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红光

  【摘要】受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和冲击,许多初中物理教师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之处,不但将其进行改革与创新,还将学生津津乐道、趣味斐然的情境创设教学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的运用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发挥其重要价值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  物理教学  情境创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196-01
  引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情境创设教学,在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发展学生的物理素养,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主动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将其进行完善与解决,保障課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1.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1.1偏离教学目标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提出与实施,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使用情境创设教学法进行授课时,除了要传授学生物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外,还要发展他们的物理素养,促进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依然侧重重点知识的讲解与强化,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相背而驰。
  1.2过于形式化
  由于情境创设教学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使其受到许多初中物理教师的欢迎和青睐,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多变的情境下依然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不符等情况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教师只是做到了情境教学的创设,并未理解其深刻含义,导致情境创设虚有其表,过于形式化,难以发挥出情境创设教学的真正价值。
  2.解决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问题的有效对策
  2.1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尽管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与内容是国家教育部门根据学生的发展特征与实际情况进行编排和制定的,其复杂程度与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呼应,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依然无法深入理解深奥的物理知识,进而产生沮丧和畏惧心理。而情境创设教学的应用与实施,可以简化复杂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情境创设教学的使用外,还要联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
  2.2明确情境创设的目的
  课堂教学质量与有效性的提高,离不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详细的教学计划,在使用情境创设教学时也同样如此。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不要盲目使用,而是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情境创设教学的价值[2]。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本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知识为: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知道什么是惯性,可以正确解释关于惯性的现象等。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知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创设,利用视频功能将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以及笛卡尔的观点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种学习情境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2.3加强教师对情境创设教学的认知
  情境创设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有着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除了要开展教学活动外,还要加强对情境创设教学的认知,通过查阅资料、听讲座、学习优秀案例等方式提高情境创设的应用能力,将其合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外,在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还要进行教学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在不断完善与认知的基础下发挥情境创设教学的重要作用,促进自身境创设能力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但可以推动教学改革进程,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他们的物理素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借此提高教学质量与有效性,实现所制定的所有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郭军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131-132.
  [2]朱敏.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7(26):330-3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7426.htm