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之下,使得高校思政教育既面临着挑戰,同时也包含有一定的发展机遇。它不但充实了教育教学内容,还拓展了教育视野,使得教育手段日渐多样化。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们就必须要加大对教育教学改进路径的研究,所以本文就将在分析其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重点对改进路径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视域 思政教育 改进路径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已经在我们国家的各个行业之中都有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获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但是因为互联网本身其形式与内容都非常多样,所以大众在对其进行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正面与负面的影响,这些都与其应用方式息息相关。我们国家高校思政教育在互联网的应用之下,其具体的教育方式、理念以及模式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给思政教育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相应的便捷性,但是这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所以为了改善互联网在其教育过程中的应用问题,就一定要该视域之下的教学改进路径进行分析。
1挑战
1.1教育内涵和时代不符
当下高校都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是在教学体系之中却没有将该项课程的基本教学目的彰显出来,很多时候它仅仅是一种点缀,只表明大家进行过该项教育,并没有对其课程教学的方法和学习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学生们从高中考进大学,一下子将原先升学给予的禁锢解除掉了,他们开始接触更多的事物、了解更多的世界内容,所以大家的学习状态也都松散了起来。再加上互联网的发展给其提供了各种资源,所以在大学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加入到了“低头族”的队伍之中,忽视了课堂学习。而高校对于并没有加大对这一现象的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还是以教材为主按部就班地去教学,不管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手段都非常陈旧,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无法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教育与实时代之间的脱轨问题,是目前高校该项课程教学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通病。
1.2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化
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只是局限在教材上面,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课堂灌输式。虽然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与频率越来越快,但是却不能改变原先陈旧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更多的是运用手机进行学习。但是其思想政治教育却还是在停留在教学上,不但和时代发展不符,也不能满足大家的学习需要。在原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但是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旧在使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还束缚着大家的思想水平,同时也降低了教学质量。
2机遇
2.1教育内容日渐丰富
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是却也带来了足够多的机遇。其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其教学资源与教学渠道愈渐多元化,教师只需要通过网络就能够收集到各种教学信息,从而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对于教育的基本需求。互联网的发展还拓展了学生们的知识层面,给其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渠道。
互联网还为师生交流创设出了新型的平台。很多学生线上线下的表现差异性比较大,在网络上通常比较健谈,但是在课堂上却比较沉默。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和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确保可以及时掌握大家的思想动态。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的交流就会更加简单,学生学习方式也会变得更为灵活。
2.2教学手段渐趋现代化
原先在思政教育的时候基本都是运用直接灌输的方式,在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后教师的教学手段变得日益多样化。其中微课、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因为其生动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更易受到大家的欢迎,不但可以有效活跃其教学氛围,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深入理解知识。这种方式让大家充分了解到了现代思想的转变,也明白了正确的思想是怎样的。
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还有效解放了书本,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升华到了每一个层面之上,让教师通过实际生活以及网络等就可以实现对思想理论知识的讲解。换句话来说,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家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更多新型的理念与方式,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冲击,有效鞭策着教育和时代的同步发展。
3改进路径
3.1重新塑造思想政治观念
观念更新是思政教育改进的重要基础。及时对其观念进行改进,将信息资源的基本意识重新塑造起来,强化互联网管理,才可以有效地控制住互联网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点。对于教师而言就必须要做到:第一,强调教育的民主化。教师在原先的教育观念之中一直都有着很大的威信,但是在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发展,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不再只局限在教师身上,教育资源也不再只是教师掌控。对此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将自己的所处的位置进行调整,重新树立起来民主化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学生之间实现平等的交流。第二,树立起来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意识。网络资源本身具有极大的广博性、信息获取及时性等特点,所以这就可以给教师获得更多信息带来相应的途径。对此这就需要教师树立起来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基本意识,主动积极地去学习互联网技术,将互联网变成传播思想政治内容的新阵地。第三,树立起来全球化意识。教师必须要明确互联网在促进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还要树立起来全球化意识,明确西方敌对势力运用网络对我们国家的恶意渗透,开拓出来更多全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手段。
