提高,教育效果明显
  在家教讲堂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把孩子的需要告诉家长,同时也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长教子方式的改变。
  家长根据家庭教育的实际,在讲师团老师们的指导下在家里完成学习任务。其基本要求是“求量不求质”,即家长陪同孩子参与社会的活动,如超市购物、外出游玩等,只需要将图片传给孩子的班主任,并附以简要的说明,就会视为完成。这既增加了亲子关系,同时也开拓了残障孩子的视野。
  许多家长深有体会的说:尽管我们的孩子存在残疾,但同样也渴望得到父母的爱;而简单的、粗暴的教育,只能让孩子面对家长时,更加恐惧。
  三、家长素质得到提高,家庭育人环境得到优化
  我们学校的家教讲堂,在调查家长需求、了解家长需要、深挖问题根源的基础上,将家教讲堂的重心放在启发、教育家长上,从谈问题为主转变为找规律、谈教育、论成长、给方法,促进家长从单纯的管教者转变为共同的学习者和真正的教育者,从而实现了家长学校从“问题取向”到“资源取向”的创新。而我们的家教讲堂的主体形式则成了课程化、规范化的“家长课堂”逐步实现了从“简单的汇报”到“教育提高”,从传统的“老师讲、家长听”到“家长主体、多远互动”的根本转变。
  家长认识到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从而增强了家庭责任感,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访中,我们感受到了家长在创设温暖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所作的努力。
  四、密切了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授课形式的灵活多样,让家长全面准确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并依靠家教讲堂不断提高的家教方法,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同时,又使家长了解到了学校的工作,增强家长对教师的了解、信任,使家长能主动地支持学校、教师的工作。
  家教讲堂的办学规范化,从根本上不是教学效率与方法的改变,而是教育目标的回归。我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围墙内的“教”与“学”,而是同时着眼于家庭文化对孩子潜在的影响和作用;强调的是家长的学习与改变,从而真正回归“家教讲堂”“育人”这个教育的根本的出发点。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依托家教讲堂,将学生家长组织起来,使家长学有所学、学有所得,学习掌握一些家庭教育、康复训练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康复质量,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形成合力教育,避免孩子教育上出现“5+2”等于“0”的现象。同时,可以加强家长队伍专业化发展,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康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家庭教育理念。通过开办家教讲堂,我们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妇字(2011)2号】.
  [2]翟召博.家长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临沂市高新区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巡[J].山东教育,20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3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