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在院校任职教育中的应用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韬 张磊 杨健
[摘 要] 智慧课堂具有高表现力、强互动性、广资源量的信息技术优势,能够推动转变传统师生主客体地位,激发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改革中受到较多关注。许多院校结合自身教学训练特点,对智慧课堂进行许多探索和尝试,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教学改革对任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当前任职教育现状,对智慧课堂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下一步将智慧课堂在任职教育中发挥应有的质量效益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智慧课堂;教学改革;任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202-02
一、教学改革对提高任职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学改革是指在促进教育进步,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教学内容、方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关键是要改变“教员主讲,学员主听”“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个投影讲半天”的传统教学模式。落实到任职教育教学训练上,就是要在教学中加强多元化教学训练方法和手段运用,推进课堂教学由讲授式向学导式、研讨式转变,鼓励教员采取虚拟、模拟、仿真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设计、创新组训模式、创设自主学习环境,提升教学训练质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上从重教转向重学
改变“理论为主,应用为辅”的教学模式和注重知识灌输,忽视个性差异的传统教学方法,突破教师与学员的“上下级”关系,打破任职岗位与院校教育的界限,实现课堂与岗位的衔接,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二)教学环节上从线性转向多元
回归学员工作实际,重心下移,按照学员岗位实际面临的重难点问题设计教学内容,按照岗位环境设计教学环节,紧盯学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总结提炼学员需求,精准选题有的放矢,激发学员研讨的兴趣,着力改变传授与演示为主的“单向教学”,通过分组研讨、小班授课等形式打造良好的研讨氛围,提升体验感和参与感,充分发挥院校教学资源优势,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及时归结学习成果,提高学员能力素质。
(三)教育技术上从边缘转向中心
借助多媒体基础设施、富资源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突出智能信息技术在内容呈现、即时交互、情境感知和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学情分析统计,授课环境布局,分组讨论管控,自主探究学习,内容展示互动,实时交流指导,教学管理评估等教学全过程增强师生互动与体验,避免因科学分析不足和可用资源偏少等问题造成选题不准,交流不畅,环境单调,自学无门,评判无据等问题,降低师生共同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影响教学质量水平。
二、开展任职教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教学改革的导向牵引和相应法规标准的具体指导下,许多单位结合自身人才培养实际特点需求,对如何更好地开展任职教育的研讨式教学,从标准法规制定,教学条件建设和教学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和实践,教学训练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开展任职教育研讨式教学时,对学员学情分析不足、诉求掌握不准,学员所需和教员所讲的交集偏少;教室空间设计封闭,开展研讨、分组学习组织不便,学员易受干扰;教室多媒体设施陈旧、内容呈现方式简单枯燥、交流模式单一,难以调动学员参与学习的兴趣热情;教学资源“小散孤”、交互网络覆盖偏低,资源获取途径窄难度大,学员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受到影响;学员行为难管控、教学行为不规范等教学管理问题难以有效遏制等现实问题与教学改革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缺乏能够精准掌握学员诉求、多元展现教学内容、便捷获取海量资源、多维开展交流互动、对科学规范教学管理的新型课堂予以有效支撑。
三、智慧课堂建设研究情况
(一)智慧课堂的建设情况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智能教室,通过自动控制和传感设备实现了自主创设教学环境和拟真情境营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智能教室利用无线网络创建跨域交流协作平台,激发了学生分组研讨交流的兴趣和热情;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对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并应用视频会议系统帮助教师有效引導学生开展协作交流。
2016年至今,国内许多高校也开始陆续建设应用智慧教室,如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湖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都建设应用了智慧教室。清华大学的“清华大学金融学院信息化教学环境及视听应用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实现了网络感知、可视管理、优化教学内容演示呈现、全程记录课堂教学活动、无缝接入云端资源与服务等功能;华中师范大学的智慧教室通过改进教学环节,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化教学内容表现力,创设多平台交流途径,推动师生角色转换,实践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体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厦门大学在智慧课堂中,强化信息手段运用,构建了远程互动平台和富媒体资源库,优化了教学空间设计,改变了教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样式,激发了师生交流的热情,对促进师生、生生互学共进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智慧课堂应用的主要观点
