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辅导员思政教育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不断向人们的生产生活渗透,不仅成为众多行业的发展指向标,更是被国家方面提升到了发展规划层次的高度。互联网技术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校辅导员想要保证自身的思政教育契合时代发展潮流,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善用各种互联网技术优化思政教育的模式,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辅导员 思政教育模式
中圖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0—0181—02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输的渠道发生了变化,各种网络信息充斥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网络信息来源广,且数量巨大,加之缺乏相应的信息审核机构,这容易导致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在没有过滤的情况下输送给广大网民。大学生作为我国知识生产力的代表,是互联网时代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与普通民众相比,大学生往往能够接触更多的新鲜信息,加之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虚假信息可能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三观建设。在此情况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予以重视。
一、必要性分析
1.解决当前思政教育问题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因此遭遇了巨大的挑战。由于当前阶段社会信息具有极高的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与其他人沟通交流。众所周知,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然而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信息真伪的辨识能力相对较差。正因为此,大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蛊惑,容易被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所引导,进而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产生质疑。学生的民族意识不断被淡化,思想政治观念模糊,这无疑增加了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难度。与此同时,现代人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强,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游离在真实生活和虚拟环境之间,进而产生较为严重的人际交往问题,这无疑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能够很好的解决诸如上述的问题。比如,辅导员可以借助“互联网+”思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筛选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鉴别水平,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信息。
2.适应思政教育新常态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渠道不断多元化,低效信息传播形式已经被科技打破,信息的接受面不断拓展。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想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必须积极吸纳“互联网+”思路,要借助互联网吸取思政教育相关的信息,要突破传统思政教育师生之间的信息屏障,促成师生民主对话,以提高思政教育的灵活性、科学性、生动性和实效性。比如,辅导员可以在“互联网+”思路指引下将教学内容制作成为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并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传播,教学内容因此变得生动、立体,更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保证思政教育效力的发挥。
二、思政教育的影响
1.思政教育的反馈被弱化
由于大学生的三观还处于发展和完善的阶段,需要有辅导员对其进行引导,而这恰巧就是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关键。由于互联网具备较强的隐蔽性,这无疑给心怀不轨的人提供了宣传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个人主义等的途径,大学生长期接触上述信息,必然会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具备隐蔽性的互联网创造了自由的舆论环境,然而也为人们提供了随意发言的机会,这容易影响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德心,进而使学生朝着反方向发展。互联网的隐蔽性使辅导员难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思政教育的反馈难以做到及时、有效,这无疑会影响高校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进而影响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实效。
2.学生信息选择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
首先,由于互联网中充斥大量没有经过筛选和审核的信息,众多信息无疑都挑战了学生的价值理念以及道德伦理思想,如果学生被不良的价值理念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蛊惑,那么良性发展将难以保证。其次,自由的网络环境为不良信息的传播了提供便利的条件,即便学生没有被不良信息蛊惑,也容易遭遇各种不良信息,不良信息在潜移默化之中冲击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容易模糊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而使之放纵自身的言行。
3.容易使得学生产生网瘾
互联网对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学生如果不能科学地使用互联网,将自身长期封闭于网络世界,沉迷于网络交友、网购及网络游戏等中,那么大学生将不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进而逐步丧失判断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辅导员因难以与学生正常交往而难以即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的思政监管难以贯彻落实,这无疑也会影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质量。
三、优化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策略
1.全面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与传统的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别,辅导员必须对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要有意识地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因此,辅导员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思政教育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即时通讯工具、信息交流平台,并能借助相关的工具平台,于恰当的时机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潜移默化之中陶冶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例如,高校辅导员可以注册公共微信账号,及时向学生发布相关的社会热点,并穿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可以趣味化思政教育,还可以保证思政教育与社会时代发展节奏一致,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2.改变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形式
QQ、微博、微信等是当前阶段大学生获取信息或是发布信息最常使用的工具,QQ、微博、微信有着非常巨大的大学生受众群体。正因为此,“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优化需要重视QQ、微信等的运用。具体来说,辅导员可以借助微信平台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由于学生和辅导员立场不同,在遭遇实际问题时,出发点不同,思想态度也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面对面的交往中比较容易和学生产生隔阂,进而影响辅导员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然而在微信平台上,辅导员可以借助朋友圈的功能,将思政教育内容转化成为小视频、图片或是心灵鸡汤等,在引导学生的同时还能够给予学生关心爱护,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得以缩减,学生对辅导员思政教育的抵触情绪大幅度减少,这无疑会给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再如,QQ为匿名交流提供了途径,辅导员可以借助QQ的此项功能进行在线答疑,给予学生提问难以启齿或是正常状况下不敢言说的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与辅导员沟通,在拉近辅导员与学生距离的同时帮助辅导员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为辅导员优化自身的思政教育、改变现有的思政教育模式和内容等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在迎来机遇的同时遭遇了挑战,为了确保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充分发挥效力,辅导员必须积极吸纳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持续更新自身的思政教育理念,要确保自身的思政教育与时代接轨,尽可能地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如此,因材施教的思政教育才能得以贯彻,高校思政的现实作用才能够得以发挥,“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才能在广大高校实现科学覆盖。
责任编辑:于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60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