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之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晓慧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效课堂成为教学实践领域的一个常谈常新的概念。初中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基本认识,探析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一些举措,以期真正把握高效课堂的突出特征,转变理念、播种发展观,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创学”,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转变;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9B-0046-02
  新时期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无疑是中国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关于探索课堂教学的新变化,挖掘有效教学或高效课堂的内涵、创建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等一直是教育界常谈常新的话题。
  一、高效课堂教学的认识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高效课堂既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既引导学生“学会”,又帮助学生“会学”。所谓“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本位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发展是高效课堂的内涵。
  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课堂”与“学生”的关系,这需要每一位教师静心思考。如果教师眼中只有“课”而无“人”,那么“教”也就失去了价值。
  学生的成长、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价值追求,那些把学生放在心中的主体地位的教师,他的思想会影响学生的心灵,会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如此,我们再去思考如何创建高效课堂,岂不是更有意义?
  初中语文教师时常处于较尴尬的境地,既要把握考试动向,强调知识教学,又要肩负情怀熏陶,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诗与远方。”教师用尽浑身解數,语文成绩不如人意,埋首于五花八门的作业不得脱身,教育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更需要我们剥茧抽丝、化繁为简,要努力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独特创新的教学环节;既要苦心孤诣研究考试题目,精讲精练提高教学成绩,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认识真善美。在追求高效教育的路上播种“发展观”,以期鲜花满径、芳香沁脾。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在探索尝试过程中的误区
  (一)教师边缘化
  强调教师少讲甚至不讲,程序化的教学模式的确使学生动得多了,但很多内容都是教学参考书或辅导书的翻版,学生几乎成了搬运工角色,老师只是穿插点评一下,看不到课堂生成,看不到教师创造性的设计。
  (二)学生展示内容应试化、格式化
  学生按照导学案的程序先自学,再展示或小组交流展示。对于语文课而言,导学的内容固定化,个性的思想、独特的情感、审美的艺术等珍贵的东西被忽略了,“语文味”淡薄甚至消失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考试知识”、答题模式。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其魅力在于文化底蕴、情感濡染、审美体验、生命情怀,这需要创建高效课堂的老师们多去思考。
  三、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一些举措
  学生是有个性的生命,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是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自觉投入,甚至情不自禁,课堂教学才能实现高效,否则老师穷其所有灌输、填鸭,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染学生热爱语文、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我们已经成功了一半。使学生“爱学”,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使学生“会学”是高效课堂的首要特征。
  (一)认识新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建立和谐平等、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丰厚学养、业务水平是赢得学生尊重的关键,也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要努力营造生动的课堂学习氛围,注重兴趣培养,使每位学生乐于参与、探索、发现;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最佳状态,敢于也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主动探究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就要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提升自我。
  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对于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与时俱进的理念必须深植心中。用书籍浸润成长,用才华感染学生,用信心与恒心架设桥梁,用爱心与耐心沟通心灵,建立与学生彼此信任、彼此促进的师生关系。总的来说,教师的角色要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而不是旁观者;由“导师”向“学友”转变,与学生共同成长;由“一桶水”向“细水长流”转变,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由“辛勤的园丁”向“人生引路人”转变,成为学生生命中重要的存在。
  (二)精心设计学生本位、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在教学思想上,语文课注重追求教法也注重引导活法,着力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例如从《安塞腰鼓》中读出生命的刚劲、奔放和热烈,从《紫藤萝瀑布》中读出生命的色彩、成长的力量,从《丑小鸭》中读出对美好的渴望与憧憬,从《背影》中读出爱的隔膜与爱的内涵……潜移默化中学生被感染、被吸引,课堂不是孤立的象牙塔,而是回归到了生命的本真,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不自觉地体验了。
  在教学设计上,语言课的教学应以学生独立思考下的语言活动为中心。改变教师独占讲台、一讲到底的陈旧教法,把“讲析课”合理地转变为学生的语言习得课、语言训练课、语言实践课等科学的课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不是一句口号,语文课堂要在感悟、解读、品味、积累、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从课文语言中体会字词句段篇的绝美神奇,让情感缓缓流淌、思想慢慢浸润。建议教学设计最好体现语文教育家余映潮倡导的“教学设计30字诀”: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评价一节语文课是否高效要看学生是否有扎实的课堂积累,是否触摸到文字的温度,是否感悟到了文字背后的内涵,是否点燃了学生的智慧和情怀,是否培养了学生对文字、对生活的热爱。
  在教学手法上,进一步科学化、生动化,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研读一篇文章的精妙之处不能单纯指望学生自己品味或感悟,需要教师调动自身生命体验和经典亲密接触,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进而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形成文本、教师、学生三方共存的解读情境。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有话可说,说得准确有序,说得入情入理,与学生共同搭建平台,分享阅读心得,吸收新颖观点,激发思考兴趣,交流思想认识。
  在教学策略上,除了“诵读课”外,我们着力探索更多实用的课型,如“写读课”“背读课”“演读课”“联读课”“评读课”……通过阅读、写作、赏析、交流、实践活动相结合,激发兴趣,关注学法,实现“学会、会学、乐学、创学”的目标,应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
  在具体操作上,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语言学用、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关注文学知识渗透,关注学生语文活动,关注教师学识修养,关注课堂时间效益,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赢。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可以结合实际尝试高效课堂操作“五个一”:编制一个学习方案(侧重文本解读),构建一个学习组织(优良中困搭配结对),提供一个自学方法(咬文嚼字、留白还原等圈点批注法,独学、对学、群学结合),设计一个课堂流程(因“文”而异,预习、展示、反馈环环相扣),明确一个学习任务(学会“不会的”,可实行分层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灵活运用。
  四、结束语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进,以学评教、反思提升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师生的解放和双赢是高效课堂的核心;教师素养的不断提升是高效课堂的后盾。时代在发展,我们更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将语文的情怀播撒在三尺讲台,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路漫漫其修远兮,为迎接高效课堂的春天,实现生命的“泛活”,我们已经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王君.听王君讲经典名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1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