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词中自然意象的生命意识表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洪华平
摘 要:很多诗词大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月”这一意象。我国自古有嫦娥奔月之说,为月亮这一意象平添了浪漫因素。青草也是文人骚客的常用意象。我国古人常常以青草抒怀,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雨这一意象自古受到文人的关注,即使在历史的今天,也有很多诗人、词人将雨作为重要意象。同雨一样,不同的花可以营造不同的意境。鲜花渲染了生机勃勃的氛围,而落花象征衰败颓废。对唐诗宋词的意象进行分析,发现唐诗宋词意象大多取自自然。无论是月亮、花朵、青草还是雨,都是自然景物,都是作者取法自然的产物。意象营造了意境,使唐诗宋词内蕴深远,回味无穷。唐诗宋词意象传递了意境之美,使人们形成了自然清净的世界观念。唐诗宋词意象之所以带给人们无与伦比的感受,是因为其充分利用了读者的想象力,扩展了唐诗宋词的空间。唐诗宋词意象提升了文本的表现力,使景物再现更加完整,使情感表达更加畅快。文章将立足艺术设计,探讨唐诗宋词意象与艺术设计的共通点,以及唐诗宋词中意象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以期为有识之士提供参考,为艺术设计指引方向。
关键词:宋词;自然意象;生命意识
生命是亘古不变的文学话题,每个作者都对生命有所感悟,将自己对生命的所思所想融入到文学创作之中。在我国古典文学领域,宋词最为真切地表达了生命意识,阐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观点,其采用的意象具有哲理性,使宋词回味无穷、历久弥新。
一、我国宋词的生命意识概述
(一)宋代词人的生命意识
当代的宋词研究者对宋词内容进行分析,认为宋词是古代文人生命意识的承载物。宋代词人在作品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感悟:第一,对生命的初步感受,虽然不能具体阐释生命的意义,但生命意识已经觉醒。第二,感慨生命之短暂,友人相见并不能长久,亲人陪伴亦不是无限。第三,由自然事物转移到个体,对自然景象有所感,于是出现伤春悲秋之作。纵观宋词内容,发现大多词人都在词中表达了“愁”,而这愁闷体现了作者的生命意识,颇有感伤意味。随着词人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对生命的体悟更加深刻,其撰写的词作更为精湛,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发展。宋代词人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沧桑变化,不仅关注个人,且关注自然生物,对宇宙天地进行反思。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是宋词的普遍主题。
(二)生命意识表达原因
宋词之所以如此鲜明地体现生命意识,是因为宋代词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文学审美发生了改变。宋代社会环境稳定,文人开始将眼光从外围世界转向内心,观照自我,织就文章。对生命的内省构建了宋代的文学审美体系,词人的自我精神更加强烈,对生命的探索更为深入。生命意识实际上是指人类对自我价值的思考,宋代词人受到时代的感召,认为文学艺术作品需要具备社会性,展示个体对社会的独特思考,因此从自然角度、生命角度等阐释自我。进入宋代,我国文人走向成熟,唐诗和宋词成为两种审美意识的体现,宋词创作者有感于时代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了文章不能仅仅停留于游山赏水,而应该注入个人对生命的体悟。因此宋词建构了一个全新的文本空间,在这一文本空间内,时间与空间合二为一,使宋词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韵味。为了达到这一艺术效果,词人更加善用意象,依靠各类意象抒发人生感慨。宋词中的意象千姿百态,其成为词人与读者心灵互通的桥梁,读者透过意象观照了词人的文本世界,感受词人的生命意识[1]。
(三)生命意识表达形式
从整体上来看,宋词生命意识的体现包括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对生命的反思,包括对时间匆匆的感叹等。第二是忧患意识,以及功业未建的愤慨。很多词人渴求在短暂的人生中建功立业,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无奈天不遂人愿,很多词人报国无門,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发出“人生如梦”“早生华发”的感慨,实际上表达了自己被朝廷贬谪、任由青春流逝的苦楚。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发出“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感叹,实际上暗示生命易逝,风光不再。词人将自己的生命意识转化为对缺憾的感慨,而感慨中透露词人对功名的渴望、对理想的追逐、对圆满人生的追求。缺憾表达成为宋词生命意识的主题,常常需要自然意象作为支撑。
二、宋词自然意象的生命意识表达
在宋词中,意象无处不在,意象不仅是自然景物,也是词人寄托情感的事物,这些意象往往表达了词人的深层生命意识,融入了词人的情感,传递了词人最想表达的东西。客观物象在自然世界中并不特别,但是当其上升为意象,就已经携带了词人的情感因子。词人之所以应用特殊的意象来传递感情,是因为意象与情感之间存在共通之处。宋词意象丰富了读者的审美体验,使词的情感呼之欲出。对宋词意象进行分析,发现宋词意象比较集中,且意象并不单一。除了最传统的古典意象之外,宋词还选择了许多新的意象,对唐诗意象进行了创新,这体现了宋代词人的创作自主意识,正是这种自主意识将宋词推向了文化的另一个高峰。宋代词人依靠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意象具有暗示意义,能够还原词人的真实感觉,体现词人的生命观念。