3.2创新教学内容与理论知识
成熟的理论是该项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所以创新理论就可以促进该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所以创新该项课程理论最基础的就是必须要认识到互联网的发展对于该项教育工作的作用,在教育之中占据的地位和发挥的功能,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基本目的,工作方式,以此构建起相应的理论体系。在创新其体系的时候,需要以实践为基础,加强对应用及基础理论知识的探讨,大胆地把能够反映时代进步的各项学科成果借鉴进去。另外教师还需要重点研究怎样通过互联网去改变大众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特别是要进一步强调网络发展对于大学生学习的影响,以求在其中获得更多思政教育理论的新突破,进一步深化该项公祖的外延与内涵,加大拓展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给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才是创新该项教育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理论内容和实践。 一直以来思政教育的内容都非常稳定,所以要想实现与时俱进,将该课程教育的基本使命发挥出来,就必须要将其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创新和充实。除了要将党的方针政策与爱国思想教育等内容全部加入进去之外,也要将时代发展特色融入进去。第一,目前西方敌对势力经常通过网络去入侵我国思政教育,所以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们各项信念的教育。第二,还需要强化民族文化教育,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家去继承和发扬我们国家优良的文化传统。第三,加强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互联网的发展使得道德问题日渐突出,所以这就需要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重视起来当下的网络道德问题,进一步规范网络法制,将学生们自我控制能力等全部提升上去。
3.3创新教育教學方式
教育方式与其内容和目的相互连接,在教育主客体之间发挥着沟通作用,也直接影响到了最终的教学效果。其一,实现师生双向交流。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都是被动式灌输,学生学习地位得不到重视。所以这就需要实现平等的师生双向互动,进一步弘扬平等与民主意识。教师自身需要先将原先那种以教育资源独尊的心理认识予以转变,主动和学生们去进行沟通,并通过正确的引导,消除大家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逆反心理,最终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效率。其二,将抽象的说教转变成为最具感染力的交流。原先的教育方式基本都是死板地说教,根本不注重层次和对象,整体形式非常粗放。所以教师们就需要将这种模式打破,有效区分不同对象的不同层次,实现有的放矢的教学。其三,将被动式转成主动式。思政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快速地解决大家在价值追求以及思想观念上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过程中实现快速、准确,这样一来才可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之中察觉到大家的思想动态,进而及时预见可能会发生的矛盾,并及时解决,在大是大非面前将坚定的立场摆明。
3.4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教育之中的各种要素也都得到了充足及置换。教师是其教育当中的核心,直接决定着最终教学效果的优劣性。在互联网视域之下就给其教师教学提出了更多新型的要求,除了要使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之外,还要能够掌握各种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保证可以将所学到的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全部针对性地传递给学生。所以教师获取信息的能力越强,就会给学生们带来更大的感染力,教学效果也会快速提升。除此之外,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所以其自身必须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遵守基本的法律法规。对此教师就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之中的各项信息,了解学生们基本的思政动态,最终提升教学工作的效果。另外教师还需要构建出一套新型的思想观念。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还相对比较陈旧,同时其教学模式也都非常落后,所以这就影响到了教学工作的改进与创新。对此这就需要教师们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进一步创新教学工作,最终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互联网视域之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和改进,是新时代背景下给其教师提出来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对于教师们一定要不辱使命,在发扬该课程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学会与时俱进,遵循互联网的基本发展规律,重新塑造细心的教学理念,对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创新,并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这样一来才可以进一步推动高校该项课程的改进,确保教育教学实现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于涛,王璐.依托“互联网+”拓展高校党团教育与志愿服务相融合的大学生思想引领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08).
[2] 张晓婷.“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7(10).
[3] 龙玥.“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24).
[4] 马世磊.“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5).
[5] 陈丽菊.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7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