陈卫东(2011)提出课堂笔记的自动化、课堂实录、反馈及时、多维交互等,从技术角度分析智慧教室的功能;黄荣怀(2012)提出智慧教室的“SMART”概念模型,认为智慧教室的功能体现在内容呈现、环境管理、资源获取、即时交互和情境感知五方面;聂风华(2013)在SMART模型的基础提出了由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网络感知(network Sensor)、可视管理(visual Management)、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实时记录(real-time Recording)、泛在技术(ubiquitous Technology)构成的“iSMART”模型。 安宁,牛爱芳等在《高校智慧教室建设的探索与思考》通过对北京师范大学公共资源与服务中心试点型改革创新实验教室进行智慧课堂改造和开展教学试验,认为智慧教室的建设丰富了课程资源来源与展示手段,强化了学员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激发了学员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邱氟、黄宇琨在《智慧课堂联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结合信息化手段下的常规教学现状,总结了智慧课堂的技术特点,认为智慧课堂同样能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发挥特定的正向作用。葛文斌在《基于云端的小班化智慧教室实践探索》中通过焦点智慧教室学习平台的实际授课体验,认为智慧课堂为进一步提高小班化教学授课质量,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控学生学习进度,因人施教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智慧课堂对任职教育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研究现状看,无论是教育政策还是教育技术应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鼓励个性差异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而强化教育技术应用的具体抓手——智慧课堂的建设能够推动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推动教学改革落地,加快转变教学观念
智慧课堂通过合理优化教学空间设计,拓展人机交互、人人交互,增强研讨分组体验、催化个性化教学指导,推动了由“教员主讲,学员主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向“学员主讲,教员主导”的多向教学模式转变。
(二)推动技术手段运用,提高了教学质量效益
通过强化学情分析、精准掌握学员所求,开展订单式教学;增强内容呈现方式、发挥课堂资源效用,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强化资源共建共享、构建自主学习环境,助力碎片化教学;加强智能环境感知、科学有效管控教学行为,促使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向精确化、多元化、智能化转变,倒逼教员加强实战化教学方法实践运用,减低课程建设资源制作难度和精力消耗,推动教学内容更新,逐步构建任职教育实战化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开展任职教育的质量效果。
(三)推动单位整体建设发展,打造品牌提高影响
智慧课堂的推广应用实现了教室布局科学化、教学环境全新化、学生学习自主化、学习资源共享化、教学管理智能化,有效提高了任职教育研讨式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了教学训练改革由“迈开步子、趟开路子”向“形成规范、凝聚品牌”升级;另外,也为其他院校开展任职教育研讨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参考借鉴,提升了单位办学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合分析当前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有力促进和推动了相关单位分组教学、小班化教学改革,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智慧课堂配套资源建设还存在建设质量不高、技术运用不够灵活的问题。部分课程资源建设依靠教员自行制作,缺乏统一规划和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支撑,资源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统筹协调和人员安排不合理,资源审核不严格,影响了资源建设的整体推进;部分单位对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理解掌握不透,电视教材画面、声音清晰度不高,文字表述不够准确;多媒体教材的模拟仿真度不高,集成性交互性不强;网络课程和微课程的必备学习模块配置不完善,音视频录制清晰度不高,试题库建设不足,影响了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
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设施设备使用能力、课堂掌控能力和教学资源组织能力等原因影响了授课效果和反馈。部分教学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操作不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对开放研讨式教学模式不适应,无法兼顾各小组学习进度,不能及时归纳统一小组之间的思想差异,导致课堂杂乱无序,只有热度没有准度,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推荐的资源相似度过高,无法激发差异性思维等,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
五、结语
智慧课堂作为一种信息化技术支撑的开放式研讨教学平台,能够精准掌握学员学习动态、智能创设环境氛围、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推进学员自主探究学习,提升学员的自我拓展、沟通协作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但是智慧课堂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和培养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素质等关键要素仍未被深入研究,难以切实发挥智慧课堂的真正效用。因此,在应用智慧课堂教学训练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上述要素的建设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亚珍,张宝辉,韩云霞.国内外智慧教室研究评论及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2014(1):81-91.
[2]程敏.智慧教室的設计与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6)282-288.
[3]黄荣怀,胡永斌,杨俊锋,等.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22-27.
[4]陈洁,林沛.浅谈智能教室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8):185-186.
[5]张琦.打造智能教室尝试未来课堂: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实践探索[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4):181-188.
[6]聂风华,钟晓流,宋述强,等.智慧教室:概念特征、系统模型与建设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7):5-8.
[7]邱焕枝,陈永灿,范潮升,等.基于WiFi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教室系统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6,35(1):62-64.
[8]王美丽.云桌面技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4):222-223.
[9]程敏.信息化环境中智慧教室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2):101-107.
[10]靳旭莹,马晓萍,申巍.智慧教室的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4):8-10.
[11]戴运筹.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教室建设思路[J].科技资讯,2016,14(14):126-127.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