(一)自然节候意象
自然意象不仅指自然世界中表现作者生命意识的意象,且指与自然景物相关的、被用来抒发作者情感的物象。这些物象有可能是在特定季节出现的,如秋雨、落花等等。宋词对意象的选择可以按照季节来划分,很多意象都暗示了当时的季节。伤春悲秋是宋词的最常见主题之一,词人以春秋两季的季节现象入手,融入了自己的对生命的思考[2]。春天百花盛开生机勃勃,秋天万物凋零一片肃杀, 二者相对比,展示了时间的无穷力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慨叹。时间易逝成为宋代词人的重要生命观念,这种生命观念将时间与生命联系在一起,时间缓缓流动指代生命匆匆流逝。宋词中的伤春悲秋之作,表面看起来是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实际上是作者对有限生命的感慨。很多词人也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离愁别绪,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怀,将对外物的观察内化为对生命的体察。与春秋两季相关的自然意象很多,词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不同,应用的意象有所区别。以晏殊的《浣溪沙》为例,晏殊《浣溪沙》是宋词中的集大成篇,也是亘古不朽的名篇,在这一阕词中,晏殊应用了酒、亭台、夕阳、落花、归燕、小园香径等意象,表达了其对生命的思考。上述意象都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作者被自然景物触动,生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之情。再如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一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应用了风、落花等意象,象征时间匆匆,青春不再,有女性怀念青春时光的忧思。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一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应用了黄花的意象,象征秋意渐浓,女性已经老态,有说不尽的悲哀之情。上述词人大多从自然景物出发,对秋季的自然景物进行渲染,投射了悲秋的心境,表达了自己在岁月流逝中的不安、无奈、悲伤。如果脱离这些自然意象,词人将无法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词作也将支离破碎。 (二)羁旅自然意象
文学创作大多与现实环境相关。词人对现实环境有感,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与人世的无常,如观照历史事件,常常有怀古伤今之情,因此登高望远把酒临风,将山川之景纳入眼中,使山川之景仿佛也沾染了情感色彩。词人在怀古之后,往往会思考现实生活,反思现实命运,并在词作中表达自己的生命意识。羁旅词是宋词中的最重要一类,很多宋词都寄托了词人的羁旅情怀。在羁旅生涯之中,词人对故乡更加怀念,生命体验随之丰富。自汉魏以来,词人常常将羁旅之思纳入作品之中,长久以来的战乱更是加剧了文人的忧思[3]。宋代词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虚妄,对比无穷宇宙,自己是那么的渺小,长久漂泊之苦与自然景物结合在一起,使自然景物成为独特意象。在宋词影响下,登高望远逐渐成为文艺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羁旅自然意象则熔铸了词人的生命意识。以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例:“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在上述词作中,词人“登高临远”“倚栏杆处”,应用了暮雨、霜风、夕阳、长江水、扁舟等传统景象,渲染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叹年来踪迹”指时间匆匆流逝,词人却仍然没有归家,词人的游子身份和对时间生命的感慨引起了读者共鸣,使词中的悲情更加突出。以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词人登高望远,正巧到了日落时分,其看见了落日、江水、鸿雁等景物,自己如同失去浮萍的游子,在异乡孤单寂寥。在凭栏中,词人感受到了宇宙自然之广阔、自我之渺小,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报效祖国,实在是人生之悲哀。词人满怀对祖国的忧患之情,却报国无门,身不自由,其生命意识的书写平添了一丝悲壮之情。
三、结语
个体有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源自个体对生命的觉醒。古代文人最早将自己的生命意识诉诸笔端,生命意识随即成为文人精神的重要体现。外部环境变化和生命的无常引发词人思考,词人或者感慨世事变化,或者感叹活在当下。把握宋词中的生命意识,可以领悟宋词魅力,感受宋词之韵致。
参考文献:
[1]孙慧,吕伟伟.论咏青诗的审美意象及其生命意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27-132.
[2]王充闾,王向峰,轩小杨,等.诗词审美创作的新成果(下):《大中诗钞》评论[J].沈阳工程學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25.
[3]魏琳红.中国古典诗词的时空意识及其表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洪华平,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语文、人文教育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3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